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

文 陶鳳 劉瀚琳

“中國外貿發展韌性足、餘地大,特別是企業創新意識、市場開拓能力不斷增強,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當前國際市場風雲變幻,也再次表明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3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召開 ,介紹應對疫情影響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情況。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出席會議,就當前備受關注的外貿、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疫情期間盈損和政策制定進展、落地等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商務部: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

3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召開

復工復產 我國外貿大省、大市重點外貿企業已全部復工

談及疫情對我國外貿產生的影響,李興乾表示,今年中國外貿生產企業復工晚於往年,加上物流運輸不暢,人員國際往來受阻,導致訂單的履約率下降,進出口受到一定的影響。目前,外貿省市重點外貿企業已全部復工。

從數據來看,1-2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4.12萬億人民幣,下降了9.6%。其中,2月份的出口呈現了兩位數的降幅。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以及政府出臺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付諸實施,效果逐步顯現。

據監測,各地的外貿企業復工復產的進度正在加快,履約能力也在快速回升。其中,浙江、江蘇、上海等外貿大省、大市重點外貿企業已經全部復工。

“從今年來看,外貿發展所面臨的國內外的形勢極其複雜嚴峻,不確定因素一直在增多。”李興乾表示,從國際來看,疫情在全球蔓延,已經有120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確診病例,世衛組織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具有大流行特徵,全球經濟下行壓力顯著加大。國際金融和能源市場異常下挫,國際需求出現了新的變數。其中,波羅的海乾散貨的指數BDI較去年9月峰值下降了75%。

從國內看,需求不足也將加大進口壓力。2月份製造業的PMI僅為35.7%,比上月下降了14.3個百分點,也是創歷史新低。李興乾指出,“我們也要看到,中國外貿潛力大,韌性足、競爭力強、產業鏈穩固,企業的創新意識、開拓市場能力都很強,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商務部: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

出入廠區人員接受體溫測量

湖北之外 六成製造業重點外資企業復產率超70%

當前,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各地加緊組織企業復工復產。宗長青透露,從商務部掌握的1萬家重點外資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看,截至3月12日,除湖北外,全國六成的製造業重點外資企業復產率達到了70%以上。

其中,近一成的企業已完全復產,一成的企業復產率在90%-100%之間,約四成的企業復產率在70%-90%之間。復產率不到30%的僅佔3%。

從服務業重點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看,除湖北外,全國四成多的服務業重點外資企業復產率達到了70%以上,其中,兩成的企業已完全復工復產,近一成的企業復產率在90%-100%之間,兩成的企業復產率在70%-90%之間。復產率不到30%的佔兩成,主要是餐飲、百貨等“面對面”的服務行業。

“最近,中國美國商會一項調查報告顯示,55%的受訪企業認為,目前判斷疫情對3-5年企業經營戰略的影響還為時過早;34%的企業認為不會有影響;63%的受訪企業有意在2020年擴大在華投資。事實上也是這樣,一批有戰略眼光的跨國公司沒有止步於疫情影響,反而加快了在中國的投資佈局步伐。”宗長青表示。

例如,零售巨頭Costco宣佈將在上海開設中國大陸第2家門店;豐田將與一汽合作,在天津投資興建電動車工廠;星巴克將在江蘇崑山投資1.29億美元,用於建造星巴克全球最綠色環保的咖啡烘焙工廠。

商務部: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各地加緊組織企業復工復產

外資 疫情影響,2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降25.6%

“今年1-2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1344億元,同比下降8.6%。”宗長青說。

其中,1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875.7億元,同比增長4%;2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468.3億元,同比下降25.6%。吸收外資由升轉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影響,疊加春節假期因素,導致人流物流不暢,企業大面積停工停產,投資活動受限,投資者等待觀望情緒加重。

從結構上看,宗長青表示,我國1-2月吸收外資有三方面積極表現:

一是高技術產業保持增長。1-2月,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415.2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醫藥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6.7%、139.7%、30.5%和449.8%。


