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抗疫而塑——吳為山


為抗疫而塑——吳為山

吳為山 使命 雕塑 2020年

關於新冠肺炎的抗疫作品我們已經從各個渠道見識了不少,但大都以平面二維的作品為主,雕塑作品因其專業性強,創作的難度和製作的場地、週期等原因,對業餘藝術愛好者有一定的門檻,也並不太適合短期內就需要展示的應急性藝術創作需求。而圍繞一個主題批量地形成一個展覽級規模更是難得,中國美術館國家主題美術創作組正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吳為山館長的主導下,組織來自全國各地的一批從事雕塑藝術的骨幹,通過不一樣的視角,對疫情中感人的故事和瞬間進行藝術轉化,並賦予其莊嚴和正能量的內涵。

  在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以及各行各業的幹部、群眾以團結奮鬥、不畏艱難的力量,與看不見的“敵人”展開殊死戰鬥。他們以擔當、責任、使命、信念、堅強、果敢、熱忱、無私……譜寫了莊嚴、宏亮的生命之歌,自塑了一尊尊令人感動、受人尊敬的光輝形象,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全國美術家們積極響應而投身創作,全國美術館界也及時行動起來共同為弘揚抗疫精神、獲得戰爭勝利而努力,中國美術館國家主題美術創作組迅速組織藝術家展開抗疫題材創作,“為抗疫而塑——中國美術館國家主題美術創作組作品選登”是向觀眾呈現的第一批成果。

  此次選登的雕塑作品,全部聚焦抗疫現實,凝練地記錄了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戰士們”的大無畏精神,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感人故事和崇高精神,塑造出一個個具有鮮明“在場感”和“當下感”的形象。

  這批作品採取頭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的形式,在視覺呈現上各具風格、各顯神采,以敏銳性、鮮明性、現實性和精神性相結合,不僅以高度濃縮的形象歌頌了眾志成城的抗疫精神,對他人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的大局意識,還具體表現了不顧高齡、救助危難的鐘南山院士;在拯救生命中具有神聖使命感的青年軍醫;齊心戰“疫”的“90後”醫護夫妻;星夜建設的火神山建設者;不辭勞苦的快遞小哥;以行動為武漢加油的教師志願者;為保障醫務工作者迅速到崗而風雨無阻的志願者司機;步伐堅毅的火神山醫院民警;全身心投入研究病毒的醫學人員;社區工作者和志願駐守社區網絡的義工;記錄下一個個動人心絃場景的新聞工作者;身著防護服、只能坐在椅子上睡覺的醫護人員;進入危險搶救現場的老醫生;剪掉秀髮的年輕女護士;長期戴防護口罩致使臉上出現疤痕的白衣天使;在一線傳遞愛心物資的醫護人員;醫護工作者最美的微笑……藝術家們還撰寫了情真意切的創作感言,不但將“為抗疫而塑”引向藝術家心靈深處,而且帶給讀者無盡的思考。

  在充滿感召性、探索性的創作過程中,中國美術館國家主題美術創作組的雕塑家們深深為抗疫戰鬥中那一個個真實的、生活中的人物所感動,雖然從不同視角,以不同手法,用不同風格塑造了一個個不同形象,但是有一點相同,那就是他們均有一顆熱愛人民的赤子之心。

  雕塑,是立體的,是凝固的,在空間中的存在是本然的。歷史上有不少優秀的作品成為時代的象徵、精神的符號。其中許多成功的作品往往是在退遠一定的時空,對歷史進行反思、評價、判斷,反覆雕琢,繼而成為思想性與藝術性統一的藝術經典。當然,也有在短時間內創作的作品,其敏銳性與鮮明性,現實性與精神性相結合,使作品充滿藝術感染力。

  在這場正在進行時的“戰疫”中,我們需要吹響戰地號角,以鼓舞人們的鬥志。文藝是為人民畫像、為時代立碑的。這些當下創作的作品,反映了當下的情感,當下的期望,記錄了這非常時期的現實指標。也許這許許多多的作品,在未來的歷史中將匯成一件作品,即抗疫豐碑!它為歷史提供素材與文獻,為我們的精神史積累座標點,為藝術的發展創造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形象,為一篇宏大而深刻的史詩寫下詩行。

  奮鬥在抗疫一線的人們,在生與死的選擇與交接點上,用生命與情感,奮鬥與奉獻所譜成的壯歌,化為一座座雕塑,而這一座座雕塑也將連結成一座精神的萬里長城……

  在這一特殊時期,真正優秀的藝術創作將展現出深藏在每位中國人內心深處強大的精神力量,彰顯偉大的黨、偉大的民族精神、偉大的實踐中形成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以及這種制度引領下的全民族的人文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才能讓全世界感動,拉近全人類同呼吸、共命運的真情實感。

  全國政協常委

  中國美術館館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吳為山



為抗疫而塑——吳為山

殷小烽(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副主席) 2020、某月、某時…… 雕塑 2020年


為抗疫而塑——吳為山

王樹山 民族脊樑·國之泰山 雕塑 2020年


為抗疫而塑——吳為山

李迅 天使的唇印 雕塑 2020年


為抗疫而塑——吳為山

陳健 武漢加油——志願者華雨辰


為抗疫而塑——吳為山

李烜峰 守護者——火神山醫院警務室民警燕佔飛 雕塑 202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