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氣溫首次超過20℃,是否會加速南極融化,釋放遠古病毒?

據報道,今年2月9日,南極半島附近西摩島的最高溫度為20.75℃,南極氣溫首次超過20℃。

南極的高溫從近期發生的幾個事件來說:

人類人口的急增和人類生產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氣體加劇了溫室效應,100年前全世界人口約為15億,而如今世界人口已超過70億,汽車排放的尾氣等人類生活所釋放的溫室氣體在逐年增加。


南極氣溫首次超過20℃,是否會加速南極融化,釋放遠古病毒?


南極氣溫首次超過20℃,是否會加速南極融化,釋放遠古病毒?

亞馬孫雨林佔地550萬平方公里。雨林橫越了9個國家,佔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1/5,是全球最大、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又給全人類製造超過20%的氧氣。

截至當地時間2019年8月24日,亞馬孫地區森林大火已持續燃燒了18天,目前大火已造成至少80萬公頃的森林被毀。


南極氣溫首次超過20℃,是否會加速南極融化,釋放遠古病毒?

南極氣溫首次超過20℃,是否會加速南極融化,釋放遠古病毒?

2019年9月的一場澳大利亞山火,愈燒愈烈。截至當地時間2020年1月7日,林火已造成逾800公頃土地被燒燬,面積幾乎相當於一個奧地利,而到1月19日,被林火燒燬的面積,已經相當於三分之一個德國的面積。

南極氣溫首次超過20℃,是否會加速南極融化,釋放遠古病毒?

上述的事件的發生有可能是導致南極氣溫再創新高的原因,而南極溫度的升高會帶來什麼影響?

2013年,埃克斯馬賽大學的兩位微生物學教授Jean-Michel Claverie和Chantal Abergel在俄羅斯的永久凍土中發現了已經存活3萬年的最大病毒體,與現在的病毒不太一樣,幸運的是它不會感染動物和人類。

2016年8月,異常高溫解凍了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一頭死於炭疽的馴鹿屍體被暴露出來,隨後,西伯利亞地區炭疽桿菌死灰復燃,引發大範圍馴鹿和人感染。

南極的高溫使南極的永凍層融化,可能會導致封凍在冰層的遠古病毒釋放。


南極氣溫首次超過20℃,是否會加速南極融化,釋放遠古病毒?

目前二氧化碳是全球的主要溫室氣體,甲烷只百分之二左右,但甲烷造成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倍。

經科學研究證實,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凍土帶和海底釋放巨量甲烷,隨著甲烷的大量釋放會反過來導致全球變暖加速南極冰層的融化,南極冰架的冰墜入海洋形成冰山,會導致海平面的上升。


南極氣溫首次超過20℃,是否會加速南極融化,釋放遠古病毒?

南極冰蓋覆蓋面積達1398萬平方公里,平均厚度在2000—2500米之間,最厚的有4800米,總體積達2450萬立方公里。

如果南極冰川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60米,南極的企鵝、海豹,北極的北極熊都將滅絕,許多沿海城市及國家也將會消失在地球上。


南極氣溫首次超過20℃,是否會加速南極融化,釋放遠古病毒?

請保護環境,愛護地球。

1985年英國南極考察隊在南緯60°地區觀測發現臭氧層空洞,引起世界各國極大關注,臭氧層可以吸收大部分大陽紫外線的輻射,臭氧層空洞的形成不僅會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還會破壞生態。

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像下圖所示,好在1987年各國簽訂了《蒙特利爾協議》禁止使用像氟氯碳等破壞臭氧層的化學品,現臭氧層空洞在慢慢縮小,預計本世紀末會恢復正常。


南極氣溫首次超過20℃,是否會加速南極融化,釋放遠古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