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工廠人寧願月入5000給老闆死拼,也不願意為自己拼一把?

萌辣怪癖


給老闆死拼月入伍仟只用力,不用腦,發工資的日子到了,錢就到手了,老闆虧了虧不了我這一雙手。自已另起爐灶招聘一些工友辦個企業,經營有方,當然一月不止賺伍仟,但是你要有足夠的資金和人脈,攬到飽量的業務,還要有多條產品銷售門路。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競爭壓力,老闆不是想當就能當,得看看你是不是塊當老闆的料。正因為這樣所以有的人不願勞心費神自辦企業,甘願賣力賺錢還更穩當。


辛繼生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為什麼有些工廠人寧願月入5000給老闆死拼,也不願意為自己拼一把?

在我之前的一篇微頭條裡我提到了這一點,給你舉個例子吧。

我有個朋友,我們都叫他老趙,前段時間突然給我打了個電話,叫我出去陪他喝點酒,我一聽老趙這聲音,像是剛哭過,急忙應了下來,等我到了飯店,老趙已經在了。從後面一瞧,他的背影比前幾天憔悴多了,我急忙坐下,老趙看了我一眼,遞給我一瓶酒,我忙問他到底是怎麼了兄弟,誰欺負你了。他帶著哭音讓我陪他喝幾杯,邊喝邊說。老趙剛過完35歲生日,在一線城市打拼十餘年了,這對於一個職場人來說已經是一個高領的年紀了。從踏入職場,他就一直在做互聯網的運營,在他們公司做到了運營經理,到現在為止月薪已經3萬了。嫂子是一家公司的HR,每天工作量不大,倒也清閒。老趙一家可以說是已經步入了小康的水平,這不前幾年生了個白白胖胖的大小子,我們這幫朋友,都羨慕得很。可是前段時間,他們公司由於經濟效益壓力,不得不對運營部門進行裁員,沒想到作為運營經理的老趙也被裁員了,剛剛步入小康的生活一下子就被打入了谷底,而且老趙已經這個年紀了,找工作已經不好找了。離職那天晚上,剛剛35的老趙,突然冒出了很多白頭髮。後來他仔細想了想,自己在這家公司做了這麼久,運營經驗豐富,10來年下來積累的人脈也很廣,不如自己開一家公司,好對得起自己的愛人和孩子。可沒成想,公司成立一個多月了,項目還是一個都沒談下來,之前認為的積累下來的人脈發現自己離職了之後,對自己都是愛答不理的。想自己開店做電商卻連最基礎的供應鏈都找不到,不巧的是老婆二胎又生了。他說生活太難了,現在實在是挺不住了。

所以我想,發生在老趙身上的事,就是很多像你說的拿著5000的月薪卻不自己拼一把的人最怕的吧。

畢竟自己創業第一個需要資金,只有資金充足,才能創業,否則都是空談。

第二個就是人脈,在職場也好,商場也罷,人脈有多重要不用我說了吧各位。你想想,每個月拿著5000的工資的員工,他們能有多強的人脈足夠支撐起他創業拉項目?

第三個就是渠道,就像我這個朋友老趙一樣,沒有渠道做供給商,貨源都沒有怎麼辦?

所以,很多很多人不是不想自己創業自己拼一把,而是形勢如此,他們也實在沒有辦法。如果可以,我想有誰不願意賺大錢住大房子呢?有誰想著受別人的管制呢?

最後的最後,如果您有什麼建議或意見,歡迎您的評論和私信。

如果您喜歡我的內容,歡迎您的關注,工作不易,請多支持,謝謝,萬分感謝!!!


商咖學院


月入五千也是為自己拼搏的一個方式,若是盲目拼一把,很可能血本無歸。能承擔這種風險,並負擔失敗的,也不會因為五千塊錢給老闆死拼。

大部分人不是不願意為自己拼一把,而是不能。

我有個親戚,在工廠上班,白班夜班兩班倒,加上週末兩倍工資,一個月差不多五千塊錢。幹了半年,覺得太辛苦,和一個老鄉一起騰了個店面。店租、水電,成本,幾個月下來,算下來還處在虧錢狀態。還不包括兩個人自己的人工費。

按題主所說,也算是為自己拼一把了。只是結果並不那麼如意。寧願月入五千為老闆幹,而不是為自己,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資金、人脈欠缺,難以為繼

為老闆工作,有平臺,有設備,想為自己拼一把,不管做哪一行,本錢還是需要的。沒有本錢,有相應的資源、人脈也行,如果都欠缺,誰能一腔熱血,什麼也不顧,盲目行動呢?

