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不敢買單!500強員工不能說的苦:底氣不足,副業來補

文章作者:俐雅 — 一個喜歡把生活寫進文字裡的中年人。

助教:林琳


老同學小君忽然在朋友圈做起了微商,我十分不解。

她在GE從事部門助理的工作,優越的環境,穩定的工資,不少人羨慕。

問其原因,我才發現:原來有的人,表面光鮮,內在卻沒有安全感,連參加同學聚會都缺乏底氣。

500強員工,服飾鞋帽,均要講究;注重品質,每年旅遊。體面的背後,是錢包的乾癟,工作3年,卡上居然沒有存款,更別提生活的安全感了。

大學同學們,有的在體制內,兩年就升了個小官;有的自主創業,早就買房買車。而在大公司裡競爭激烈,一個蘿蔔一個坑,升遷機會遙遙無期。這些年,愛好聚會的小君,已經漸漸淡出了圈子…

收入決定了底氣。面對無法突破的主業瓶頸,做副業,成了一種自救方法,拯救自己,更解脫焦慮。

然而,副業不能盲目開啟,身處穩定企業的員工,如何利用自身優勢,找到副業定位,我認為有五個關鍵要素。

聚會不敢買單!500強員工不能說的苦:底氣不足,副業來補

一、找到趨勢,精準發力

曉明是播音系畢業生,畢業後進入一家國內知名企業,做了HR。每年的年會主持都少不了她,播音主持能力得到持續提升。

於是,她開始關注行業趨勢。如今自媒體特別火,她藉助有聲微電臺,在線上做了一檔節目叫“曉明說”,專講職場青年的故事。堅持原創日更的她,1年後,公眾號粉絲突破2W,併成功接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單廣告。

副業的收入目前雖不算多,最重要的是,她藉助趨勢,結合自身情況精準發力,順利切入了合適的賽道。

互聯網時代,以人為中心的“社交新零售”模式,使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家公司,投入時間努力實踐,副業變現不再遙不可及。

對於趨勢的瞭解和賽道的選擇,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把握:

1. 用新聞發現潮流趨勢

新聞不僅能夠幫你捕獲大眾需求的走向,更能讓你洞悉人們的行為偏好。

第一類是門戶網站,如搜狐、網易、騰訊、新浪等,關注國際及國家新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經濟趨勢和市場走向;第二類是行業公眾號,類似36氪等,能獲得精準行業資訊。


聚會不敢買單!500強員工不能說的苦:底氣不足,副業來補

2. 學會用“關鍵詞”定位賽道

對“熱門詞”進行信息檢索,有助於發現商機。

使用熱門詞彙進行定向搜索,可以快速準確地發掘人們當下的痛點,再聯繫到自身的優勢上,我們就能更精準地找到合適自己的副業賽道。

3. 有意識地篩選朋友圈的信息

做好朋友圈標籤分類,僅關注有價值的朋友圈分享。

這樣既能跨越職業壁壘,瞭解重要信息,又能學習營銷技巧,學會向潛在用戶提供他們感興趣的內容。

二、釐清自己,有效升級

朋友翠姐,就職於一家國際連鎖品牌的教育公司,為了緩解家庭開銷的壓力,做副業成了她的迫切需求。

最近,她看中了一個項目,以做知識IP為名,同步銷售各類課程,日賺十萬的廣告,讓她心動不已。

果斷加入之後,她卻發現,由於時間和人脈資源的有限,她根本無力推廣,副業賺錢,反而變成了她的壓力。

別人的熊掌,到你碗裡也許就是砒霜。副業路上,最忌諱盲目跟風。

如何準確地進行自我現狀分析,推薦使用SWOT。它從四個維度入手,有效分析了我們所選的副業與自己是否契合。

1- S (strengths)優勢

分析自己的優勢,是我們確認副業賽道是否值得選擇的關鍵。

分析內容可從職業、專業背景等方面入手,還可擴展至人脈資源、經濟能力、時間與精力分配、行業經驗等維度。

2-W (weaknesses)劣勢

選擇賽道時,除了優點的羅列,劣勢的梳理也必不可少。

我們可以對標賽道要求和自身現狀,整理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如

超出能力範圍則應及時止損。

3-O (opportunities)機會

機會是我們能否從賽道中脫穎而出的關鍵,這個時代,最應抓住的機會是與平臺的合作。

副業的開啟,最難度過的階段其實是單打獨鬥,而平臺的合作會放大你的勢能。

4-T (threats)威脅

對於威脅的理解,我們可以看做是一種個人的“競品分析”。

對標所選賽道中,比你有明顯優勢的競爭者現狀,快速提煉出需要提升和改進的內容。

聚會不敢買單!500強員工不能說的苦:底氣不足,副業來補

三、持續行動,讓子彈飛

Coco是一家世界500強的HRM,由於一直沒有升遷機會,去年她利用業餘時間,做起了自由撰稿人。文筆不錯、實戰經驗豐富的她,副業之路開啟得十分順利。

但由於一開始稿酬很少,只能靠多勞多得,每天十分辛苦。咬牙堅持了18個月後,她成功接到了廣告文案的邀約,單篇文案的價格逐漸過萬。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必經之路。面對初出茅廬時的不順,以下四個方法能夠幫助你,在逆境中堅定自己:

