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寫詩才美?

李金玉222344460


1、要朗朗上口。

2、採用對仗寫法。

3、雙平雙仄相間。

4、對句相對和鄰句相粘。

5、避免三平調和三仄調。

6、無孤平和無孤仄。

7、平仄區分。

8、押韻。

自創一首《煙來了》,請欣賞!!!

將你

若隱若現

恍惚欲墜

讓黑紅難辨

讓星球自轉

把人生年輪

燃燒的格外渾圓

將詩書筆墨

描繪的淋漓盡致

 

迷了老舍

痴了魯迅

記載了紀曉嵐

撰了四庫全書

留念了林語堂

演了京華煙雲

神州大地

運籌帷幄當屬潤之

改顏換面

經濟騰飛唯有希賢

你啊你

造就了無數傳奇人物

奪去了無數老幼生命

 

文人和你相伴

詩人與你共舞

繪生活百態

激賢士之志

有人點你解愁

有人點你籌謀

有時你僅是一撮紙葉

焚盡一場工作生活的抑鬱

有時你也如一粒迷藥

將矇昧的少年蠱惑

你呀你

既進華麗之都

又入窮鄉之地

既充斥高雅精緻的別墅

又不棄蕭瑟簡陋的村落

悶也要你

樂也要你

談心交際時

友朋一家親

婚喪嫁娶事

久住遠方的客人

失落的才子學者

服務的人民公僕

皆是你的知音

你的伴侶

乃至

溫文爾雅的女流

也要你相依左右

 

由於你

連累了多少親朋

由於你

迫害了多少體魄

由於你

創作了多少驚人鉅著

由於你

書寫了多少偉大篇章

更由於你

染黑了多少人的胸腔

而命歸上蒼

 

可謂是

勝也有你

敗也有你

存也有你

亡也有你

你這點燃燃更燃的雲霧啊

苦也有你

甜也有你

家家戶戶仍都存在著你


不忘初心ML砥礪前行


我寫過一篇文章,教人如何去寫現代詩題目就叫《傻子都會寫的現代詩還有人教?》,當然是另類的教案,本以為沒人去看這類的文章,沒想到還大受歡迎,轉發量評論量都上幾百,我把其中一個章節摘抄過來。

用現代詩歌教您寫現代詩

不要堆砌那樣多華麗的詞藻

雖然可以得到專家的鼓掌

卻會失去普羅大眾的土壤

您要學會用簡單的語言

闡述一個複雜的道理

寫您能看到的花草 樹木

寫您能感悟的人生

寫下您的悲與愁

哀與樂

寫下您心中的理想

還有夢幻

當然還有身邊一些

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和他們感動了您的

一些小事

寫現代詩歌不需要太多的技巧

您只需在裡面溶入真實的情感

然後用提煉過的句子

用接近大眾的語言

娓娓道來

用輕風細雨的語調

和個朋友去談個心

大家就會聽得懂

看得見

然後明白,然後理解

然後會

思考

忘記您原來所有的教學

這不是為了應付考試

投進去真實的情感

樸素的思想

擠出來的語言才會是奶酪

美妙的詩篇就是這樣出來的

只要您為她流過汗

才可能讓我為您流下淚

如能給您一點啟發,那我的努力就有了成果!!!




男人本色與詩共舞


語境第一。個人覺得,有感而發,由衷而做,想要真實表達的願望強烈,才是第一要義。這是很多人在說的靈感。講來無非就是自己的心緒不平,特別想要表達,要把想說想做,付諸於文字行間,這個時候先別管什麼文字用詞,修辭手法之類的,用最直白最能表達自己思想的先記載下來。因為思緒萬千,不是總有緣由。過時再想就難再回到這種深刻的意境之中了。

第二筆才是怎麼去找詞語,組織語句去做。所以語意第二。能動人的詩句,一定是能打動人心的。讀唐詩宋詞,我們看到的是有很多用詞講究,文筆優雅的作者。可是讀了以後很少能記住。這也是為什麼流傳度那麼高的作品都能大動自己的緣由。其實詩是寫給自己的。能夠讓自己多年以後讀到還能回到寫作時候的意境,是一件值得驕傲的。這才是自己的財富。