成功了,無話可說。萬一失敗了,如何承擔這些損失,家裡開支從哪裡來?為老闆拼,至少每個月的工資能準時發放,不會缺衣少食。為自己拼,盈虧自負的時候,說不定就成了債臺高築。

當自己擁有的條件不足以承擔風險時,還是穩妥些。

二、給老闆死拼,並不是沒有發展

如果真的做到了為老闆“死拼”的地步,我相信這樣的員工絕不會侷限於月入五千。可能這一年,月入五千,下一年就不一定了。

這麼勤勉的員工,即便公司看不到他的付出,如果真的做到全力以赴,這種成長的速度也是驚人的。等自己有了經驗之後,完全可以考慮換一份工作。

只是大多數人的狀態,都達不到這種程度。而是趕著點打卡,過了一天,算一天。

三、個人追求不同,對於現狀較為滿意

每個人的追求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想著拼搏、無止境地奮鬥。對我來說,一份穩定壓力小的工作就是我需要的。如果如題主所說,有那麼多時間閒聊,如此安逸平和,這樣的現狀有什麼不好嗎?

平凡的一天也是一天。個人追求不同,當對於現狀滿意時,就不會再想著再去搏那些結果不定的事。沒有必要對此多加干預。

最後,每個人的想法不同。誰知道前面的拼搏,不是為了之後為自己而活,積蓄力量呢?不盲目、不衝動,我恰恰覺得這是最吸引人的拼搏方式。


犁蕉


感覺好像跟我差不多,我們的部門差人都是一人頂幾個人用。我也是其中一個,在這裡做了好幾年了,每次遇到人手不夠就做好多事,累啊。說工資吧不高不低的,也不知道到哪兒去工資能在高點。老闆也不會補點工資給我們幾個長期在這兒做的,別的都是打醬油的,幹一段時間就走。唉,這問題說到心裡去了[捂臉]




江西老表徐哥


說說我的兩個同班同學吧,一個老家福建,同桌。一個老家上海,鄰居,常一起玩。都創業,開始都虧了,福建的家裡有錢,據說父母再次拿出資金,現在成功人士了。上海的那個有點慘,老婆離了,孩子判給女方,07年去上海時在他家吃了一頓飯,他父母說:我們這些年就等於為他打工,一家用十年的時間終於還清了所有的債。他自己總結,千萬不要涉足自己不懂的行業。當然,也沒說的那麼慘,他那套一百二十多平的房子,現在應該值一二千萬吧。這兩個一個是家裡有點權力,一個是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如果是普通工人或農民呢?不敢想象,可能一輩子無法翻身,也就是越窮的人越錯不起,失敗對別人是成功之母,對窮人就是災難。


一樣的月光37


因為創業有風險,有的時候創業可能連月入5000都達不到。

一個創業的悲慘故事

三年前我們村子裡有一個富二代,那是真正意義上的富二代。

富到什麼程度呢?人家自己開了個公司自己做主直播,自己做新媒體運營,而且人家的那直播完全就是花錢不眨眼。

大家見過現在的吃播,動不動就烤個燒雞烤個燒鴨,而當時那個同事一整頭豬,一整頭牛,說烤就烤。

當然現階段也有很多這樣的土豪直播,而且現階段的土豪直播比我當時村子裡的那個小夥伴還要土豪。

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這個小夥伴家裡是搞房地產的,然後那幾年的生意很火,後來這個小夥子就不想依託自己的家庭了,想要自己創業,開辦了個酒樓。

在開酒樓之前,他們家可能有10套房,但是開辦了這個酒樓之後就剩下兩套房了。

至於開的車,之前的車咱也不知道啥牌子,我對於任何車的牌子好像都沒啥慾望,有輛車開也就開著玩,沒必要在乎什麼牌子,但是人家的車高端大氣上檔次,而且車裡面還有小紅燈。

再看這兩年,好像開了個五菱宏光,當然五菱宏光也有很多優勢,可是比之前的那輛車還是差了一點點。

創業哪有那麼簡單

好像我在入駐頭條的第1天就曾經發表過與創業相關的文章,而且拿出一個對應的比例指數來告訴大家,創業並沒有咱們想的那麼簡單。

現階段老百姓的日子都過得富足了,有一些人就不願意當員工,非要當老闆。可是當老闆的人這麼多,也有更多的人去想當老闆,你如何在如此多想當老闆的人當中出人頭地,這才是關鍵。

創業的啟動資金以及後續資金,如果按照一個均值來的話,沒有100萬是打不下來的,即便你拿出100萬,那麼後期的補助,後期的追加資金一旦持續不了,那麼公司也極有可能破產。

相比較而言,我們更願意每個月拿著5000塊錢,而不是每個月花掉20萬,而且這20萬還不一定能夠回本。

這就相當於一個利益問題,自己創業有風險,能夠當大富翁,但也有可能成為乞丐。

而自己去給人家打工,雖然日子苦一點,但是小日子過得也是有滋有味,每個月領著固定工資,公司倒閉了自己也不擔心。

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十年職場培養師經歷,持續輸出優質職場文化,全方位解析職場難題,希望大家關注@職場全能王!

