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身上的優點可以學習,缺點也可以學習嗎?

第二十一篇《弟子規》信之五

別人身上的優點可以學習,缺點也可以學習嗎?

各位老鄉大家好,我是表哥。美好的一天又開始了。人,之所以能夠不斷完善自己,是因為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並且向他學習。那麼,怎樣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呢?別人的優點可以學習,那麼缺點呢?我們來看看《弟子規》是如何教導我們的: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別人身上的優點可以學習,缺點也可以學習嗎?

見到別人好的地方,應立刻下決心向他學習;縱然相差很遠,也要下定決心,慢慢的趕上。看到別人做的不好的地方,應當立刻反省自己,如果自己也有類似的缺點,就去改正,如果沒有,應當提醒自己不要犯類似的過錯。

別人身上的優點可以學習,缺點也可以學習嗎?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個人都有優秀的一面,每個人都可當自己的老師。我有個從小一起長大的鄰居,他有很多優點,做事認真、學識淵博,博古通今,而且每日早起鍛鍊身體,這是我值得學習的地方,我一直把他當做自己的榜樣,雖然我和他相差很大,我也會慢慢的向他看齊,慢慢的去趕上他。但是,他也有不好的一面,他用彈弓打鳥,也喜歡賭博。用彈弓打鳥合適嗎?賭博是對的嗎?當然這都是不對的,所以,我引以為戒,從不觸碰。

別人身上的優點可以學習,缺點也可以學習嗎?

每一位賢者都有許多優秀的地方,我們該去學習哪方面的呢?接下來《弟子規》告訴我們: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唯有品德、學問、才能、技藝,不如別人,應當自我激勵,下定決心奮發學習。如果是穿著飲食,不如別人,不要攀比和憂愁。

別人身上的優點可以學習,缺點也可以學習嗎?

當下,人們最難做到的一件事就是“虛心”,很多人從小生長在一個優越的家庭環境,在長輩百般寵愛中長大。“自我”“自以為是”這是對這些人最好的詮釋。農村家庭之間的矛盾很多原因也在於此,做弟弟的自以為是,認為自己了不起,就看不起自己的兄長;做子女的自以為是,感覺自己都是對的,就不會尊重父母。相互沒有做到自己的本分,才會導致矛盾的發生。他們善於發現並放大自己的長處,卻從未看到自身的不足,所以很難虛心的承認別人比自己優秀,認識不到自己的欠缺,怎能虛心向人請教?

別人身上的優點可以學習,缺點也可以學習嗎?

吃穿住行,飲食和衣服排在前兩位,可見其重要性。在古代,飲食和衣服是代表身份地位的,古代女子只有丈夫有功名的才可以穿紅色衣服鞋子,綾羅綢緞也是官宦人家才可以穿,普通人家是不可以穿的,只能穿粗布衣。我常常給孩子說:“咱家富裕嗎?你不要和別人比吃比穿,要比就比知識、比品德、比才藝。歷史上能讓咱們記住名字的都是因為什麼?絕對不是因為吃的好穿的漂亮才青史留名的吧?”

別人身上的優點可以學習,缺點也可以學習嗎?

給大家講一個《阮咸曬衣》的故事,西晉著名的文學家阮咸,幼時家貧,但他安貧若素,在有錢人面前泰然自若,一點也不自卑。古代有個習俗,每年的七月初七都要把自家的衣服全部拿出來在太陽下曬曬,俗稱‘曬箱底’。有許多要面子的窮人家要麼不曬,要麼挑選幾件好點的拿出來曬曬。阮咸卻非常坦然的把家裡的所有的破衣服都拿出來曬,別人都跑來看,他很淡然,滿不在乎,“我不和你們比衣服,我和你們比才華。”於是《阮咸曬衣》的故事流傳千古。

別人身上的優點可以學習,缺點也可以學習嗎?

所以,表哥奉勸大家,不因自己富貴就目中無人,自己有天大的成就,也要尊重師長,孝敬父母;也不因自己貧窮就感覺自卑,重要的是你是否通過努力擁有了德學、才藝?通過學習你的能力不斷提高,不斷完善自我,貧窮也是短暫的。

人人都喜好被表揚讚美,卻討厭批評指責,我們該如何面對別人的批評和讚美呢?請接著與表哥接著討論《弟子規》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