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口罩日產過億隻,為什麼還買不到口罩?

目前全國已3000多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等公共衛生產品。中國知名的電動汽車品牌比亞迪生產的口罩已於2月17日出廠,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通用五菱)宣佈,聯合供應商通過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生產線建成後,口罩日產量將達170萬個。現在做手機的、做汽車的、做空調的,做西裝的,做衛生巾紙尿褲的、做太陽能的企業都轉產口罩。

全國口罩日產過億隻,為什麼還買不到口罩?

各地開足馬力,不光是福建,包括廣東、浙江等地也在全力擴大口罩、防護服的生產規模。在廣東,復產、增產、轉產,廣東口罩生產企業正全力奮戰,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防護物資保障。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口罩的問題確實是一個相對較大的問題。 畢竟,沒有口罩沒有外出就不能返回工作的人們,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此外,購買口罩的困難與一些商人惡意囤積口罩並以高價出售它們有關。 我們普通人買不到,但他們仍然以高價出售,發國難財可恥!

為什麼還買不到口罩?

每天都生產超過1億隻了,為什麼口罩還是難買到?

首先1億隻聽起來不少,但實際上和中國目前所需的口罩數量相比依然不算多。

口罩除了加工流程,還需要消毒處理時間,更需要流通和物流配合。每隻口罩在生產線上的加工時間只需半秒就能完成。醫用口罩必須遵守國家規定在高限級別的無塵無菌車間生產, 每批次的產品上市前要在滅菌間內存放14天,生產成本高出許多,產量無法滿足時下市場的需求。而且口罩銷售到市場,需要一條完整的鏈條支撐,流通和物流的配合也很重要。


全國口罩日產過億隻,為什麼還買不到口罩?

優先保障防疫一線人員和公司自用的需要。一方面,已經生產出來口罩要優先保障一線醫護人員需要。另一方面,那些為了保障恢復生產創造條件才轉產口罩的企業,短期內不會對社會大規模供貨,因此普通消費者買不到這部分產品。例如比亞迪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線2月17日即可量產出貨,2月底產能將達到日均500萬,屆時還將實現部分N95口罩產能。但是公司表示,會優先考慮社會疫情需求、自用、上游供應商等,目前,還不接受外部訂單。但是,這部分生產也非常有價值,因為企業生產的口罩可以保障內部員工和供應商員工的需要。這樣,整個社會對口罩的需求就減少了,口罩的供求緊張也會因此得到緩解。這讓人想起北京霧霾天網民自我打氣的一句話:彆著急,風已經到張家口了!


全國口罩日產過億隻,為什麼還買不到口罩?

你現在買到口罩了嗎?如果沒有,或還需耐心等一等。相信很快會得到解決的。比較我國是製造業大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