可愛的納蘭容若和他的好朋友們

納蘭性德,字容若,清初詞人,父親是康熙朝重臣明珠。因“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等名句深受大眾的喜愛。

可愛的納蘭容若和他的好朋友們

納蘭性德(字容若)

納蘭容若有很多文人好友,都是有趣又有才華的人。

一、鐵哥們兒:資深囤物達人——張純修

張純修是誰?沒聽說過!

不認識他很正常。好多年前讀了《納蘭詞》,我也只認識顧貞觀,不認識、更記不住張某某。

這是來自搜索網站的簡介:

張純修,清,直隸豐潤人,漢正白旗籍,字子敏,號見陽,又號敬齋,官廬州知府。畫山水,家藏有名畫極為豐富,因之臨摹古畫能達到形神逼肖的地步。又工書法,學晉唐人體勢。

張純修也是個富家子弟,比納蘭容若年長七八歲,算是相當年輕的,畢竟納蘭容若身邊的朋友們多是長他一輩的大叔,甚至是大爺們。

張純修畫畫真的好,雖然不足以讓我們認識他,但畫得比納蘭好,算是在朋友圈裡有一技之長,能讓納蘭、顧貞觀等人紛紛點讚的。

他最大的優點是:什麼都捨不得扔。

可愛的納蘭容若和他的好朋友們

納蘭容若的書信

納蘭容若現存手簡大概30+。其中28個都是給張純修的!

並且,這28個手簡裡只有兩封正式書信,其他26個只能算作小紙條。

這說明什麼?

張純修對納蘭是真愛,納蘭的筆墨都保存得太好了!

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張純修都保存了些什麼。

德白:比來未晤,甚念。平子兄幸囑其一二日內撥冗過我為禱。此啟,不盡。初四日,德頓首。並欲攜刀筆來,有數石可鐫也。如何?

“最近沒見,好想你呀。你和吳晉說一聲讓他來找我。”(吳晉,字平子,清初知名篆刻家,給納蘭容若刻了不少印章。)

連日未晤,念甚。黃子久手卷借來一看,諸不一。期小弟成德頓首。

“幾天沒見,想你得很。黃公望的書畫借我看看。”

“箭決”二,謹遣力馳上。其物甚鄙,祈並存之為感!所言書,幸於明朝即令紀綱往取。晤期俟再訂。不盡。弟成德頓首。見陽道兄足下。

箭決讓小力給你送過去,東西不好,希望你留存,謝謝啦。明天我要紀綱去你那裡拿書,啥時候見再約吧。”

“箭決”原付小力奉上,因早間偶失檢察,竟致空手往還,可笑甚矣。今特命役馳到,幸並存之。書祈於明後日即取至,則感高愛於無量也。晤期再報,不一。成德頓首。見陽道兄足下。

“箭決本來讓小力送去了,誰知道我忘了檢查,讓他白跑一趟,笑哭。現在特意差人再送一次,希望留存。書明後天希望能拿到,愛死你了。”

來物甚佳,渠索價幾何?欲傾囊易也。弟另覓鰍角,尚欲轉煩茂公等再為之,未審如何?先此復,不盡,不盡。初四日,成德頓首。

“這個東西真好,要多少錢?吃土我也要買!”

令弟小照可謂逼肖,然妝點未免少俗耳。吾哥似少不像,而秋水紅葉,可無遺憾也。一兩日可能過我?特此,不盡。來中頓首。

“你弟弟的畫像太像了,就是裝飾有點俗。你的不太像。這兩天能不能來找我?”

都是雞毛蒜皮的一些小事……

就這樣,張純修都沒捨得扔,生前保存了大半輩子,死了又傳給後人保留三百年……

可愛的納蘭容若和他的好朋友們

張純修(字見陽)清/禹之鼎 繪

當然,張純修不是因為愛納蘭而囤物,是他本來就有囤物癖……

據說,在北京的時候,張純修和其他人雅集寫作。後來他去外地當官,十多年過去了,之前聚會寫的東西,張純修保存得依然很好,跟新的一樣。

試想一下,你有個高中同學,大家八十歲白髮蒼蒼的時候,他拿出一個盒子,裡面放的都是你上課傳給他的小紙條。

是不是很想淚目?


