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賽博朋克電影的覺醒意識

賽博朋克的熒幕鼻祖

《銀翼殺手》:賽博朋克電影的覺醒意識

地球發生核戰爭之後,世界處於長期的黑夜之中

影片《銀翼殺手》是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作品,第5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提名)和最佳藝術指導(提名)。這部電影於1982年基於菲利普•K.迪克的科幻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拍攝,講述的是銀翼殺手迪克追殺仿生人卻被仿生人所觸動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核戰後地球再不適合人類居住、動物瀕臨滅絕、仿生成為人類主題的世界,電影用高科技(high tech)和頹廢生活(low life)衝突對比展現了賽博朋克藝術,被尊為賽博朋克的熒屏鼻祖。

原著小說作家,菲利普·迪克,是美國最早一批嚴肅科幻小說作家,其作品展示出深度的人性和社會思考,以其名字命名的菲利普•K.迪克獎是美國科幻界的主要獎項之一。

我們先來簡單看一下影片的背景情節:二十一世紀初,泰勒公司連鎖生產複製人,用於從事奴隸的勞動、危險的探險工作及其他星球的殖民任務上。外界殖民地連鎖六號戰鬥組複製人自我意識覺醒,發動血腥暴動逃回地球尋找造物主,地球宣佈複製人違法——必須處死。特勤小組——銀翼殺手受命偵查捕殺複製人。


《銀翼殺手》:賽博朋克電影的覺醒意識

核戰爭之後,動物大批量死去,最先死去的是貓頭鷹

銀翼殺手迪克是最優秀的捕獵者,在捕殺的過程中,他意識到複製人具有獨立意識和豐富的情感,迪克被此深深地觸動,還愛上了複製人瑞秋,並決心要保護她。影片最後,在瑞秋轉身的時候,一隻獨角獸摺紙掉落在地上,跟迪克夢裡見到的獨角獸一樣。

在向原著致敬的同時,影片給觀眾留下疑問。如果迪克是一個真實的人,他的夢境又怎麼可能被別人知道,但是如果迪克自己也是複製人,那麼複製人也會有夢嗎?如果複製人有自己的意識也有夢想,那麼他們算真正的人類嗎?

一部影片最精彩的是給人們提供多維度詮釋的可能性。本篇文章將從“賽博朋克風格”和“賽博朋克的覺醒意識”兩個方面來解讀該影片。

01 賽博朋克(Cyberpunk)的風格

《如何欣賞電影》一書指出,現代電影出現高度類型化,幾乎每部電影都屬於大家熟悉的某種類型,而每一種類型都有它的一套規則。

那麼賽博朋克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風格,又有一套什麼規則呢?

1 從國家意識層面看,賽博朋克(Cyber Punk)是無政府主義

由賽博和朋克兩個詞組成,賽博是(cybernetics)意思為控制。朋克源於搖滾(Punk Rock),成型於70年代中後期的英國與美國,以極端和憤怒的態度表達對政府與主流文化的不滿,體現出強烈的“反強權精神”和“無政府主義,也構建出控制和反控制的二元關係

這一概念是構建賽博朋克背景的基礎。影片一開始展現了核爆炸的場面,整個世界都籠罩的一片黑暗之中,頂層社會精英生活在金字塔的頂端,底層人士混跡在鋼筋混凝土叢林的底端。核大戰,政府消失,龐大科技公司泰勒統領世界。被控制的複製人意識覺醒開始反控制行動,最後銀翼殺手迪克也開始違反規定,愛上了複製人,並協助複製人逃走。

2. 從世界的構建看,賽博朋克是虛擬和現實二元世界,也是上層與底層階級分化的寫照


《銀翼殺手》:賽博朋克電影的覺醒意識

底層到金字塔尖頂層的天梯

虛擬世界:用高科技打造精英人士活動的空間,在機械、幾何圖形、冷色中塑造高冷疏離的社會氛圍。用大遠景空特寫鏡頭為觀眾營造荒蕪的末日枯景。建築物的高大冷酷,渲染人類渺小的情緒,凸顯人在世界和科技面前的無力狀態。影片中泰瑞公司採用金字塔堆疊建築造型,儼然一座豪華復古的宮殿,復現奴隸社會皇家至尊之姿。

