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貓爸》——社會教育問題的縮影

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明星動態早知道,娛樂事件有看法,盤點明星的神相似!


“教育是人類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 雅斯貝爾斯


教育,一個從古至今就十分敏感的話題。它是每個時代亙古不變的文化傳播手段,沒有教育、缺乏教育的國家必然不成大國。我們世世代代都為了培養更好的子女而費盡心機,恨不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急切的心境往往會令人迷失自我,《虎媽貓爸》這部影視劇將教育中會發生的種種現象與處境給我們以電視劇的形式呈現了出來。

《虎媽貓爸》——社會教育問題的縮影

該劇講述了畢勝男和羅素本是一對幸福小夫妻,隨著孩子教育中的難題的接踵而至,兩人教育觀念的分歧成了導火索,引發了家庭矛盾、情感衝突等一系的故事。這裡,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劇裡討論了哪些重點問題以及它們帶給我們現在的教育意義——


NO.1當今孩子所面臨的的處境


當今社會在教育孩子方面所發出的聲音形形色色——當孩子讀完幼兒園時,家長們都在沉思:“到底該給予孩子哪種方式的教育?到底應該西方式放養,還是中國傳統的家庭式教育?”


這是每個家長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每種教育方式都側面影響了孩子的未來。而當今的孩子所面臨的處境就在於這種抉擇,家長們對於教育方式的迷茫所帶給孩子的也是相應的迷茫。

《虎媽貓爸》——社會教育問題的縮影

劇中的畢勝男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用心地為孩子的未來做出努力與嘗試。她對孩子的教育並沒有足夠的重視,但好在當她發現孩子的問題時,就及時採取措施。


在如此迷茫的環境下,畢勝男能夠認識到並承認自己孩子的不足,為了孩子而放下光鮮的事業做全職媽媽,細心地觀察身邊的各種教育理念和方法,虛心地向他人學習。這同樣是每個家長所應該具備的品質。

《虎媽貓爸》——社會教育問題的縮影

對孩子的教育,在每一個家庭裡這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教育從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身為父母,從自己孕育小生命開始,就應當學習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為孩子的未來設想。如果真的有所謂的起跑線,相信絕不是簡單的提前學習,而在於一對合格的父母灌輸給孩子的思想。


父母對孩子教育負責的同時,也要集眾家之所長來開發屬於自己的教育之路,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若沒有清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則難免會迷失在社會教育的洪流中,最終耽誤的不過是自己孩子的一生,自己卻無能為力,只能抱頭痛哭。


NO.2中西方教育體制的相互碰撞


“幾乎所有人都對自己的“虎媽貓爸”和中國教育的“狠” 持有感激,雖然對具體一些方式方法有所不認同,認為有可改善,但是無一例外地反對所謂“快樂教育”。”


這句話是在《虎媽貓爸》熱映時一位在美華人說的。無論從當時還是現在,這句話無疑將“虎媽”與“貓爸”之間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凸顯得淋漓盡致。同時這也說明了中西方教育體制之間所發生的摩擦。

《虎媽貓爸》——社會教育問題的縮影

看到這,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什麼是中式教育體制,什麼是西方教育體制?


所謂中式教育,就是指以棒喝教育為主的的極端家庭教育。父母對孩子的體罰,謾罵變成了孩子的學習動力,以達成父母本身所設想的那種模樣。不考慮孩子本身的想法,造成孩子心理的扭曲和不平衡。可父母卻還常常美名曰:“嚴師出高徒”。

《虎媽貓爸》——社會教育問題的縮影

劇中的“虎媽”畢勝男一開始就是採取這種“理想化”的極端教育,不管自己女兒有哪些想法,總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女兒身上。在女兒的眼裡,她就是一個嚴厲到“變態”的母親。


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像劇中的孩子羅茜茜那麼抗壓,所以這種極端教育方法往往容易把孩子逼上“絕路”。與中式極端家庭教育不同的是,西方教育則注重於孩子本身興趣的培養,也就是所謂的民主式教育。劇中的“貓爸”羅素,他從不會給孩子心理上的壓力,更多的是給予孩子鼓勵,給孩子足夠的休息空間,肯讓孩子打遊戲,打心底為自己孩子感到驕傲。

《虎媽貓爸》——社會教育問題的縮影

劇中這對小夫妻對於孩子的教育所持觀念的不同,恰恰就是中西方教育體制之間的碰撞——


夫妻雙方,各執己見。但都是為了孩子能夠成材,可“虎媽”畢勝男對教育孩子所採取的方式卻太過極端,不可說無用。但更多的會給孩子造成無法磨滅的心靈創傷。反觀之“貓爸”羅素給予孩子更多的快樂成長空間,讓她自己領會到學習和生活的樂趣。二者對比之下,顯然“貓爸”羅素的教育方式更為合理。

《虎媽貓爸》——社會教育問題的縮影

教育因人而異,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不能盲目的與他人攀比,同時也不要拘泥於傳統的教育模式,更不能照搬西方理論,要真正做到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有的放矢地發展孩子。


《虎媽貓爸》中,畢勝男在意識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時,盲目地為其擇校,幫助女兒茜茜進行那所謂的學習。同時畢勝男的父親一味灌輸“畢生決”,差點也貽誤了外孫女。由此可以說明,對於孩子的教育也要講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真理。劇集後面畢勝男也明白了這個道理,開始和“貓爸”一起教育孩子。


NO.3老人到底該如何正確給予孩子關愛


現在越來越多夫妻因為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帶小孩,老人帶小孩便成了常態。可但凡老人帶孩子隨之而來的便是各類問題。當老人們給予孩子關愛時,溺愛往往只在一瞬之間。過分的關愛和保護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思想以及任性、冷漠等不良個性。

《虎媽貓爸》——社會教育問題的縮影

在劇中,“虎媽”和“貓爸”雙方的爺爺輩在對於他們孫女的的教育上採取了不同的措施,一方將羅茜茜寵溺成“公主”,另一方卻認為“嚴厲棍棒最育人”。這兩種極端教育在現在看來都不被允許。


其實,任何一種教育都不能走極端。我們應該瞭解孩子、尊重孩子,真正在孩子需要愛的時候被愛。

過度寵溺有害,而不管不顧同樣會造成傷害。無論是老人也好,年輕父母也罷,都應該運用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才會使孩子感受到真正的愛,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虎媽貓爸》——社會教育問題的縮影

結語


《虎媽貓爸》作為中國當代教育題材電視劇的第一響,儘管已經過去了四五年,但對於現在的我們教育自己的子女仍極具借鑑意義。


在我看來,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無異於是和孩子做朋友,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世界,父母與孩子之間平等相處,寓教於樂。


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明星動態早知道,娛樂事件有看法,盤點明星的神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