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美】新疆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 並肩作戰,直到勝利的那一天


【你有多美】新疆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 並肩作戰,直到勝利的那一天


對於新疆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來說,馳援湖北最初的日子是艱難的。一方面,新冠肺炎剛剛發生,人們的認知存在侷限性,救治工作猶如摸著石頭過河;另一方面,“降低病死率”時間緊、任務重,還要確保醫護人員不被感染,加之飲食不習慣、防護物資匱乏等等,醫療隊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1月30日晚,由於大批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轉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下稱東院),作為首支外省醫療隊,新疆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連夜進入東院,與東院醫護人員混編,共同負責17個病區的患者救治工作。

“東院的醫護人員發揮熟悉環境、流程、人員和物資等優勢,我們發揮專業特長、注入新生力量,從相互獨立到默契配合,兩個團隊的深度融合為患者的後續治療奠定了良好基礎。”新疆支援湖北醫療隊總領隊、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藥管理處處長曹玉景說。

東院接收的患者大多是重症、危重症患者,普通病區接診的是重症患者,ICU和CCU接診的是危重症患者。起初病人較多,普通病區也有不少危重症患者,有的有基礎病,有的肝腎功能不全,合併肺部細菌感染,他們的病情變化快,需要醫護人員24小時守著,密切關注其各項生命體徵,在標準化治療方案下實施個體化治療尤為重要。

2月4日,患者張榮(化名)的動脈血氧飽和度突然掉到68%。醫療隊隊員、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救·創傷中心急診內科主任楊建中與東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周晨亮當即決定對其進行氣管插管。防護鏡全是霧氣、張榮口腔的積痰很多,楊建中憑手感和經驗“盲插”成功,張榮的血氧飽和度回到90%以上。

為摘掉張榮的呼吸機,經反覆討論,醫護人員對其進行俯臥位通氣。不料,2月20日,張榮的血氧飽和度又突然降到了60%,楊建中和東院“氣切小分隊”一起,切開了他的氣管,張榮再一次轉危為安。

“患者的管理很重要。從診斷、治療到護理、康復、心理干預,每個環節都要做細才能使效益最大化。”醫療隊常務副領隊、新疆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院長王喜豔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個危重症患者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新疆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和東院醫護人員的並肩努力,為後續兄弟醫療隊進駐醫院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集中優勢兵力打贏防疫殲滅戰積累了經驗,贏得了時間。

新疆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與東院重症團隊協作實施的“人工肺ECMO”技術成功應用到了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氣管插管、中心靜脈置管、機械通氣……東院的危重症患者救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與此同時,醫療隊積極聯合不同的專家資源,參與東院聯合診治專家組,將疑難病例提交進行充分討論後製定診療方案;利用網絡平臺與復旦大學中山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了“三地四方”遠程會診。不同的診療模式和綜合治療,多學科診療為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更為精準、精細、精確的治療。

近日,新疆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疫情還沒有結束,我們會繼續和各兄弟醫療隊並肩作戰,直到勝利的那一天!”曹玉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