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市值蒸發800億,兩董事遭證監會處罰,曾多次默契增減持

近日,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海康威視,證券代碼:002415.SZ

)公告稱,董事龔虹嘉、胡揚忠在增減持股份過程中信息披露違規,被浙江證監局出具警示函。經我們研究發現,龔虹嘉、胡揚忠曾在2016年和2018年多次以同一價格同時增減持,可謂“默契十足”。此外,近日,海康威視還因調整股權激勵考核指標、產品涉嫌虛假宣傳等問題引發熱議。

公開資料顯示,海康威視是以視頻為核心的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和大數據服務提供商,是全球視頻監控行業的領軍企業。

增減持涉信披違規,副董事長和總經理身家百億也“翻車”

據海康威視披露,公司副董事長龔虹嘉、總經理胡揚忠在增減持股份過程中未向海康威視報告為他人提供融資安排的情況,導致上市公司未能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相關信息,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

因此,證監會浙江監管局決定對龔虹嘉、胡揚忠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並要求龔虹嘉、胡揚忠於2020年3月20日前向浙江證監局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顯示,龔虹嘉為海康威視董事、副董事長,2016年至2018年共計實施9次減持。在2016年三季度,龔虹嘉持有11.16億股海康威視股份,持股比例為18.28%,而到了2018年一季度,龔虹嘉持股數量變為12.55億股(包含分紅、股權激勵等因素),相應持股比例下滑至13.60%。根據減持數量和成交均價估算,龔虹嘉通過這9次減持共計約套現151.67億元。


海康威視市值蒸發800億,兩董事遭證監會處罰,曾多次默契增減持

龔虹嘉減持情況

而海康威視董事、總經理胡揚忠在2016年至2018年間則不斷增持,共計增持14次。據海康威視2016年一季報顯示,當期胡揚忠持有公司股份2187.07萬股,持股比例0.54%,新進前十大股東名單。到了2018年一季度,胡揚忠持股數量已增加至1.82億股,相應持股比例也增加至1.97%,持股數量變化包括送紅股和2017年股權激勵授予的16.05萬股限制性股票的影響。

海康威視市值蒸發800億,兩董事遭證監會處罰,曾多次默契增減持

胡揚忠增持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龔虹嘉、胡揚忠曾多次以同一成交均價同一日期增減持(如上表所示)。2016年12月23日,龔虹嘉通過大宗交易以22.80元/股的成交均價減持500萬股,同日,胡揚忠則通過大宗交易以22.80元/股的成交均價增持500萬股,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2016年12月27日、12月29日、2018年1月19日和1月22日。

據海康威視2019年三季報顯示,龔虹嘉、胡揚忠為公司持股最多的兩名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13.43%和1.95%。據2019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顯示,龔虹嘉家族以608.1億元身家位列第26名,而胡揚忠以101.1億元財富值位居265位。

海康威視市值蒸發800億,兩董事遭證監會處罰,曾多次默契增減持

資料來源:2019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

2019年營收增長“不達標”,緊急調整考核指標或為股權激勵

據悉,龔虹嘉被媒體譽為“中國孫正義”,2001年出資29.80萬美元共同設立海康威視,獲得245萬元出資額,出資比例達49%。除了海康威視以外,龔虹嘉還擔任中源協和(600645.SH)董事長、富瀚微(300613.SZ)董事、芯原股份(A19155.SH)董事。

據中源協和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第二大股東為深圳嘉道成功投資企業(有限合夥),持股比例為9.60%,其執行事務合夥人為龔虹嘉控制的深圳嘉道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據富瀚微披露,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龔虹嘉配偶陳春梅、兄弟龔傳軍合計持有15.99%公司股份,兩人提名龔虹嘉為富瀚微董事。據芯原股份招股書顯示,龔虹嘉通過富策控股有限公司控制芯原股份9.62%的股份。

2019年11月,龔虹嘉、胡揚忠因前述案件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海康威視稱調查內容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不過,據中源協和、富瀚微此前的公告顯示,龔虹嘉被立案調查的事件涉及其為海康威視核心經營層設計實施的股權激勵方案。雖然本次證監會調查結果並未表明龔虹嘉、胡揚忠的違規行為與股權激勵方案的關聯,但海康威視近日正因股權激勵被交易所關注。