現實世界:用頹廢與破敗的環境呈現底層生活的喪文化空間。影片用霧氣繚繞的陰冷街道,絢麗奇譎的霓虹閃燈窮街陋巷等視覺元素來打造底層空間,呈現底層人士生活,儼然一座迷幻、雜亂無章的慾望都市。二元對比,構成強烈的視覺和心理衝擊,表達出對未來世界的悲觀情緒。

上層與下層之間要通過高聳入雲的電梯連接,這座電梯大有《聖經》中,人們為了通天而建立的九重塔的意味,進一步表明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與孤獨情緒。

《如何聊電影》一書指出相比於毀天滅地的爆炸,真正讓人震撼的其實是把虛幻與實景拍攝相結合,在銀幕上打造一個真實可信的世界。這樣的場景被摧毀時,效果才最為震撼人心。世界儘管一直處在崩塌、旋轉、傾斜、顛倒,依然能給人強烈的真實感。


《銀翼殺手》:賽博朋克電影的覺醒意識

金字塔建築,地球上唯一可以如此接近太陽的地方

3. 從文化的層面看,DIY技術濫用,個性化走向另一端,成為極致孤獨感

對DIY文化傳統理解是一種客制、改裝文化,被運用到服飾、塗繪、設計髮型等亞文化時尚中,又或者是在社會系統不支持供給的情況下自食其力。

但在賽博朋克的故事中,DIY文化是一種泯滅人心的觸目驚心和極致的孤獨感。地球核戰爭,生物滅絕,脫離生態系統的人,倍感孤獨。人們利用基金技術,製造奴僕、警察外,基因博士還製造出具有生命的玩偶人,陪他消遣孤獨。

這種把仿生人當成定製產品的做法,也體現出影片的黑色幽默。在看到奇形怪狀的玩偶人時,一邊嘲笑他們怪誕的造型,一邊感受強烈的心理撞擊。DIY文化成了當時社會扭曲心理的寫照,進而表達出一種對未來科技的悲觀情緒


《銀翼殺手》:賽博朋克電影的覺醒意識

基因博士的生物玩偶


哲學家普羅提諾說:“人類處於神與禽獸之間,時而傾向一類,時而傾向另一類;有些人日益神聖,有些人變成野獸”。那些處於社會底層被壓迫的人,終究是會覺醒,這也是影片要表達的主題之一。

02 《銀翼殺手》運用象徵符號表達覺醒

《電影意志》提到,電影的一個功能在於揭發主體性被貶低的事實,發出一種警告,一種促進自我覺醒的呼籲。《銀翼殺手》就是這樣一部充滿覺醒意識、呼籲喚醒麻木靈魂的作品,影片中大量運用了意識覺醒的符號。

1. 水符號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之源。他發現古代的神話中都有提到水的概念。古巴比倫的神話說天地的生父和生母在水中混合生出了天地。古埃及神話說,造物者從水的深淵把天地的一切生出來。古希臘的神話也談到,大地母親和天神合作生出了12位巨人,第一位就是海洋神。

在影片中,底層世界一直都是陰雨綿綿,而底層世界也是複製人制造之地。最後複製人死亡的那一刻,眼淚混濁在雨中,複製人的死亡時刻到了,但是迪克對複製人的同情卻覺醒了。雨在營造頹廢氣氛,也在預示生命的輪迴,意識的覺醒。

《銀翼殺手》:賽博朋克電影的覺醒意識

與蛇共舞的複製人

2. 蛇符號

《未來簡史》提到“在大多數閃族語言裡,“Eve”(夏娃)這個詞的意思就是“蛇”,甚至是“母蛇”。《聖經》裡也有記載,撒旦化生成蛇,教唆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然後被上帝發現逐出伊甸園的故事。

蛇在許多故事裡都是一種有特殊神力的物種,它不是一種令人恐懼之物,反而是與心智萌芽相關聯的神召。複製人PARIS覺醒之後,回到地球生活在底層世界,在夜店與蛇一起裸舞為生,她的脖子上也刻了蛇形圖案。

3. 眼睛符號


《銀翼殺手》:賽博朋克電影的覺醒意識

虹膜無法收縮但見過宇宙最美的光的眼睛

在格式塔心理學家看來,知覺到的東西要大於眼睛見到的東西;任何一種經驗的現象,其中的每一成分都牽連到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為它與其他部分具有關係。

