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依然是肖戰,我依然愛他

其實我兩天前,就已經把《人物》的專訪給看完了。

看完之後感觸還是非常深的。

他依然是肖戰,我依然愛他


我可以說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麼好的編輯,以及這麼深度的訪問了。其實在這個專訪裡面所有的內容都是娓娓道來的形式,但是在現在這樣一個“全面商業化”的環境裡面,這種娓娓道來的真情實感式表達,真的非常的難得了。

最開始看的時候,我就有一種“共情感”,因為,筆者寫的那些事情,我都知道,我都陪著他一路走過來了。突然就會有一種“原來已經這麼久了”的感覺。

前面那一篇《心中有曠野》是第三方視角。筆者用旁人的言論評價,和這個採訪在策劃和進行過程當中自己的一些經歷,來證實自己的觀點。來告訴大家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在眾人眼中是個什麼樣的人。因為時期的原因,所以我發現很多人都側重於這一篇。不得不說這一篇真的有打動到我,筆者的筆力非常的好。

但是就我個人的情感面而言,我更側重的其實是後面的對話問答部分。

他依然是肖戰,我依然愛他


從標題到內容,這一篇對話式的訪問,都非常良心,非常深度。

看完之後我找到了非常多“契合”的點,也舒緩了我一些疑慮,焦灼和不安。

其實最近有非常多的人,擺著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以佔領了道德高地的口吻,來質問我,嘲笑我。在整個過程當中我也有過,恐懼擔憂,敏感憤怒,但是我看完這個之後,我突然就覺得很安心。

在他身上我找到了非常多的思想契合點。天真,炙熱,也是他最打動我的地方。因為講真,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我在和朋友包括和家人日常相處的時候,他們經常會覺得我很奇怪。比如我已經是個母親了,但我同時,還是會為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喜歡的人去付出,去吶喊什麼的,比如我有時候非常的溫柔,但是有的時候又非常的剛烈和暴躁。我的很多朋友,他們不止一次的,表達過自己的好奇也好,或者說嘲諷也好。反正他們覺得我很奇怪。

但我同時也覺得他們很奇怪。我一向都是覺得單面的人生,是一個很悲哀的事情。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是多面體。每一面應該都是兼容的,互不衝突的。

他最打動我的其實就是他的多面性,他的人生是可以區分的,成熟,並不影響天真。堅韌,也並不是跋扈,並不會影響純粹和溫柔。

其實就我自己的認知來說,這樣才是一個正常的狀態。我是媽媽,媽媽這個身份給我帶來滿足和愉悅。但是如果“我只是媽媽”那就很枯燥很悲哀。但是其實在我生活的環境裡,很多女性,都是這樣一個狀態,就是“我成為了媽媽之後,然後我就把我的全部的重心全部放在媽媽這個身份上面,我其他的身份就消失殆盡了,我甚至開始變得不是自己。”以此類推,很多其他的事情上也是這個樣子。我發現我身邊的很多人,他們的人生都是很單面的。

那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人他出現了,他告訴我“不是這樣的,我是明白你的,我是和你一樣的。”這種感覺真的太好了,好嗎?就感覺突然有一束光啊,倏地一下照了進來。

所以這就是我一直跟你們說,他的臉真的不是最打動我的那個地方啦[笑cry]美人很多,但是能找到內在契合點的美人,就很難得啊!這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

更何況,他比起我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的天真也好,炙熱也好,或者說浪漫也好,其實都完全比不上他啊!舉例子來說,就天真這一點而言,其實在我一貫的認知和我的生活環境之下,我覺得我已經夠天真或者說夠浪漫了,但是我,不會細膩到或者浪漫到說,我會去跟小動物,說對不起,我會給我的朋友做生日倒數,我不會跟一個紙片人說我要把他留給他心愛的人。

如果撇開天真浪漫這一面,另舉例子。那他最打動我的就是“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包括他說他是一個很吃狀態的人。包括他說喜歡啊,熱愛真的很重要。這些我都太贊同,並且太懂得了。因為這些真的都是我一貫的認知。但是在我遇見他之前,當我把我這些認知,說給我身旁的人聽的時候,我收到的大部分的反饋是,嘲笑,不解,“你是個怪物”。其實當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我是很絕望的,內心是很冷的。因為我覺得不被理解,完全說不通,非常無力。

另一方面,他是一個非常清醒,非常生活化的人。比如他說,自己從前一遍一遍的做方案,說他和父母之間的摩擦與矛盾。這其實都,非常自然非常生活化。包括他說自己沒有換微博號的問題。為什麼要換呢?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如果他真的完美的像街邊櫥窗裡的玩偶一樣,那我也不會那麼喜歡他。也不會在他身上找到認同感和契合點。

他依然是肖戰,我依然愛他


說白了,你喜歡一個人,不管喜歡的是誰,都不應該,完全去跟隨他的思想。因為你自己也是個人,首先得自己有腦子。如果那些不好的面,情緒化的東西,被你看到了,你都要去吸收,你明明知道不好,還要去吸收,去效仿,那這其實是你自己的問題。

而他也是一個人,藝人,其實不過是他的工作而已。在藝人這個身份之前,他首先是個人。既然是個人,就有自我表達情緒和觀點的權利。看一個人,如果不透過他長期的言論去看,而只是通過他情緒化的東西去作為“判定準則”,未免太狹隘和片面了些。

因為情緒化的東西,除了當事人以外,旁觀者是沒辦法知道整個過程的。而如果不知道整個過程,是沒有資格去批判別人的。“未知全貌,不予置評”其實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操守”。如果,每個人都做到這一點,無聊的是非真的會少很多。

很多人說,身為公眾人物,要做正向引導。但其實情緒化和正向引導是不矛盾的。

只要是人,就會有情緒化的時候,你我他都一樣。藝人的身份,不應該凌駕在“人”這個身份之上。

以偏蓋全,輕易就否定別人的一切,才是失智的行為。且,一個偶像對粉絲群體的引導力度,絕對不應該超過粉絲群體本身的家庭和學校對他們的引導力。

如果一個是非觀尚不明確的,種種觀念都尚未成熟,容易被帶節奏的青少年,只指望他的偶像給出正確的引導,那這其實是一個家庭的悲哀,也是為人師者的悲哀。因為說明在這個教育裡,父母和師長都是有缺失的。而家庭和師長都不好好教育,卻要給一個藝人扣“引導不當”“偶像失格”的鍋,那未免也太滑稽了些。因為師長父母,才是最有義務去教育和引導的人。

我之前一直說,他可以讓我安心。因為他有走出舒適區,打破既定自我的勇氣。這一點是我要學習的,我沒有的。

事發後我曾經想過以後,想過他的承受力,心疼過,也擔憂過,但是現在我完全不擔心這個方面了,他沒那麼脆弱的。他是一個“多面性極致”的人,溫柔是極致的,堅韌亦然。

他依然是肖戰,我依然愛他


我會等他回來,他依然是肖戰,我依然愛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