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春天都在做什麼?賞花、吃魚、飲酒 還有一個在賴床!

右上角可以收藏分享哦~


踏春歸來,你是否也有些詩意盪漾在心頭?

來看看古人在春天都是怎麼打卡的吧!

古人春天都在做什麼?賞花、吃魚、飲酒  還有一個在賴床!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孟浩然《春曉》

“曉”是早晨的意思。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剛剛睡醒,你們猜,窗外枝頭啁啾的鳥兒是不是在衝他羞羞臉:“孟浩然大懶蟲,快快起床,不要辜負爛漫春光!”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唐)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遲日”即春日,語出《詩經》“春日遲遲”。意思是說:春天到了,白天也變長了,時間呢,好像也變慢了。詩人在寫這句詩的時候,賞著美景,沐浴著和煦的春風,呼吸著自然的花草香,這就是他的好時光。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雨姑娘可是最妙的小仙女了,她知道春天來了,萬物渴望生長,迫切需要雨水的滋潤,她就跟著春風在大家都睡著的時候悄悄地來了。這就是詩的後半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現在你知道為什麼詩人會拍手讚歎“好雨!好雨”了嗎?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唐)杜牧《江南春》

“郭”,城鎮。無論是水邊村寨,還是山麓小鎮,捂了一個冬天之後,在鶯飛燕舞的春天,終於人來人往,看,酒家的旗子早已高高掛起,隨風飄揚了。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好奇心是多麼可貴呀,你看這枝關不住的紅杏寶寶,美得天真可愛,給進不了園子的詩人帶來了莫大的安慰。(詩人本來專程來賞園子裡的春光的,可惜沒有遇到園子的主人。“不值”:沒有遇到。)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清)高鼎《村居》

這是一句快樂的詩。草兒正蓬勃地生長著,鶯兒快活地在空中飛舞,抖落一冬的黏糊。岸堤邊的楊柳就更不得了啦!她們舒展著長長的枝條輕拂著大地,那輕輕搖晃的樣子好像早已經沉醉在了春天。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志南《絕句》

“楊柳風”:古人浪漫,與花期同至的風稱為花信風。清明節尾的花信是柳花,或稱楊柳風。春天,萬物溫柔。雨是溫柔的,打在身上將溼未溼;風也是,輕輕拂過詩人的臉龐,帶著楊柳的清新氣息,溫柔得叫人忘記寒冷。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沒有主人的,桃花自由地享受春天,綻放出一簇簇美麗的、姿態各異的花朵,詩人瞧見卻為難了:“我是該喜歡深紅的這一朵,還是淺紅的這一朵呢?”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宋)朱熹《春日》

“等閒”:平常、輕易。“東風”,即春風,是春天的源頭。春風吹得遍地花開,萬紫千紅,誰都能看到春天已經來了。這是一首哲理詩,在這裡,詩人將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看作聖人之道,他陶冶其間,思索往來先哲的智慧,有如沐春風之感。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傍晚時分,春潮上漲,春雨淅瀝,水勢湍急,嚇得人全都躲起來啦!可仍有一隻閒閒的小舟,在無憂無慮地隨著水波漂浮晃盪。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唐)賀知章《詠柳》

“絛”:絲帶。這裡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春天嫩綠的柳葉裝點著柳樹,像碧玉一般美麗;遠遠看去,柳條輕垂,又像千萬條飄動的絲帶。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京城街道。我們說春雨滋潤、細膩,卻沒有人形容得比韓愈更恰當,在潤滑如酥的春雨的滋潤下,相信再過幾天,小草就能長得高高的啦。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唐)韓愈《晚春》

在詩人眼中楊花和榆莢還是天真頑童,她們不需要太多的才華和能力,春風一來,就姐姐妹妹鬧著玩,隨風起舞,化作春日的雪花。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張志和《漁歌子》

吃貨是沒辦法在春天安心賞風景的。不信你看,前半句小張同學還在拍照打卡,吟詩作對,“西塞山前白鷺飛——”,後半句就不由自主想到了好吃的,“嘿嘿,鱖魚肥美,清蒸還是紅燒?”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要命哦,春天怎麼能這麼美,花花紛繁,一路上眼花繚亂卻捨不得轉移目光。好在青草地才萌出新芽,將將沒過馬蹄,相信我的馬兒不會帶著我摔跤的。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你還在為春光雖美卻轉瞬即逝感到遺憾而足不出戶宅在家打遊戲嗎?看看人家白學霸,地理滿分,知道爬上山還有桃花可以賞,知行合一,還鍛鍊了身體。棒棒噠!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白居易《憶江南》

春天的時候,晨光映照的岸邊紅花,比熊熊的火焰還要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麼能叫人不去想它呢?我記憶中的江南。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劉方平《月夜》

晚上睡覺發現不用蓋兩床被子了,詩人才恍然大悟“天氣已經暖和起來了呀!”仔細一聽,蟲鳴聲也有了。隔著一層窗紗,詩人和自然萬物一起感受著春的溫度。


古人春天都在做什麼?賞花、吃魚、飲酒  還有一個在賴床!


怎麼樣,古人寫詩是不是一個比一個可愛?

等疫情結束,我們一起去田野上

盡情釋放

對春天、生活、生命的熱愛吧!


古人春天都在做什麼?賞花、吃魚、飲酒  還有一個在賴床!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你的轉發和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