整部劇從始至終都在強調,直覺被眼睛矇蔽的事情。影片一開始就出現了一直藍色的大眼睛,而複製人眼睛是否有收縮反應是他們是否有同情心的唯一標準。人類看不見覆制人對同類的關懷,對生命短暫的恐懼,對萬事萬物的豐富情緒,只管他們眼睛是否收縮。複製人在回到地球之後第一個找的人就是眼睛的製造者,為什麼虹膜不能有原始的收縮反應。

最後,ROY死去的那一幕,也把整個劇情推向了高潮,他的眼睛雖然不能收縮,但是

“我曾見過人類無法想象的美,我曾見太空戰艦在獵戶星座旁熊熊燃燒,注視萬丈光芒在天國之門的黑暗裡閃耀,而所有過往都將消失於時間,如同淚水消失在雨中……死亡的時間,到了

這一段也成了後人所尊崇的經典自白,展現了複製人已經展現出非凡覺醒意識的同時,也反映出人類自詡智仁的自以為是。

除了覺醒符號之外,影片也表達了社會階級層面的覺醒,回應賽博朋克反控制的主題。

《銀翼殺手》:賽博朋克電影的覺醒意識

ROY死去的最後一秒

03 賽博朋克人本主義的兩重覺醒

1. 底層人士的階級覺醒

《藝術傳播》一篇文章指出:中產支撐的橄欖型的社會結構是社會秩序穩定的象徵,而反烏托邦世界裡中層階級被抽空,僅剩上層和底層的存在。

賽博世界抽離中間階層的二元階層,塑造一觸即發的社會矛盾。JF基因博士受核輻射影響,30歲身體看起來像50歲,智力雖然超群,但還是被歸為底層人類,無法移民,被困在陰暗的地下工廠製造複製人。

JF博士生活在無盡的孤獨之中,他看到複製人比真人還真,他們之間相互關心,相互愛護。JF博士意識到生而為人,似乎自己並不如複製人,也對複製人產生了同情心,帶著複製人去找居住在金字塔頂的泰勒。最後泰勒被複制人殺死,這也表明了底層人士的階級意識覺醒。

《銀翼殺手》:賽博朋克電影的覺醒意識

2. 複製人的意識覺醒

《什麼是後人本主義》指出:一九四六到一九五三年以格雷戈裡·貝特森等為代表的控制論(cybernetics),它以研究人類、動物和機器內部的控制與通信的一般規律為導向,人類或者智人不再被看作特殊的、優於其他動物或者機器的存在。

“人”不具有優越性、唯一性和特殊性,也是影片要表達的主題。在情感方面,人類變得冷漠,在身體方面,人類開始變得殘缺,在智力方面,複製人也在超過人類。

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中提到,人類之所以成為智人,經歷了兩個決定性時刻,第一個是人類發現獨立意識,第二個是人類發現自己有想象力。

影片中的仿真人也經歷了這兩個階段,他們意識到自己是奴隸,回到地球尋找造物者;他們擁有用想象力,有自己的情感,懂得去愛一個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也有無限的恐懼,面對生命,他們努力活著。

在科幻小說中,有各種後人文主義的討論,一種觀點認為人會升級成更高級的之人,脫離身體而存在,成為創造萬物的神。而賽博朋克更多地是把人類迴歸為自然界中的生物之一,與眾生平等和諧地相處。

結語:

《銀翼殺手》呈現給觀眾不僅僅是視覺盛宴,更像是放在人類面前的鏡子,讓人類審視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科技的關係。在科幻和恐怖元素中,對人之所以為人的主題進行了哲理性的思考。

一部1982年拍攝的影片,當時看來是科幻,而現在科幻已經在逐漸變成現實,5G技術的出現,生物科學的快速發展,人類向前探索的腳步已然無法阻擋從。但無論是在科學上還是在文化上,人類都必須堅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最後,如果這世上有什麼值得一直希冀,足以撼動星河,抵過星辰隕落,可以化解所有的矛盾和仇恨——那麼答案一定是愛與勇氣,而不是對峙和疏離。不管是在現代還是未來,眾生平等是人類永遠都不能放棄過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