二是重點開放平臺表現突出。上海、廣東自貿試驗區外資分別增長13%和12.8%,海南、福建、浙江自貿試驗區吸收外資分別增長230.2%、149.5%和140%。


三是部分經濟體對華投資穩定增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對華投資分別增長9.7%和15.1%。

“近年來,我國不斷擴大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在全球FDI連續下降的背景下,我國利用外資規模不降反升,逆勢上揚,穩居全球第二引資大國地位。”宗長青介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全球FDI已連續4年下降,2019年比2015年下降了31.5%。2019年,我國包括銀行、證券、保險領域全口徑吸收外資達到141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佔全球FDI的比重從2015年的6.7%提升到2019年的10.1%,增長了3.4個百分點。

聯合國貿發會議近日發佈報告預測,受疫情影響,今年全球FDI將連續第5年下降,下降幅度大致為5%到15%。“全球FDI的蛋糕在縮小,引資競爭在加劇,加上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今年我國利用外資形勢更加複雜嚴峻,全年實現穩外資目標任務非常艱鉅。”宗長青說。

◆“穩存量+促增量”穩外資基本盤

“接下來,我國外資工作將堅持穩存量和促增量相結合,圍繞穩住外資基本盤,具體將在擴大開放、政策落實、開放平臺、投資和優化環境5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宗長青說。

比如,通過抓擴大開放穩外資。加快壓減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持續擴大外資市場準入;加快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增加鼓勵條目,提升開放廣度和深度。

在通過抓政策落實穩外資方面,近年來,國務院已連續出臺4份外資政策文件;今年以來,為了應對疫情,國務院及相關部門又出臺了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的支持政策。當務之急是圍繞外資企業全面復工復產提供政策支持,讓政策落地生效,讓企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在抓開放平臺穩外資方面,發揮好218個國家級經開區和18個自貿試驗區穩外貿穩外資的示範帶動作用;通過抓投資促進穩外資方面,提升多邊、雙邊投資促進機制的功效,發揮好進博會、投洽會等重大展會平臺投資促進作用。

在通過優化環境穩外資方面,實施好《外商投資法》及配套條例,建立外商投資服務體系,健全外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做好招商、安商、穩商工作。

商務部: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

3月6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重慶一生產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兩個“負面清單”修訂只減不增

為擴大外資投放,宗長青透露,目前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已會同相關部門啟動了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兩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的修訂工作。

宗長青表示,修訂負面清單既是當前穩外資的需要,也是長遠擴大開放的舉措。此次修訂主要有四點考慮:一是堅持兩個負面清單修訂只減不增,在積極擴大開放中穩外資;二是堅持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相結合,重點加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力度;三是堅持與擴大內需相結合,進一步發揮外資作用,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四是堅持積極穩妥,處理好兩個清單的關係,一些領域在全國開放還不成熟的,首先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進行壓力測試,待條件成熟後在全國推廣。

關於具體出臺時間,宗長青說,在3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要求今年要力爭比往年更早推出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以此向國際社會顯示我們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我部將與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一道,加快修訂工作節奏,儘快按程序報請批准後向社會公佈實施。”

商務部: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

江蘇徐州外資企業羅特艾德迴轉支承有限公司復工一線

外貿 貸款免息累計金額達6億元

“長期以來,外貿企業一直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後,外貿企業面臨的收款推遲、貸款到期等相關問題更加突出,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大。”李興乾表示。

針對這一現狀,商務部已在緩解外貿企業資金壓力方面,推出了三個方面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擴大信貸投放、延期還本付息和開闢綠色通道等。

在擴大信貸投放,讓企業拿到的更多方面。推動落實好已經出臺的再貸款、再貼現政策,以優惠利率資金支持包括外貿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快速復工復產;推動進出口銀行通過主動對接企業需求,優化調整信貸安排、適度降低貸款利率等措施,加大外貿領域的信貸投放;推動中信保公司開發新產品、新模式,優化保單融資定損核賠機制,鼓勵金融機構擴大在中信保短期險保單項下的貸款規模。

在延期還本付息,讓企業支出的更少方面。落實中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對受疫情影響嚴重、流動性遇到暫時性困難的中小微外貿企業給予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貸款本息可以延長至6月30日。