職場全能王


說說我自己公司的真事,我是做演藝設備經銷租賃的,手下大部分是技術員工。培養個技術不容易,在這期間,公司陸續有6.7個員工辭職,想出去闖蕩一番。到目前為止,出去的人在外面幹了兩三年,陸續都回來了。曾經回來的人跟我說過,經理,我以後再也不走了,除非你攆我走。每次優秀員工辭職,我就跟他們說,也好,能出去幹一番事業挺好,還會幫他們做可行性分析,有困難需要幫忙就幫他們下。或者說給他們放個長假,幹成了就幹,幹不成再回來。其實做技術的,在外面自己做事挺難的。他們出去碰了壁,自然知道了老闆不是那麼好當的。我總和員工說,想當老闆,必須先夯實自己,建立人脈,平時多學習,我是真的想讓他們成長,如果他們有當老闆的潛質,我真是求之不得,公司就有接班人了,我就可以放手了。


開心葡萄


這要分地域,處省人出門打工,剛出進工廠,他包食住,有固定五千元收入,他覺得不錯,所以來就心滿意足,可我們潮汕地區的人,出門很少打工,有是有,比較少,只是漸時過渡,個個都想做生意,因為有得搏,愛博才會贏。


郭典雄


我是李莫非,看職場風雲,談箇中乾坤

我同意你說的這些,但是你得知道,這些工廠人大部分都沒有選擇的機會。

我大學曾在工廠打過暑期工,一個月,把我弄得生不如死,每天數著時間過日子。過了之後,我發誓這輩子就算窮得叮噹響,也不會再進工廠。那裡是能把一個正常人變成廢物的地方。

說說工廠人的現狀

在我打工的那一個月裡,我最討厭去的一個地方就是工廠的廁所,烏煙瘴氣,渾濁不堪。年輕的打工仔在裡面邊抽菸邊打遊戲,完全對骯髒的環境熟視無睹。我看著他們,一眼就能望到他們的未來——在各個工廠流轉,賺著辛苦錢,極少數人在未來的某刻靠著運氣發家致富,大多數人到死都擺脫不了打工這個階層。

他們是工廠人群體中的一種,另外一種是農村地區來的大叔大媽。這些大叔大媽就像題主描述的那樣,整天聊那些有的沒的,沒有一點意義。他們的仰仗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我們當然可以去嘲笑或者指責他們,但是我們得明白,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大叔大媽,這些進工廠的人基本都是沒學歷、沒能力、出身卑微的底層人,他們沒得選自己拼不拼,因為光是生活就已經很辛苦了。

除此之外,或許其中有些人是有志氣的,他們想要通過打工來攢點資本,再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可是作為一個進過工廠的人,我知道工廠是最能消耗精氣神的地方。在我打工的初期,我還會邊幹活邊思考一些問題,可能是哲學問題,可能是學業問題,因為太無聊了。可是後來,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快下班了沒”,那種流水線的“無聊”侵佔了我的思想,我已經沒有心力再去思考東西。

我並不是誇自己,但我好歹還是個大學生,都能變成一個不會思考的流水線工人,何況那些沒怎麼受過教育又沒能力的工廠人。

為什麼他們無法去拼一把

1、沒有錢

工廠的大叔大媽不說了,他們基本是上有老下有小,家裡的存款沒多少。別說拼了,想走都走不了。

那些年輕人呢,他們往往會陷入“窮”的循環效應。就是說,越窮的人越喜歡花錢,因為他們需要花錢購物來獲得快感以及抵抗“窮”帶來的壓力感。但越花錢,他們就越沒錢,越沒錢又越喜歡花錢。就這樣,他們一直在這個圈子裡徘徊,根本存不了多少錢。而且他們的錢基本都是花在手機、遊戲、吃喝玩樂上面,完全沒有給自己增值的消費。

既沒有資金也沒有能力,怎麼拼呢。

2、圈子限制

無論是大叔大媽還是年輕的工廠仔,他們的社交圈都很狹窄,而且圈子裡的人也基本都是打工賺辛苦錢的。在他們身上,沒有什麼人脈一說。

世界就是這樣,你出身哪個階層,你就得從那個階層開始往上爬,但是底層的人真的很難爬,因為他們裡面的所有人都在拼了命往上爬,沒有可以直接把你拉到新階層的人。

這些工廠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工廠裡做著流水線工作,根本不可能去擴大自己的社交圈,更不用說認識什麼貴人。他們只能跟其它工廠人聊聊家常,聊聊生活,發發牢騷。

3、沒有那個頭腦

這些工廠人基本都沒有受過教育,他們沒有我們這些中產甚至高產階層的人的眼光,也沒有時間去發展這樣的眼光。他們的心裡只有一個想法,打工賺錢。

而打工打久了,腦子會越來越遲鈍,更不用說去拼一把了。

確實是有工廠人翻身做主人的事例存在,但那畢竟是極少數。多數工廠人的路只有一條——繼續打工,寄希望於下一代。不是他們不想拼,而是他們根本沒有拼的資本。

我是李莫非,專注回答職場問題,做一個優秀的職場人。

李莫非


拼?拿什麼拼?拿命拼?拿一家身價,老小的生活去拼?說的容易!你知道上班意味著什麼嗎?上班意味著每月都有收入!上班意味著一家老小都有飯吃!上班意味著人在過正常的生活!還拼!現在開實體店的有幾個賺錢的?有幾個能做到不賠錢的?人到30多歲你知道賠了等於什麼嗎?賠了就等於搭上了一家老小的生活!請問,換成你你還去想著拼一把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