2018年8月,海康威視董事會、監事會審議通過了《2018年限制性股票計劃(草案)及摘要》,根據該股權激勵計劃顯示,限制性股票解鎖需滿足三個條件,第一,解鎖時點前一年度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20%,且不低於標杆公司前一年度75分位水平;第二,解鎖時點前一年度較授予前一年複合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於20%,且不低於標杆公司同期75分位增長率水平;第三,在限制性股票鎖定期內,解鎖時點前一年的經濟增加值(EVA)需較上一年度有所增長,且高於授予前一年的EVA。

2020年2月28日,海康威視宣佈修訂上述業績考核指標,擬將“解鎖時點前一年度相比授予時點前一年度的複合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於20%,且不低於標杆公司同期75分位增長率水平”修改為“解鎖時點前一年度相比授予時點前一年度的複合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於20%,或不低於標杆公司同期75分位增長率水平”,“且”和“或”的一字之差,效果就大不相同,即歷史比較值和標杆公司同期比較值中有一個滿足,當次解鎖期的公司業績考核指標即視為滿足。

根據海康威視同日發佈的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7.52億元,同比增長15.88%,並未達到調整前2018年限制性股票計劃的業績考核指標。3月4日,深交所就調整業績考核指標事項對海康威視下發問詢函。

海康威視回覆稱,2018年8月,公司被美國政府列入《2019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禁止採購名單,海外市場的開拓受到打壓。2019年10月,公司受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制裁的影響,海外市場受到衝擊,國內市場和創新業務子公司受到制裁波及。公司當前經營環境較2018年限制性股票計劃制定時發生較大變化,原激勵計劃中所設定的部分業績考核指標不能和當前市場發展趨勢及行業環境相匹配,修訂後的業績考核指標是公司結合外部經營環境做出的動態調整。

同時,由於目前公司的營業收入基數較大,同等增速下帶來的業績挑戰仍然高於大部分對標企業,對標25家標杆企業的同期75分位增長率水平仍是具有挑戰的業績增長目標,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公司管理層、中層管理人員、核心骨幹的工作熱情,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的情形。

子公司被曝虛假宣傳,市值蒸發逾800億

除了上述問題外,海康威視子公司產品近日頻頻被曝虛假宣傳。公開資料顯示,武漢海康存儲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康存儲”)是海康威視子公司,致力於打造智慧存儲和閃存應用系列產品,已推出智慧存儲卡、USB閃存盤、SSD固態硬盤、NAS系列等產品,其中包括C2000和C16系列固態硬盤。

2月11日,B站UP主VirtualMOD發現海康威視C2000系列固態硬盤存在虛假宣傳的情況,宣傳採用東芝原廠顆粒,但實際上卻是群聯封裝的東芝白片,且存在混用不同批次白片的情況。同時,測試顯示,C2000L 固態硬盤的性能嚴重不達標。

對此,海康存儲負責人表示,C2000L 產品雖然宣傳採用ONFI4.0協議,但由於ONFI4.0協議存在問題,出貨產品實際是基於ONFI3.0協議,導致性能不達標,後續會進行固件升級。

2月17日,另一位B站UP主codeyuri 發現,海康威視C2000 256G/512G/1T的存儲芯片並不是群聯封裝的東芝顆粒,而是群聯封裝的鎂光顆粒。同時,他還發現海康威視C2000 512G硬盤的官方宣傳緩存容量為512MB,但實際容量卻是256MB。

3月12日,VirtualMOD再次發聲,質疑海康威視的C160 固態硬盤採用了西部數據的回收料。

3月13日,海康存儲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證券報採訪時回應稱,海康存儲沒有買過或使用過任何西部數據回收顆粒。

從股價表現來看,海康威視的股價在近三週出現明顯下滑趨勢,3月16日,海康威視報收30.10元/股,較2月24日收盤價(39.05元/股)下滑22.92%,總市值也從3649.23億元跌至2812.85億元,市值蒸發超80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