對於少數受疫情影響嚴重、恢復週期較長且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外貿企業,銀行業金融機構可根據實際與企業協商確定另外的延期安排。此外,進出口銀行還將免收湖北省和部分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的中小微企業2月份全月的貸款利息,這個免收的金額大約是6億元。

在開闢綠色通道,讓資金到位的更快方面。

推動金融機構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的融資需求,能夠儘快啟動快速評審通道,簡化業務流程,幫助受困的外貿企業儘快拿到資金。

商務部: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

商務部推出政策措施,緩解外貿企業資金壓力

◆“組合拳”支持外貿企業抵抗疫情影響

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快速蔓延,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我國外部發展環境的不確定性正在上升。對此,李興乾介紹,商務部將重點做好四項工作,以支持外貿企業——

第一、加強機制建設。要發揮雙邊經貿合作機制的作用,加快推進自貿區建設,推動與更多國家商籤高標準自貿協定,商建貿易暢通工作組,營造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

第二、加大政策支持。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政策,減輕企業負擔,擴大外貿產業信貸投放,滿足企業貿易融資需求。支持有市場、有訂單的外貿企業有效履約。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短期險的覆蓋面,促進費率合理下調。

第三、優化公共服務。要支持地方、行業組織、貿易促進機構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法律和信息服務,幫助企業參加境內外貿易促進和展覽活動。

第四、鼓勵創新發展。發揮跨境電商、市場採購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對進出口貿易的促進作用,支持企業建設一批高質量的海外倉,完善中國外貿國際營銷網絡體系建設。

商務部: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

稅務人員提前把發票放在票箱內,供納稅人自助取票

◆對中小微外貿企業進一步降低保費費率

提到利用出口信用保險事項,李興乾表示,近期商務部會同中信保公司聯合發佈《關於做好2020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相關工作全力支持外貿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通知》,引導外貿企業用好短期出口信用保險,降低出口收匯的風險。

“出口信用保險有利於保障外貿企業收匯風險,幫助開拓國際市場,促進外貿穩定發展。近期,我們會同中信保公司開展了廣泛的問卷調查,企業反映受疫情影響,面臨訂單被取消、拒收拒付等風險,這些風險是明顯上升的,亟需加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李興乾說。

據悉,此次通知主要從四方面為外貿企業提供幫助。其中包括,進一步擴大短期險覆蓋面,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供重點支持服務,要做到應保盡保;對受疫情影響這些企業要提供高效的理賠服務,要簡化報損索賠程序及單證材料的要求,要適度放寬理賠審理的條件,做到應賠盡賠、能賠快賠。

對中小微外貿企業進一步降低保費的費率,允許合理緩交保費,減輕企業資金壓力;同時,擴大保單融資的規模,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銀行資金支持。

商務部: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

企業抓緊復工復產

◆絕大多數外資企業可從減稅降費等政策中獲益

針對各部委發佈的紓困國內企業的政策措施,外資企業能夠同等獲益?對此宗長青表示,今年新實施的《外商投資法》明確規定:“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平等適用國家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意味著國內絕大多數外資企業將從國家助企紓困政策中獲益。

宗長青說,維護公平的競爭環境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也是外國投資者評價各國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規定,政府在政府資金安排、稅費減免、人力資源政策等方面,應當依法平等對待外商投資企業和內資企業;此外,3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特別明確,近期出臺的減稅降費等助企紓困政策,要確保內外資企業同等享受。

據介紹,在現存的40多萬家外資企業中,90%以上都是中小微企業,如果按照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的原則,絕大多數的外資企業都可以從政策中獲益。”50萬家外貿企業中,有8.4萬家是外資企業,佔進出口總額的40%,國家出臺的穩外貿政策如果同等適用外資企業,那麼也有相當一部分外資企業能夠從中獲益。因此,確保內外資企業同等享受國家助企紓困政策,是含金量最高的一項政策。”宗長青表示。

商務部: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

更多精彩詳見《一帶一路報道(中英文)》↓↓↓

商務部: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51-1788/F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2096-2886

郵發代號:62-625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審核:彭納

主編:鄧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