第三才是文詞的修飾,字句的排布,個人興趣的審定,怎麼確立最種想要的詩句。這一步也是重要的。最後的詩詞能夠有什麼樣的結果。完全在這一步得到呈現。所以要花費時間仔細聖核才是。個人淺見,不足為人道。略說幾句,不足之處野望更正。


羽真彤


作為一名詩歌愛好者,聊聊自己的追求吧:

崇尚自然:最美的詩篇源於自然。自然界的一切,寒來暑往、日出日落、花草蟲魚……,皆有“情”,它們的“情”映入眼簾,融進心裡,與自己的“情”同頻共振,落下的每個文字,組合成詞,每一組詞再凝成句子,便成了詩。無論是宏大的、感天動地的,還是細膩的、體貼入微的,都會飽含自然之美!有緣人讀了,也會帶進心裡。

簡潔明瞭:早在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每寫出一首詩,都先讀給鄰居們聽,改啊改,直到他們能一下子讀懂,才會拿出來發表。我們的漢語文字早已刪繁就簡,如果現在還用晦澀難懂的字或結構寫詩,那註定會嚇跑讀者。

與時俱“境”:大家都知道,詩歌要有意境。意境雖無新舊之分,但也要與時俱進,要符合現代人的“口味”,舉個小例子,李清照的“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這句,意思是說很憂愁,香在金獸香爐中繚嫋。現代人點香的相對少了,用金獸香爐的更少了,如果再這樣寫,形不成共鳴了。

自得其樂:最後,每一種文化形式都有盛衰規律,詩也不例外,有的人說“現在詩歌已死”,還有的人說詩歌“小眾化”了。無論大環境如何,幾千年來,詩歌這一可口的精神食糧,魅力絲毫不減當年。最唯美、最舒雅、最寬慰的生存密碼被我們的祖先們藏在詩裡,只是現在許多人要追逐的東西太多,不屑去“淘寶”而已。



請到我的夢裡相遇


不知道你問的是寫現代詩還是古體詩呢?也沒講清楚。

那我們小議論下現代詩,這方面我也在寫,發佈於頭條上,慢慢來。現在自媒體時代多方便呀,也給了我們許多機會。迴歸正題,我也在學習當中,我們可以互相交流下經驗心得。我說的不好,也不要見笑才是。

那怎麼寫詩才美?換言之,寫出一首怎樣的詩才算好詩呢?眾人說法不一,有講要有格律的,有覺得形式主義重要的,還有覺得朦朧詩就好,或者是哲理詩敘事詩都不錯。還有人覺得一切外在表現形勢不重要,有語感就好。都有道理,我覺得最後一種對我最有價值,也認可。你看過餘秀華寫得的詩嗎?比如那首最出名的《穿越大半個中國來睡你》,這裡不要覺得好笑,一位農村出來的殘疾人,寫詩感情濃烈的表達,通俗易懂是很難得的。當然她也有粗俗的一面,食指詩人評判她的是詩沒有愛國主義情懷,罵她寫得是“蕩婦體”。餘秀華再像農村婦人一樣毫不客氣的會罵。兩人誰對誰錯呢?這一方我站在餘秀華一邊,老前輩優雅的指點是可以虛心接受的。現在我們國家發展得也很好,不應該有什麼強加主義情懷在裡面。餘秀華有一句話說的好,我翻譯出來是:詩是我全部的感性生命,純粹而濃烈的情感直接體現,它沒有粉墨掩飾什麼,觸底到我心裡是什麼,比如高興、悲傷、愛、災難等,詩就表現出它應有的樣子。然後我們回頭再看,她寫出來的詩基本上都屬於這一類的語感表達,你認為不美嗎?言之過多,偏題了。這裡看到許多朋友都還在討論,我以為可以小小的糾正一下,個人觀點。

