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金融業白皮書》:基金十大熱詞出爐,科創基金備受關注

3月3日,頭條財經、新華財經、蘇寧金融研究院聯合發佈《2019金融業白皮書》

(下文簡稱“白皮書”),從銀行、保險、基金、券商、互聯網金融等六大行業入手,分析2019年行業熱點事件、闡述我國金融業發展轉型歷程,見證我國金融體系取得的不菲成績。

白皮書指出,回溯2019年,在市場回暖、政策支持以及基金公司創新不斷的背景下,基金市場可謂“大豐收”,"炒股不如買基金"成為現實。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共成立1041只基金,合計募集資金1.42萬億元,創下2015年牛市以來的新高。與2018年相比,2019年新成立的基金數量和規模分別同比增加了23%和61%。全國共有基金公司128家,較年初增長了8家;公募基金管理數量6544只,較年初增加了820只。其中,封閉式基金861只,開放式基金5683只。

隨著投資者金融意識的升級,金融產品也不斷豐富。更多專業化、科學化的金融產品受到青睞。2019年是ETF發行大年,截止2019年末,我國共有ETF存管數量283只,涉及面額3291億元,較年初增長了915億,增長近38.5%

2019年全年,共發行ETF基金81只,募集資金1574億,平均發行規模19.4億元。基金規模方面,剔除場內貨幣ETF後,全市場共有14只ETF規模突破百億大關。

2019年10月底,證監會下發《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醞釀已久的公募基金投顧業務試點正式開啟。一場基金銷售革命拉開帷幕,公募“買方時代”來了。這種轉變促使基金公司、中介銷售等機構,將“賣出去就好”的賣方思維,轉變為“投資者一直在我這裡投資、增值”的買方思維,幫助投資者實現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此外,白皮書還公佈了2019年基金領域十大興趣熱詞,分別為:養老金、科創板、餘額寶、降息、收益率、牛市、5G、ETF、科技股、指數。

雖然養老目標基金是2018年的公募基金創新產品,但在2019年卻實現了重大突破,養老目標基金規模從年初的40億元左右起步,實現規模增量達200億元,增長超過5倍。

而與證券領域相同,科創板主題的基金受到熱捧,權益基金的發行市場熱度與科創板天然流量的結合,使科創板基金具備“爆款”潛質。在不具備參與科創板交易資格的情況下,投資科創板主題基金毫無疑問是投資者熱門關注對象。

作為很多理財小白的“啟蒙”互聯網理財產品,餘額寶同樣受到廣泛關注。雖然寶寶類基金收益率逐漸走低,但升級後的餘額寶仍然強勢無匹,規模遙遙領業內。

白皮書中納入新華財經、頭條財經近日發佈的“2019金融機構風雲榜”,反映公募基金機構的輿情影響力。

這份榜單從相關資訊關注度出發,採納用戶投票數據和專家建議,分別發佈了年度最具影響力基金公司、年度最佳品牌形象基金公司、年度最佳內容輸出基金公司、年度最具影響力基金經理、年度最受歡迎基金經理,充分反映券商機構品牌傳播和投資者教育的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