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 一線手記——等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回家

[正能量] 一線手記——等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回家

2020年3月2日六安世立醫院支援湖北隊員陳晉和她的團隊在武漢經開區體育館方艙醫院留影。


  “護士姐姐,你們是不是要走了?是不是要把我們合併到其他艙去啊?”,下午我忙裡偷閒正在給同事們拍照,這時艙裡一位年輕的女患者看見了,走到我身邊小心翼翼地問我。

 “護士姐姐,你們是不是要走了?是不是要把我們合併到其他艙去啊?”,下午我忙裡偷閒正在給同事們拍照,這時艙裡一位年輕的女患者看見了,走到我身邊小心翼翼地問我。

 “不是啊,怎麼了?”

  “哦,那就好,我看你們在拍照,以為你們要走了,不要丟下我們啊,我就想和你們在一起!”

  “哦,那就好,我看你們在拍照,以為你們要走了,不要丟下我們啊,我就想和你們在一起!”

 看見她滿臉的擔憂,我的心裡倏地一陣酸楚,眼眶溼潤了,我趕緊放下手機,拉著她的手,透過有點模糊的護目鏡,發現她的眼圈也紅了。

  “  不會的,我們會等你們康復,等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回家!”我微笑而又堅定地說著。

  “  不會的,我們會等你們康復,等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回家!”我微笑而又堅定地說著。


 一轉眼來方艙醫院已經二十多天了,這幾天痊癒出院的病人很多,從開始進艙時491名患者到今天只剩下166名患者,看見昔日熱鬧的大廳漸漸變得冷清,大家心裡都有一種莫名的惆悵,既希望他們早點康復離開醫院,卻又彼此不捨。在這二十多個日日夜夜裡,我們彼此關心、互相鼓勵,一起走過了終身難忘的艱難時光,那一幕幕真摯感人的場景,在我的腦海裡始終揮之不去......

  我們的醫療隊於2月12日凌晨2點,正式進入武漢經開區體育館方艙醫院。根據工作安排,我擔任護理第四組的護士長,管理六安、淮南和淮北三個隊共31名護士。作為一名護士長,我深感責任重大,因為我知道,此刻護士長的職責,不僅要帶領和管理好我的團隊、照顧好我們的病人,同時更要保護好我的每一個隊員,服務好她們;關心好她們,既然一起來到戰役前線,我就有責任帶她們一起安全回家!


 我們的醫療隊於2月12日凌晨2點,正式進入武漢經開區體育館方艙醫院。根據工作安排,我擔任護理第四組的護士長,管理六安、淮南和淮北三個隊共31名護士。作為一名護士長,我深感責任重大,因為我知道,此刻護士長的職責,不僅要帶領和管理好我的團隊、照顧好我們的病人,同時更要保護好我的每一個隊員,服務好她們;關心好她們,既然一起來到戰役前線,我就有責任帶她們一起安全回家!


 儘管通過前兩天的理論和操作培訓,大家都充分做好了各種準備,但身臨現場時依然還有各種突*況發生。

  記得第一次進艙,我仔細檢查好醫護人員防護用品的穿戴、再次強調操作規範要求以後,我們全副武裝、滿懷信心進入艙裡,待我分配工作任務時,一下子懵了,我們剛進來的護士和上一個班的護士站在一起,大家都穿著白色的防護服,像極了電影《超能陸戰隊》中的形象“大白”,我傻傻的分不清誰是誰!一時間我急得滿頭大汗。


 記得第一次進艙,我仔細檢查好醫護人員防護用品的穿戴、再次強調操作規範要求以後,我們全副武裝、滿懷信心進入艙裡,待我分配工作任務時,一下子懵了,我們剛進來的護士和上一個班的護士站在一起,大家都穿著白色的防護服,像極了電影《超能陸戰隊》中的形象“大白”,我傻傻的分不清誰是誰!一時間我急得滿頭大汗。