我還以為寫詩的基礎有三點,一是它是你的愛好興趣,你也從心底喜歡她,這是前提。其次是要有積累,有了積累你寫出的詩才有厚重感。不然就只停留在空想的寫上,寫出的詩會空洞空乏不知所云等等。這塊我有點小建議,可以多去讀讀中外的著名大詩人寫的詩歌,如北島,舒婷,徐志摩等,外國的詩推薦一下泰戈爾世界詩人的“飛鳥集”與“新月集”。世界詩人狄金森的全部“詩與書信”,體驗一個最孤獨的女詩人一生如何寫出二千餘首大詩的,還有她的書信,寫得真好,感情充沛,見聞廣博,建議你有時間一定要去讀一讀,我也在在看。其他的如葉芝的愛情詩 惠特曼的草葉集 還有惡之花等等,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好多好多好詩集都在我的書架上,慢慢都會讀到。先到這吧。

以上是我體驗到的寫詩最基礎的兩點。第三點就是結合我們的經歷和對人生的經驗來寫詩,愉快的寫詩不是為了寫詩而寫詩。感情濃烈到我們有強烈表達的那個點,好詩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一些胡言亂語,寫出來有點貽笑大方。不過我們可以坦誠交流下,這也沒什麼不好。如此。

注:附上世界大詩人狄金森譯本的兩首詩欣賞。如有志同道合的詩友,方便順道關注下,可做交流會友,再次感謝[祈禱][祈禱][祈禱]




公子林隱


我不是詩人,更不是專家。是新潮詩人眼中的迂腐之人,沒有高深的理論武裝自己。草根認為詩的魅力著名詩人聞一多己給出了詮釋,‘’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音樂美就是有韻有味,繪畫美就是意境如一幅動態的畫,其次整首詩讀起給人一種如完美的建築給人視覺上的享受。詩與非詩沒有明確界溝,而是最凝鍊的語言捕捉生活精彩瞬間,謳歌時代正能量的東西。而不是婆婆媽媽排文字陣,靠譁眾取寵獵奇來掀起短時間的轟動效應,曇花一現只會帶來表面繁榮。把詩歌帶進死葫同,《闖海歌》就在討伐聲中紅得發紫。頗有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氣勢,賺足了眼球。

莫埋怨心去流浪,

人生的海去闖蕩。

經歷了浪尖的摔打,

不變的是追夢的方向。

多少次我曾迷茫,

信念的燈塔把我生活點亮。

男人就有男人的模樣,

闖出雷鳴激盪。


用詩歌點亮生活


心靈純淨的人寫詩才美。

詩是什麼?詩是心中的美妙情感轉化成的文字。唯有純淨的心靈才能在凡塵俗世中生出美妙的情感。

詩意是什麼?詩意就是化重為輕的生活態度、久放愈淳的陳酒飄香、變濁為清的心境轉化。

這世間是充滿缺陷的,而詩人就是用如畫青山來補禿損牆頭的缺口的。

詩人在世間,就是流浪者在茫然無依時聽到的遠處歌聲。就是天空自由瀟灑的白雲。就是草原上風吹不絕的清香。



佩劍—無邪


詩者,拆之言與寺也!於寺而言斷然不可胡言亂語,否則,佛祖豈能饒他擾其清靜之罪矣?呵呵!戲言爾。欲知詩美首先就要對她的起源發展變化有一個清晰的梳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我們偉大的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斐然。最早的《詩經》風雅頌裡: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源於生活,這是勞動者對當時社會現實的驚世一問!

又如: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是描述愛情美好情愫的千古絕唱!

後來的樂府詩如: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___多麼樸素的美麗景緻啊!

詩在唐朝發展到了一個空前高潮,也可以說是格律舊詩體的頂峰!唐詩宋詞晉文章,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我們就是在唐詩的頌吟中知道什麼是文化的!諸位以為然否?

為什麼唐詩如此風流!我想一是源於大唐的經濟在古代封建社會時期得到了足夠的發達。

二是政治上相對的開明,從太宗李世民對魏徵的寬容態度可見一斑。使人們的思想有所開放,科舉制度的完善,產生了文人這個概念群體。

三是出現了一大批才華出眾,性格迥異的文人雅士。

四是在詩的表現手法上極大豐富了詩的內容和格調,融入了作者對現實的思考以及更多的家國情懷的反映。

在如此肥沃的土壤裡,唐詩迸發出全部的活力!