1- 記錄成長軌跡

把每一次輸出,都當成對經驗的積累,記錄下時間、字數、心態的變化,不斷提醒自己,成長有據可依。

2- 切勿急功近利

捷徑未必能夠通向成功,急功近利往往容易將自己推入絕境。

很多人沒能在副業上賺到錢,不是因為賽道錯誤,而是沒能等到收穫成果就提前退場。

3- 對標榜樣人物

對標榜樣人物的成功故事,不僅是為了鼓勵自己,堅持下去。同時也是一種錨定目標的好方法,有的人能夠做到事半功倍,秘訣就是複製了榜樣的行為。

4- 持續發力

想要實現理想,就要學習蒸在鍋裡的螃蟹,懂得忍耐才會有翻紅的那一天。

要遵循目標,深度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內容,做好持續輸出。

聚會不敢買單!500強員工不能說的苦:底氣不足,副業來補

四、打造品牌,價值翻倍

老郭的副業是經營茶葉,但是店鋪的生意一直走下坡路,這讓他十分著急,在朋友的推薦下,年過半百的他開始學習抖音,每日發佈一些關於茶葉的小常識,沒想到一經推出,就收穫了不少點贊和關注。

沒過多久,“老郭”就成了鎮上小有名氣的人物,找他買茶的人,越來越多。老郭告訴我,前後境遇的區別就在於他打造了個人品牌。

品牌是區分商品價值的衡量標準,在穩定的企業裡工作,時間會將很多人變成一顆螺絲釘,忽略對個人品牌的經營。其實個人品牌的加持,才會帶給我們更多的機遇。

關於個人品牌的打造,如下的方法和建議,也許能幫助你少走彎路:

1- 在公開平臺持續輸出專業知識

打造個人品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公開寫作,持續輸出高質量的內容,獲得外界反饋,逐漸樹立專業形象;除此之外,短視頻也是一個處於風口的選擇,“短頻快”的輸出方式,能為你帶來更多的粉絲。

2- 建立一個與品牌相符的人設

有趣的人設是IP們被粉絲喜歡的原因,保持人設和品牌調性一致,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真實不浮誇。只要人設不倒,個人品牌效應就會隨著時間持續發力,最終為你帶來可觀的收入。

3- 找一個可依附的平臺

多平臺分發,單點突破,在一個能扶持自己的平臺重點發力,可以助力你實現個人品牌的落地。

4- 捨得銀子去升級圈子

要捨得投資自己,以最簡單的方式,與行業大咖們進行鏈接,為自己儲備充足的人脈資源。

五、良師助力,不走彎路

小李是一名斜槓青年,除了任職上市公司的市場經理外,她還是一個自媒體人。雖然熟知各種市場營銷的技巧,但自己的公眾號,寫了三年,卻一直收穫平平。

在朋友的推薦下,最近有幸鏈接到了圈內的資深老師。在名師的指點和幫助下,她不僅以最快的速度梳理了自己的方向,還整理出了最新的打法,平臺粉絲也由原來的200,飆升至8000,副業之路,朝著她理想的方向徐徐展開…

比爾·蓋茨曾說:一個人永遠不要靠自己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個人花每個人1%的力量

大企業中,其實不乏優秀的人才,但由於疏於維護人際關係網,脫離了本職工作的舒適區,就會感覺吃力。只有跟著專業的人學專業的事,才能更快完成自我升級。

尋找到同頻的人,鏈接到行業的大咖,我們才能獲取最及時、準確的資訊和方向。

參考《麥肯錫工作法》中對“良師”的定義,一個好的老師應當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1- 擁有獨立的人格

不人云亦云。擁有獨特思考的人適合作為良師。

2- 直覺敏銳、感性通透

純粹不含雜念的人非常適合作為良師。

這樣的人不容易受到他人因素和先入為主觀念的影響,能夠很快帶我們看到本質問題。

3- 絕對專業

專業性強的人,不僅能為我們解決疑問,還能在我們迷茫時,給與指點。

請專業的人,解決專業的問題。

聚會不敢買單!500強員工不能說的苦:底氣不足,副業來補

尾聲

曾經以為,進了500強,人生就好像進了保險箱。

卻不料,“圍城”裡的人早已蠢蠢欲動,積極尋找自己事業的第二春。活出底氣,成為了他們對理想不懈追求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