二、納蘭真愛:人生難得一知己——顧貞觀

顧貞觀比納蘭早生17年,詞作才華其實勝於納蘭容若,頗有名氣。

顧貞觀(1637-1714)清代文學家。原名華文,字遠平、華峰,亦作華封,號梁汾,江蘇無錫人。明末東林黨人顧憲成四世孫。康熙五年舉人,擢秘書院典籍。曾館納蘭相國家,與相國子納蘭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讀書終老。貞觀工詩文,詞名尤著,著有《彈指詞》、《積書巖集》等。顧貞觀與陳維嵩、朱彝尊並稱明末清初“詞家三絕”,同時又與納蘭性德、曹貞吉共享“京華三絕”之譽。

商業互吹就不說了,單講講這催人淚下的基友情深吧。

顧貞觀在認識納蘭之前,有個好朋友叫吳兆騫。

吳兆騫高考時,考得很好。結果順治帝接到舉報,說這次的考試有人洩題。順治帝就讓人把考得好的都抓了起來,組織重考。誰要是寫不好,跟第一次成績差別太大,就說明你之前作弊,那你一輩子完蛋了。

這個吳兆騫本是個真有才華的人,結果心理素質太差,一緊張,一個字都沒寫出來,交了白卷。然後寧古塔就多了個可憐鬼。

好在吳兆騫和顧貞觀不是塑料友誼。

可愛的納蘭容若和他的好朋友們

顧貞觀(號梁汾)

顧貞觀為了幫吳兆騫結束流放,四處找關係。最終盯上了當朝相國明珠的長子納蘭成德。

納蘭成德是個愛寫歌詞,並且崇拜填詞界大神的男青年。

納蘭看到顧貞觀給吳兆騫寫的歌詞,為他們的友情感動得眼淚嘩嘩落。

納蘭寫了兩首《金縷曲》,答應顧貞觀:給我五年時間,一定幫你把吳兆騫救回來!

絕塞生還吳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閒事。知我者,梁汾耳

雖然顧貞觀很可能是帶著目的接近納蘭成德,但他們卻真的成了知己好友。

剛剛認識不久,納蘭就認定顧貞觀是自己的知己,說“後身緣恐結他生裡,然諾重,君須記”。

納蘭有一枚閒章“後身緣”,給顧貞觀的信件上還特意蓋了這個章。可見納蘭對顧貞觀是有多麼在意。

可愛的納蘭容若和他的好朋友們

“後身緣”

很多人愛編排什麼表妹的故事,說啥呢,納蘭的真愛是顧貞觀啊。

兩個人離別,納蘭要哭瞎了:

南北三千里,同心不得說 秋風吹蓼花,清淚忽成血

納蘭還把自己的畫像送給顧貞觀留念。

畫像不比現在的照片,可以多洗幾張,隨便送人。古代窮人一輩子可能都畫不起,富人畫像也是有限的,有那麼一兩張留給子孫看也不錯了。納蘭性德誰都沒送,就送了顧貞觀一人。

握手西風淚不幹,年來多在別離間 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後山 憑寄語,勸加餐。桂花時節約重還 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

兩個人分隔兩地,想顧貞觀了,納蘭就為他拼命寫詞:希望我們下輩子還在一起。

便砑損吳綾,啼沾蜀紙,有誰同賦 相思何益,待把來生祝取,慧業相同一處

不知道的,會以為寫給女朋友的……

最厲害的是,顧貞觀一句話,納蘭給他蓋了一座房子!

三年此離別,作客滯何方 隨意一尊酒,殷勤看夕陽 世誰容皎潔,天特任疏狂 聚首羨糜鹿,為君構草堂

我為你蓋了個草堂,你快回來吧!——這殺傷力,堪比“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為啥蓋個房子?難道交個朋友還得給買房?

這事說來話長。交朋友也講究“門當戶對”,納蘭畢竟是官二代、皇親國戚,顧貞觀這個“心機”old boy和他來往,免不了被人指指點點,譏諷他攀龍附鳳。

但顧貞觀“才”大氣粗,傲嬌坦蕩:你看他家的別墅很壕,在我眼裡不過茅草屋而已!

納蘭容若聽了這話,喜之如狂,非要在家裡蓋一個茅草屋!

有錢果然可以為所欲為。

可愛的納蘭容若和他的好朋友們

左為顧貞觀筆跡;右為納蘭筆跡

納蘭容若去世後,張純修拿出自己珍藏的小紙條:看,這都是我和容若的寶貴回憶,他邀請我去草堂玩,一起喝茶。

顧貞觀拿起筆在紙條上寫批語:因為我一句玩笑話,容兄就為我蓋了座房子!不知道張純修當時有沒有吃醋:扎心了,老鐵!

這座草堂,初名為花間草堂,後改為通志堂。

納蘭去世六年後,徐乾學、顧貞觀、嚴繩孫等人整理了納蘭的作品,出版了《通志堂集》。顧貞觀還把納蘭性德的畫像放在故鄉無錫惠山的貫華閣裡時時焚香祭奠。這個惠山,納蘭生前陪康熙南巡時來過,也算顧貞觀的一點念想。

同年,張純修雖然人在外地,仍為納蘭整理出版了《飲水詩詞集》。

得友如此,亦算不負平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