仙一般大詩人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飛流直下三千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妙句令人歎服!聖人一般的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這是何等的慈悲情懷啊!還有白居易,元稹,劉禹錫,李商隱等等詩人,多若星辰,璀璨奪目。

至到近代,白話文的出現,新文化運動起,舊的格律體詩漸漸被新格律體與自由體所替代,尤其在新中國誕生的這幾十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也湧現出了不少近現代優秀的詩人。近代如胡適,徐志摩,魯迅,聞一多等,現代的如余光中,藏克家,汪國真,北島,顧城,海子等,由於對外文化交流的更多接觸,經受西方文學的影響,現代詩更是發展出了各種名目的派系,諸如,新月派,朦朧派等等,以彰顯個性化的趨勢,不勝枚舉。

當然外國也有很多了不起的大詩人!

如英國:狄更斯,拜倫迪福。

法國:斯丹達爾, 雨果, 大仲馬,巴爾扎克,莫泊桑,羅曼·羅蘭。

美國:馬克.吐溫。

德國:歌德,海涅。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我們的鄰居印度:泰戈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拜讀他們的作品還能體味到異國他鄉的思想和不一樣的風情。從而開闊我們的眼界,增加對詩這一古老文藝形式的領悟,更好的益於自己的創作實踐!

那麼,怎樣寫詩才美呢?

個人以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多讀多看前人的優秀作品(包括其它文學作品),通過對前人文學創作的學習,豐富文字水平的提煉,力爭平仄合韻,朗朗上口,言簡意賅。學習經典的描繪事物的各種藝術手法,反覆推敲琢磨練習,做到去雕琢,出自然的藝術境界。

其次,要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歷和對人生諸多事物的感悟心得。美的詩,一定是對生活的高度提煉,一定是對事物美好的必然反映。朱熹詩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個活水就是社會實踐!唯有堅持在生活實踐中不斷觀察思考,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有鮮活如生命般的文字靈動在你的心裡筆尖,從而創作出美的詩來。

再次,就是養成堅持創作的習慣。心有所感所悟都要力求能記錄下來。哪怕是草稿或隻言片語,然後再不斷的修改,以積累素材。任何成功都需要有一個漸進的學知過程,而保持專注力是任何成功的必備條件。

最後,詩言志!好詩一定是言之有物!而不是空洞的無病呻吟。述情敘事即景,都是通過文字對美麗自然的描繪,對自己情感的抒發和人世的感悟。好詩應當給予讀者一份有意義的賞析。這才是美!






心如自然


當年大作家(後來成名,當時無名小卒)曹禺創作《雷雨》時,身處一條輪船的三等艙內,時逢酷暑,別說空調(尚未發明),就是電扇也只有在頭等二等艙內才安裝。他赤膊流著熱汗,疾筆如飛寫出了震驚文壇開中國一代話劇新風的成名之作《雷雨》,該劇完美地繼承了古希臘舞臺劇的優秀傳統和高度美學的技巧,猶如長空一道閃電,讓人們在炎陽如火的季節裡感到陣陣寒意,洞穿了世人真情和偽意的重重霧障,這正是詩歌寫作的要素,而舞臺劇就需要這樣的情節和臺詞。所以,奉勸想把詩詞寫好的眾多才子們,別躲在空調房裡悠閒地空想,take your clothes off, let your upper-body and mind naked.the excellent poem would ejaculate running with your good sweat.在下拭目以待。


ASSam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詩”作為從古至今發展傳承的一種”文化體裁”是一種”表達自然美景與人的感悟人生的一種形式,只要”順其自然”就行了。”美”是大家都喜歡並追求的一種意境,大自然中所呈現的”鮮花美景”是無與倫比的,也是大家”公認的”美”。而”作品”要表達的”美”是人為的,是由人的”認識,感悟,學識,經歷”密切相關的。不同的人,所展現的”美”也各有特色,也有高低之分。總而言之,只有大家都喜歡並追求和承認的,才是最好的”美”。(一家之言,難免偏面,望大家批評指正)[求真原創首發]2019/7/30/於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