 經過一番緊張的安排和調整,第一次進艙總算安頓下來了,小夥伴們開始給病人測體溫、換口罩,倒水喂藥、觀察病情,而此時的我才感覺到穿在防護服裡面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浸溼透,為了防止再次出現意外,那天下夜班回到賓館以後,我顧不上疲勞立即把隊員逐一編號做好標記,並按照護士層級重新分了組,除了責任組,還安排了主班、外圍班、治療班及消毒班,同時儘可能地做好各種預案,從那以後, 所有的工作都變得有條不紊了。

  我們一共負責14個病區,工作任務比較多,每次上崗的時候,我們都儘可能事先做好準備,以求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交接班工作,畢竟上一班的老師已經很累了,我們希望她們儘快得到休息,另外,除了留守一位老師在艙外與我們對接,其他所有進艙的人都不能再出去了,一旦出去後再進來就會浪費一套防護用品,在這個防護物資萬分緊缺的非常時期,我們所有醫護人員在進艙前備好用品,進艙後也都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保證不再出艙。


 我們一共負責14個病區,工作任務比較多,每次上崗的時候,我們都儘可能事先做好準備,以求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交接班工作,畢竟上一班的老師已經很累了,我們希望她們儘快得到休息,另外,除了留守一位老師在艙外與我們對接,其他所有進艙的人都不能再出去了,一旦出去後再進來就會浪費一套防護用品,在這個防護物資萬分緊缺的非常時期,我們所有醫護人員在進艙前備好用品,進艙後也都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保證不再出艙。


 冷冰冰的病區裡,其實也有很多溫暖的故事。

  我們病區有個大哥,喜歡披著一件大衣,我們於是笑稱他為“大衣哥”,這位“大衣哥”雖然是個病人,但是性格特別開朗,愛說笑話,經常逗得大家很開心,讓緊張沉悶的病區充滿了歡聲笑語,當我們得知他愛人身患癌症併為此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的時候,我們一方面為“大衣哥”的愛情故事所感動,一方面通過各種途徑為他的愛人尋找最佳治療方案,同時,我們暗地裡還策劃了為他捐款的活動。


 我們病區有個大哥,喜歡披著一件大衣,我們於是笑稱他為“大衣哥”,這位“大衣哥”雖然是個病人,但是性格特別開朗,愛說笑話,經常逗得大家很開心,讓緊張沉悶的病區充滿了歡聲笑語,當我們得知他愛人身患癌症併為此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的時候,我們一方面為“大衣哥”的愛情故事所感動,一方面通過各種途徑為他的愛人尋找最佳治療方案,同時,我們暗地裡還策劃了為他捐款的活動。


 當時,我們擔心他不接受捐款,於是就耍了個小伎倆,派一名護士故意找大衣哥借了60元錢,然後通過支付寶轉賬還他100+6000元,大衣哥開始不接受,在我們反覆勸說下,最後終於接受了這筆捐款。上週大衣哥康復出院,他含著淚緊緊握住我們手的場景,以及他這些天帶給我們的所有歡樂,還有那些讓我們笑著笑著卻想哭的段子,我相信,這些都將永遠地印刻在我的記憶裡。

  N區的有個12歲小男孩,一個人來住院,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因為他的媽媽被安排在另外一個艙裡救治,於是,小男孩鄰床的幾個阿姨,就自發地當起了臨時媽媽,細心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幫他洗衣看護,叮囑吃藥*,關心穿衣冷暖,而護士小姐姐們,則每天負責給他輔導作業,並鼓勵安慰他好好治病。其實,每當看到這個和我兒子差不多大的小男孩時,我都難掩強烈的思念之情,情不自禁地想起遠在家鄉的孩子,不知道在沒有母親日子裡,他會過得怎麼樣。


 N區的有個12歲小男孩,一個人來住院,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因為他的媽媽被安排在另外一個艙裡救治,於是,小男孩鄰床的幾個阿姨,就自發地當起了臨時媽媽,細心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幫他洗衣看護,叮囑吃藥*,關心穿衣冷暖,而護士小姐姐們,則每天負責給他輔導作業,並鼓勵安慰他好好治病。其實,每當看到這個和我兒子差不多大的小男孩時,我都難掩強烈的思念之情,情不自禁地想起遠在家鄉的孩子,不知道在沒有母親日子裡,他會過得怎麼樣。


 好在有姥姥、姥爺照顧,還有很多不知名的愛心人士也在無微不至地關懷,讓我的內心感到了極大的寬慰,繼而得以安心地工作,謝謝你們,有你們真好!

