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技術工人短缺?別急,848名生力軍來了

受疫情影響,臨海部分企業存在技術工人短缺難題,各中職學校的學生積極響應,走出校門化身能工巧匠。

臨海市教育局根據上級《關於組織做好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有序啟動中職學校高三學生頂崗實習計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截至3月12日,全市已有848名中職學校學生參與頂崗實習,服務企業近200家。他們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展現青春風采,彰顯硬核擔當。

職校學生頂崗上陣

企业技术工人短缺?别急,848名生力军来了

在華海藥業製劑分析中心的物料檢測室,高級分析工程師餘紫松正在給來自華海技術學校的高三學生王伊雍進行一對一的標準操作程序講解。餘紫松說,在這裡,每一名實習生都要經過嚴格的操作規程、作業流程、崗位技能、安全知識等培訓,培訓合格後才能參與自身崗位的操作,主要是讓他們做一些簡單的輔助工作及文件歸檔工作。目前,交給他們的工作均可獨立完成。

“像我們剛剛做的實驗是一個移液的過程,在學校的時候也做過這樣類似的實驗,但沒有像在化驗室那麼完整規範。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我的操作更熟練、規範了,希望每天能進步一點點,早日成為一個合格的檢驗員。”學生王伊雍說。

企业技术工人短缺?别急,848名生力军来了

在同一樓層,該校高三學生盧雅在師父的指導下對液相儀器的管路進行灌注。“我是學藥品檢測專業的,疫情後復工,我們華海技術學校的高三學生通過登記考核後紛紛投入實習工作,既為企業分擔了一些工作,也讓自己的操作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盧雅說。

“因為華海藥業是高新技術企業,也是知識密集型企業,企業員工來自全國各地,受疫情影響,他們沒能及時返崗。學校瞭解情況,組織了高三年級263名學生參加實習,人數約佔年級段的95%。這些學生有著前期7個多月的實習基礎,同時通過了學校的技能考核,能夠快速投入工作。他們的加入,有效緩解了企業用工壓力,促進了企業的全面復產。”浙江華海技術學校校長李博告訴記者。

企业技术工人短缺?别急,848名生力军来了
企业技术工人短缺?别急,848名生力军来了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我們要快速成為熟練工

同樣,從2月中旬起,臨海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百餘名學生也分赴各企業,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在偉星股份尼龍注塑分廠,楊公宇與同學們身著藍灰色工作服,在操作檯前忙碌著。他們是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017級偉星模具班學生,受疫情影響,成為學校第一批派至偉星股份頂崗實習的學生。由於前期已有大半年的實習經驗,頂崗期間,他們技術純熟、操作規範,已然是生產車間裡的熟練工。

企业技术工人短缺?别急,848名生力军来了

“不覺得辛苦,企業有需要,我們就多做一點。”王鶯歌是該校17級偉星會計班的學生,走進公司塑鋼拉鍊分廠時,她正在操作檯前檢驗半成品拉鍊,當天雖是她的晚班,但她依舊提早到崗了。她說,自己是年後過來的,在這裡頂崗快一個月了,頂崗實習讓自己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得到了有效實踐,技能提升了,社會經驗也得到了積累。

企业技术工人短缺?别急,848名生力军来了

“自2月中旬以來,我們先後迎來了30多名來自臨海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他們第一時間返工頂崗,快速地推進我們企業復工復產,同學們工作非常認真,加班、加點,表現非常出色,有效緩解了當前的用工難題。”偉星股份拉鍊事業部總經理章仁馬錶示,當前企業復工率100%,這其中也有頂崗同學們的一份力量。

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既是落實人才培養方案開展教育教學的現實需要,也是履行職業院校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為此,全市教育系統中職學校精心策劃實施方案,在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的情況下,有序啟動畢業班學生頂崗實習計劃,全力支持全市企業復工復產。

848名學生服務200家企業

“每年,學校的部分高三學生都會去企業開展頂崗實習,但面對疫情,一些家長會擔心孩子的健康安全問題,我們會對家長進行溝通,讓他們瞭解學校與企業的防疫管理方式,讓他們能夠安心。”市教育局職成教科科長朱雄偉表示,教育部門始終堅持防控優先原則,指導各職業學校主動對接當地企業,深入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做好幫扶解困。對頂崗實習的學生實施網格化管理,建立“學校+專業部+班級+班組”四級管理網絡,全面掌握學生實習情況,並納入“日報告、零報告”內容,確保學生健康安全。此外,對疫情期間參與頂崗實習,依法參加社會保險並連續履行勞動合同3個月以上的學生,給予一次性補助2000元。

企业技术工人短缺?别急,848名生力军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