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酒、萬樹花、待君來!遷安赤子詠家鄉!

註釋


1、擂鼓臺,遷安地名,遷安市西北部的大崔莊鎮西行4公里有一村名叫擂鼓臺。相傳,在遠古時期這裡被軒轅黃帝看中是一塊風水寶地。黃帝與蚩尤連年征戰,互有勝負。黃帝為了打敗蚩尤,在一次戰前,選中擂鼓臺這個地方作為戰場,預先讓他手下的常先用夔皮製了一面大鼓。以擊鼓助戰,聲聞百里,憑大鼓聲威調集軍馬,把來犯的蚩尤大軍打得大敗而逃。

一壺酒、萬樹花、待君來!遷安赤子詠家鄉!

2、洗甲河,遷安地名。唐太宗於貞觀十九年(645年)、二十一年(647年)兩次東征高麗,途經遷安,在遷安市域的古老土地上留下了很多故事,至今流傳。遷安有洗甲河、曬甲營、曬甲山、扣甲莊、披甲窩、換甲套等多地名與此有關,以甲賜村名,可謂是對有功鄉里的最高殊榮、萬世榮耀。

3、貫頭山,遷安地名,遷安市大五里鄉貫頭山村位於大五里鄉西2.5公里處,周圍群山環繞,東南有沙河流過,山青水秀,村南有遷安市貫頭山酒廠,好山好水釀好酒,酒廠傳承傳統工藝,用心釀製貫頭山系列白酒,受到人們的喜愛,被國家文化部詩酒文化協會和國家商務部分別認定為“中華文化名酒”和“中華老字號”產品。貫頭山釀酒技藝被河北省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壺酒、萬樹花、待君來!遷安赤子詠家鄉!

4、采薇,一者,與遷安歷史先賢伯夷叔齊“采薇而食”有關。伯夷叔齊是古代中華仁人志士誠信禮讓、忠於祖國、抱節守志、清正廉明的典範,歷來被人稱頌,在司馬遷的《史記》中被列為傳記首位。《史記·伯夷列傳》記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二者,采薇源自《詩經》名篇,《詩經·小雅·采薇》,詩中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昔我往以,楊柳依依”等名句。


一壺酒、萬樹花、待君來!遷安赤子詠家鄉!

一壺酒、萬樹花、待君來!遷安赤子詠家鄉!

驚 蟄


昨夜蟲聲透窗紗

今朝早起覓新芽


可憐草小難破土

輕拂雪泥似見花


常嘆路人痴盼春

不識春在你腳下


勸君惜看春來前

大地深處氣自華

一壺酒、萬樹花、待君來!遷安赤子詠家鄉!

一壺酒、萬樹花、待君來!遷安赤子詠家鄉!

一壺酒、萬樹花、待君來!遷安赤子詠家鄉!

萬學忠,遷安建昌營人,遷安一中1987屆畢業生。文學、法學雙學士,現任法制網總裁。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獲得者。


誦者簡介

一壺酒、萬樹花、待君來!遷安赤子詠家鄉!

早春韻律(秋風),早春韻律朗誦協會名譽主席,早春韻律之聲微刊主編。自幼酷愛朗誦,誦讀風格真實為本,以情帶聲,朗誦作品深受聽者喜愛。

來源|水城有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