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農場》:當出現高低貴賤之分時,所謂平等不過是自欺欺人

文|大翎

上回聊到喬治·奧威爾的《1984》,這回說說他的《動物農場》(又譯作《動物莊園》或《動物農莊》)。同為反烏托邦鉅著,如果說《1984》是奧威爾對未來社會的大膽預測,那麼《動物農場》則是他對現實世界的辛辣諷刺。

表面上,《動物農場》是一則不到六萬字的寓言故事;實際上,奧威爾借這個成人童話暗諷了當時的社會現狀。故事中的每一隻動物、每一個人物都有相對應的人物原型或典型群眾,每一個事件,甚至每一處細節也都有所指代。

但我並不打算在這裡普及《動物農場》背後的那一段歷史,如果你不瞭解20世紀上半葉的人類世界發生了什麼,你就無法理解這個荒謬的童話在影射什麼。

然而,奧威爾之所以不朽,就在於你可以不知道那頭叫“拿破崙”的豬到底在影射誰,但你仍然能夠對小說所表達的東西感同身受,依舊能夠引發你無邊的想象和思考,彷彿事情就發生在你身邊一樣。這就是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原因。

奧威爾用一個通俗易懂的寓言告訴人們:一旦平等出現高低貴賤之分時,所謂“人人平等”不過是自欺欺人,而人們面臨的很有可能是專制與極權。

《動物農場》:當出現高低貴賤之分時,所謂平等不過是自欺欺人

很多人認為《動物農場》是《1984》的前奏。的確,《動物農場》裡有很多“思想”後來也在《1984》裡發揚光大。但相比《1984》中已經成型且誇張化的極權社會,《動物農場》則更著重於刻畫一個政權的誕生、發展、變質、以及最終淪為專制極權的全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引發我較多思考的是:在號稱“所有動物都是平等的”動物農場裡,普羅大眾(除了豬以外的其他動物)為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平等逐漸變味?

①首先,我們看到,動物們的智力水平參差不齊擺在那兒。

故事中的“豬”被稱作最聰明的動物是有原因的,它們捷步先登,從精神層面領導大家。當初那頭命不長的啟蒙豬老少校(Old Major)說:“萬惡之源完全在於人類的專制統治,動物們必須起來反抗”,直接點燃了動物革命的熊熊烈焰。

緊接著,那些老少校的繼承者們(還是豬),不但肩負起指導革命、推動革命的重任,而且還把老少校的啟蒙思想發展成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並使其書面化,也就是後來的“七誡”。

當豬們把“七誡”寫到牆上後,其他動物立馬突顯智商差距。大部分動物根本記不住七誡的內容是什麼;有的甚至連字母表都背不齊;那匹叫“拳師”的忠實勤勞的馬兒只願意認得一個字母“A”。

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指望這些智力水平低下的動物們發現“七誡”後來被悄悄修改嗎?不可能。

《動物農場》:當出現高低貴賤之分時,所謂平等不過是自欺欺人

②其次,普羅大眾(除豬以外的其他動物)不懂政治遊戲的規則。或者說,它們不懂“是非黑白”是可以通過嘴巴隨意更改的。

正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豬”,奧威爾也深諳這個道理。拿破崙與雪球(兩隻領袖豬)之間的衝突,以及後來拿破崙成功趕走雪球這個轉折點,是整個動物政權變味的開始。

可是,民眾(其他動物)不可能白白接受其中一個領導被趕走。這時候,一頭叫“嘎吱”(Squealer)的豬顯得尤為重要。它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宣傳委員”,起草文件、傳達旨意、制定口號、說服群眾……最重要的是,把黑的說成白的,把白的說成黑的。

為了抹去雪球在動物們心中的形象和記憶,嘎吱用它的伶牙俐齒把雪球醜化成一個大叛徒,後來乾脆說雪球是從革命一開始就混到隊伍裡的奸細。在《1984》裡也有相似的畫面,大洋國的真理部不停變更歷史,不斷換掉人們的記憶,昨日之白即是頃刻之黑。

那動物們相信了嗎?相信了。雪球不光成了叛徒,背了所有破壞農場,摧毀風車等事件的黑鍋,而且還成了動物們恨之入骨的“敵人”。

就這樣,明明是兩大豬巨頭的奪權遊戲,在群眾眼裡,活生生演變成拿破崙驅逐叛徒的豐功偉績,而拿破崙成為不朽領袖也是指日可待。

《動物農場》:當出現高低貴賤之分時,所謂平等不過是自欺欺人

③再有,革命總是以反專制開始的,如果其他動物再次感到專制獨裁,新一輪革命必定捲土重來。所以當其他動物覺得生活被壓榨時,拿破崙總有妙招對應。

令人非常眼熟的操作莫過於對數字的擺弄(《1984》裡也有類似操作),嘎吱總是力圖讓動物們相信現在的生活比革命前過得好,用數字來證明每年作物的產量增長了多少。而動物們根本記不住以前的糧食數字,只要嘎吱說得足夠動情,足夠真實,它們就會摸著自己又癟又幹的肚皮,覺得好像真的是現在吃得比以前飽。

