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來了,說說家電行業最容易被忽略的坑,你中標了嗎?

疫情下的3·15維權日到了,這次消費者權益日的主題被確定為“凝聚你我力量”,我們很容易理解就是希望全員參與,都來重視消費者權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家電產品,它的質量、安全、售後體驗都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也是消費者權益保障的一個重點。那麼我們日常使用家電過程中,有哪些坑常被我們忽略呢?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第一、就是開機廣告了

現在智能電視和電視盒子得到普及,無論是你智能電視自帶的系統還是外接的網絡運營商或者廣電的盒子,開機都強制性的給你幾秒甚至十幾秒的開機廣告,有的智能電視可以通過按主頁鍵直接進入到主頁,有的則必須強制看完。

那強制播放廣告到底合法嗎?很多消費者未必知道。其實早在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2018修正)》第四十四條便明確規定:利用互聯網發佈、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佈的廣告,應當顯著表明關閉標誌,確保可以一鍵關閉。當時就有法律專家指出從法律層面講,實際上新的《廣告法》已經明確了互聯網傳播的廣告(包括互聯網電視傳播的廣告)需要有關閉標誌,並且允許用戶可以一鍵關閉,電視廠商開機廣告涉嫌侵犯消費者自主選擇權。只可惜大部分的智能電視和電視盒子商家都未能真正的落實,相關部門也沒有認真執法,一部法律變成一紙空文。

第二、就是購買家電的免費安裝服務

我們消費者一般認為免費安裝就是完全免費,而實際在購買家電後,上門安裝是需要另外購買配件費用的,雖然廠家在之前也告知了配件需要收費,但是收費標準不統一,同樣一個配件,不同售後的價格則差異巨大,另外現場可能還需要一些其他的材料,安裝承包商自主報價,消費者對於配件價格普遍不瞭解,也讓消費者經常挨刀。

第三、網絡安防攝像頭不安全

網絡攝像頭現在數量驚人,很多人都喜歡在家裡安裝智能攝像頭,可以在外出的時候監控家裡的情況,對於防盜、防火、看護確實起到了非常大的左右。但是網絡智能攝像頭是為了保護你家的安全,卻成了隱私安全的最大漏洞,黑客輕易破解了密碼,將數量巨大的網絡攝像頭賬號進行公開售賣,來進行非法牟利。因此大家在選網絡攝像頭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大品牌的產品,並且修改複雜的密碼,並且進行二次驗證。

當然,家電方面的坑還有很多,比如能效虛標等,我們不一一列出,大家都遇到過哪些坑呢?

我們希望能如今年主題所說,都可以全員參與進來,共同維護自身的消費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