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的幽默,“夸父逐日”

太陽這個玩意在5000多年前,簡直故意跟九黎氏族過不去。

在老家成都平原時,幾乎長年累月不出現一次,現在好不容易遷徙到涿鹿這個地方,卻又每日高懸,炙烤大地,連續播種幾次,禾苗都被曬蔫而死。

《山海經》裡說是黃帝請來了旱魃作法,才天下大旱。

姑且信他個大頭鬼。

天下大旱,的確讓以農耕為生的九黎氏族內憂外患。

內憂的是顆粒無收,吃不上飯,外患的是炎黃部族還來天天罵戰。

這天,被黃帝罵為“蚩尤”的九黎氏族大酋長,飢腸轆轆的出來,望著火辣辣的日頭,不禁淚流滿面,仰天長嘆:“太陽啊太陽,你個龜孫為什麼單單跟俺作對呢!你咋不死呢!”


5000年前的幽默,“夸父逐日”


5000年前的幽默,“夸父逐日”

這一罵不當緊,一語點醒了夢中人,旁邊躺在地上正捉蝨子的大漢,忽然跳將起來。

“頭,你不說我還想不到呢,既然是太陽跟咱們作對,那咱把太陽捉了不就ok了!”

這新奇而大膽的提議,一下把蚩尤弄得小鹿亂撞,豁然開朗,是啊,把這日頭捉了,放在屋裡,不但冬天可以取暖,夜晚可以照明,而且它再也不能危害農田了啊!一舉幾得啊!

但酋長畢竟是酋長,肯定有著高於常人的智商,他轉念一想,忽然又嘆氣道:“小父啊小父,你想法雖妙,但不切實際,看,這日頭高懸,不知其遙,沒有那麼長的梯子,想捉它豈不是比登天還難,唉!看你年輕,卻極其幼稚。”

小父抬頭看天,低頭嘆氣,但當他看到幾隻正在地上覓食的家雀兒,忽然又醍醐灌頂了。

“頭啊,你說我年輕可以,但說我幼稚,小父不服,君不見這翱翔之鳥,直上九天之時,望其興嘆,沒招,但當其倦飛覓食之時,不也落於樹枝草窩?同此一理,我觀察久已,這日頭每到黃昏,便失了力氣,搖搖落於那西山之坡,頭,你想,如果半夜時分,悄悄摸將過去,還不手到擒來!”

話不說不明,燈不跳不亮,酋長“蚩尤”一下又豁然開朗,一拍大腿,“妙哉,小父,高哉,小父,拯救黎民於水火,舍你其誰,事不宜遲,現在出發,山高水長,帶足乾糧,今夜捉了日頭,明早播種希望。”

刑天也想立功,請與同往,但小父不允,“殺雞焉用宰牛刀,留著你好與炎黃部落幹,再說,這日頭如盤,料也輕如卵石,以一己之力,即可輕鬆拿下,去人多了,浪費!”

帶足了乾糧,小父躊躇上路,意氣風發。


5000年前的幽默,“夸父逐日”

酋長及族人列隊相送,一起高唱,“風蕭蕭兮日頭毒,小父一去兮把它除。”

小父去捉日頭的消息傳到炎黃部落,眾人噗的都笑噴了。

九黎氏族從“蜀犬吠日”不見天日的地方遷來,不懂太陽,可炎黃族人,世代久居於此,當然知道這就是個笑話。

倉頡正在竹片上造字,當時就即興表演了一段快板。

“打竹板,響啪啪,別的事情咱不誇,誇一誇小父要把日頭拿,··········。”

眾人齊聲附和,“哎,誇一誇小父要把日頭拿!”

“夸父逐日”原來竟是這麼個“誇”,也太幽默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