當然,並不是所有動物都是瞎的、聾的、沒記性的,有一小部分動物曾有過抗議,但這一小撮反抗的勢力遠遠敵不過洪流般的大清洗。若再有別的動物小聲嘀咕:“當初‘七誡’好像不是這樣說的。”嘎吱就會把它們帶到寫著“七誡”的牆壁前,一字一句地複述:

  • 凡是用兩條腿走路的都是敵人。
  • 凡是用四條腿走路,或者有翅膀的都是朋友。
  • 一切動物都不得穿衣。
  • 一切動物不得睡在鋪被單的床上。(原來是:一切動物都不得睡床)
  • 一切動物都不得過量飲酒。(原來是:一切動物都不得喝酒)
  • 一切動物都不得無故殺害其他動物。(原來是:一切動物都不得殺害其他動物)
  • 所有動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原來沒有後半句)

最終,指導思想被悄然篡改,讓所有動物啞口無言。

《動物農場》:當出現高低貴賤之分時,所謂平等不過是自欺欺人

一群動物帶著對理想生活的憧憬,力圖掙脫人類的長期壓榨,衝破牢籠,不料又跳進了另一個相似的陷阱,它們依舊被欺騙、被奴役、被統治。唯一的區別就在於是人類管理動物,還是動物管理動物,僅此而已。

而所謂“平等”,在被篡改的“七誡”的最後一條中,已經完全變了味。“所有動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這一句話讓大多數讀者感到雞皮疙瘩,毛骨悚然,因為奧威爾用一句話點破了這個事情的本質:平等不過是有限的、相對的、短暫的,世界上根本沒有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

而我一直關注的普羅大眾(其他動物),雖然智商堪憂、不懂政治遊戲、也玩不過統治者的花樣洗腦把戲,但並不代表它們當中全是愚昧無知的。不是還有那頭始終保持懷疑態度、看穿事物本質的毛驢“本傑明”嗎?可它依舊選擇了明哲保身,沉默不語。如此可悲的事實證明:動物群中的大多數是馴服和不知反抗的,沉默和隱忍成為了它們唯一的生存之道。

《動物農場》:當出現高低貴賤之分時,所謂平等不過是自欺欺人

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

因此,世界依舊沒有發生改變,歷史一直在重複。當拿破崙跟人類握手言和,當動物們從窗外看到豬和人沒有什麼區別時,世界又回到老少校的時代,而專制與極權甚至愈演愈烈。這是奧威爾給《動物農場》安排的結局,我對此不做任何評價,因為他曾說這不是他的原意,只不過是照應了當時的政治現實。

可是,奧威爾並沒有在小說中試圖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沒有宣揚任何政治性的主張,反而把整個故事的閱讀難度刻意降低了,這無疑要求讀者站在更高更廣的位置去看待、去理解、去思考這個故事的真實寓意。

這部小說的意義絕不僅僅限於影射那一段眾所周知的歷史,而是應該將其置於更為廣闊的社會背景中來理解。如同《1984》的內核一樣,奧威爾所反對、所擯棄的是一切形式的極權主義,這是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種制度都有可能產生的東西。

《動物農場》:當出現高低貴賤之分時,所謂平等不過是自欺欺人

而我們,作為普羅大眾中的一員,就只能像那些除豬以外的其他動物那樣,選擇隱忍和沉默嗎?不。

你看那些聰明的豬,它們愛學習、好動腦、勤思考。不光能躺著不幹活獲得蘋果和牛奶,還穿上人類的衣服,雙腿直立行走,成為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的動物。

如果我們始終保持愚昧和執拗,不學習、不動腦、不思考、不相信自己的直覺和判斷,盲目跟風隨大流,那麼到時候萬一成為了比其他人更加不平等的人時,就真的別無選擇了。

最後說一句,《動物農場》這本書的內容,複述一遍很簡單,但複述這件事,並不能取代思考。思考是多麼多麼重要啊!所以,如果你想知道我到底在說什麼,最好親自去看看。

我是愛讀書的大翎,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來分享閱讀的樂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