  方艙醫院的病人大都症狀比較輕,我們護士每天除了給他們日常護理、生命體徵監測、身體治療之外,還積極對他們進行心理干預,大家主動去和病人交朋友、拉家常,像親人一樣和藹可親、循循善誘,指導他們正確對待病情,努力消除他們的孤獨和恐懼,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經過不長時間的相處,護士們不僅成了病人的貼心姐妹,甚至成了他們的生活依靠。


 方艙醫院的病人大都症狀比較輕,我們護士每天除了給他們日常護理、生命體徵監測、身體治療之外,還積極對他們進行心理干預,大家主動去和病人交朋友、拉家常,像親人一樣和藹可親、循循善誘,指導他們正確對待病情,努力消除他們的孤獨和恐懼,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經過不長時間的相處,護士們不僅成了病人的貼心姐妹,甚至成了他們的生活依靠。


 有位女患者,由於住院倉促沒有帶貼身內衣,當她怯怯地告訴一位護士以後,這位護士二話不說,當即就決定把自己新買的衣服送給她,還有一些患者,每當缺少生活用品或是想吃水果時,我們的護士都會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用的、吃的帶給他們,大家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儘可能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當然,在我們給於他們信心和幫助的同時,他們也同樣用感恩、配合和關愛給予我們莫大的鼓舞,我們每次走到他們身邊,哪怕只是去看看他們、簡單問問情況,你都會聽到他們發自內心的說聲“謝謝”,更有一些熱心的病人,每到發物資和分餐時候,就會主動跑過來幫忙,分擔和減輕我們的工作任務,時常在夜裡,他們還會把自己的棉衣披在我們身上,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讓我們收穫的不僅是一種感動,更是一種溫暖。


 當然,在我們給於他們信心和幫助的同時,他們也同樣用感恩、配合和關愛給予我們莫大的鼓舞,我們每次走到他們身邊,哪怕只是去看看他們、簡單問問情況,你都會聽到他們發自內心的說聲“謝謝”,更有一些熱心的病人,每到發物資和分餐時候,就會主動跑過來幫忙,分擔和減輕我們的工作任務,時常在夜裡,他們還會把自己的棉衣披在我們身上,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讓我們收穫的不僅是一種感動,更是一種溫暖。


 “世界很大,幸福很小”,當無數個小幸福凝聚在一起,就是愛的熊熊烈火,有了它,就會照亮黑夜、溫暖寒冬。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雖然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有些猝不及防,但我們與患者建立起來的友誼卻彌足珍貴,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呵護好這份難得情感。

  這幾天工作量很大,除了常規的治療護理工作,還有大量出院病人的後續工作,終末消毒、資料錄入、信息核對,更主要的是安撫那些仍然不能出院的病人,當看到大批的人開始出艙,自己的核酸檢測仍不合格,這時的情緒最易變得焦躁,在這關鍵時刻,更要帶領好我的團隊,發揮最好的職業精神,以最專業的技術,度過這最難的時候。


 這幾天工作量很大,除了常規的治療護理工作,還有大量出院病人的後續工作,終末消毒、資料錄入、信息核對,更主要的是安撫那些仍然不能出院的病人,當看到大批的人開始出艙,自己的核酸檢測仍不合格,這時的情緒最易變得焦躁,在這關鍵時刻,更要帶領好我的團隊,發揮最好的職業精神,以最專業的技術,度過這最難的時候。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相信我,如約而至的不止是春天,一定還有健康平安的你和我,我們只需等待,等待山花爛漫;等待櫻花盛開,等到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回家!(六安世立醫院 陳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