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比亞迪是什麼看法?

陽哥講車


你好,我是傳說中的橘子,比亞迪這個品牌,以前的比亞迪時候價格低配置高,質量一般,口碑也一般,所以在很多人心裡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是不管是什麼企業,他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現在的比亞迪已經脫胎換骨了,現在外觀設計的很漂亮很時尚,內飾做工精細,車子駕駛起來也很有質感,現在是國內一線品牌了,從最低端一路走到今天,也很不容易,因為有實力才會走到今天,我們大家應該支持這種有實力的企業,現在的比亞迪已經不是以前的比亞迪,比亞迪加油,我支持你,相信你以後會越做越好








傳說中的橘子


反正是我的看法挺好的 現在14年比亞迪S6 公里十三萬公里 輪胎還是原車的 去年更換了正時皮帶 換了電瓶 油耗平均九個左右 平時保養200大洋 一萬多公里保養一次 上次保養一萬五公里 單人單車自駕遊新疆 西藏 今年準備東北三省邊境自駕遊 感覺車挺好的 就是車重2.0的有點肉 陪我安全的走過祖國的大江南北 山山水水 塞外邊疆 謝謝比亞迪 一直關注比亞迪唐二代 準備入手 支持國貨 支持比亞迪 中國加油











我喜歡單人單車自駕遊


我家有一輛比亞迪!對比亞迪感情很深!那個時候是初中因為媽媽買了比亞迪氣了好幾天,就問為啥不買同價位的捷達之類的!我媽說比亞迪配置高!那個車跑了十二萬公里!從沒出過任何問題。實在不知道說比亞迪質量不好的到底開過沒!


戰鬥民族探案


比亞迪一定是有技術、有乾貨的,但這個品牌之所以不太受“知識分子”的待見,主要是企業的宣傳態度有些激進。先說技術。

第一,在我國技術受政策導向。各家自主廠商都在研發PHEV,就是因為國家認定PHEV算新能源,HEV死活不算(TOYOTA淚目)。在這個大前提下,BYD走插電式混合動力的道路,一點也不為過。

比亞迪

第二,PHEV規避了HEV的種種限制和瓶頸。HEV方面,目前做得最好的當屬TOYOTA,800萬輛HEV車型跑在路上,15年的技術積累與完善。在HEV方面,豐田的以行星齒輪組為核心硬件機構、PCU為核心控制單元的混合動力系統體系已經相當完善了, 阿特金森發動機的熱效率也達到了驚人的40%。再者,TOYOTA捏住了自家技術核心的專利,對於其他車企,不是沒有能力複製,而是專利上不被允許,允許了也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追趕。很多時候,當競爭對手領先太多,越追越會耗死自己。因此,與豐田HEV結構大相徑庭的PHEV才是出路。我們可以打個比方,HEV就好比iOS——封閉而自high;相比之下PHEV就像Android——架構在那裡,各家都在做自己的ROM,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技術風格。有的更偏向於經濟性,想利用PHEV能插電的優勢追趕上豐田的HEV,例如榮威550 Plug-in;有的呢,則是更注重性能。比亞迪選擇了後者。需要說明的是,上汽的PHEV與比亞迪的PHEV有不同,這裡不是主要,以後有時間再拆開說。比亞迪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這與宣傳推廣關係很大。當你第一次聽說有一輛國產車百公里加速5.9s的時候,當你第一次聽說有家民族車企提出“542”戰略後,是不是一下子內心深處湧起了一股自豪?是不是一下子就記住了比亞迪呢?比亞迪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選擇性能取向可以最大限度上通過最簡單的表現方式——一個數字,來刺激消費者的G點。況且,“542”戰略中的“2”也把油耗涵蓋近來了,雖說這是利用了我國奇葩的油耗計算方式吧。但是請不要說比亞迪雞賊,BMW 530Le也宣稱自己的百公里油耗2L,你信嗎?在成本的大前提下,你的PHEV選擇了性能取向,相應在其他方面就會做出一些妥協,例如NVH、底盤,這一點在秦上面比較明顯。秦的最大問題在於底盤完全Hold不住強大的動力,即便是最常見的環島和出口輔路轉彎處,秦都能給到你一種缺乏自信的感覺。然而,到了唐,這種現象就有了明顯的改觀,圈子裡普遍認為唐的底盤有了很大提升。然而唐也還是有自身問題的,問題並不嚴重,但對與體驗影響很大。

比亞迪

這個問題,我起了個名字叫“火箭雙段式加速”。唐的加速成績達到了4.9s,是很快,但是體驗很糟糕。首先你一腳地板油下去,前後雙電機開始玩命運轉,但這時候發動機感覺好像還在睡覺。由於電機的特性是直接輸出最大扭矩,因此臨門一腳下去這推背感仍然來得很兇猛。然後從零到60km/h的過程從始至終。但是到了60km/h左右的時候,2.0T發動機轉速升上來了,渦輪介入,此時你會被“再踢一腳”,雖然這一腳沒那麼明顯,但影響整個加速的體驗。這就是為什麼我管唐的加速叫“火箭雙段式加速”。可見,比亞迪的PHEV技術,性能是主導,體驗放到了其次。對於比亞迪,普遍的認知走了兩個極端——一些人覺得比亞迪就是自主中的黑科技,國產車的未來;另一些人則認為比亞迪的PHEV沒什麼技術含量,原理簡單體驗粗糙,又沒法像豐田HEV那麼省油。兩種看法都太過激了。第一種人這裡不提,第二種人看扁比亞迪插電技術也有些想簡單了。如果你看他家PHEV的結構原理,那是挺簡單的,可是這套硬件系統是基於什麼樣的控制邏輯?軟件層面的東西才是核心。我們講清楚比亞迪PHEV的工作原理和N種工作模式,那就是上嘴皮碰下嘴皮的事,但我們都不是比亞迪PHEV的控制系統研發人員,因此不能體會到他們為了實現所謂的“542”花了多少心血。從秦的單電機到唐的前後雙電機,再到縹緲的明(感謝更正)的四電機,比亞迪PHEV每次都不同,這些工作可不像我們升級一個APP那麼簡單。但我想說的是,請放慢追求三點幾秒的腳步吧,可不可以分出一些精力來放到體驗上面?

比亞迪

再說說這家企業的宣傳態度。

簡單來講的話,比亞迪的宣傳態度有些太激進了,這種激進近乎於洗腦。然而更要命的是,比亞迪的宣傳真的看上去“很有料”,比如秦上市初期舉辦的加速賽,比如唐在冰雪路面上拔河——用自己最大的優勢,去虐傳統能源汽車。(拔河看的不是動力,大家自己去知乎搜吧)比亞迪也知道,這種宣傳方式會讓幾乎所有“懂車”的人不齒,但他們又能怎樣呢?我們只要讓廣大兜裡揣著錢或將來會揣著錢的人看到並記住就好了,反正你們懂車的也不會考慮國產。不要擔心懂車帝們的集體吐槽會對消費者的基本認知產生什麼影響,懂車帝就算在你耳朵邊上唸叨一天機械原理和拔河基礎物理知識,你能記住的也還是視頻裡唐把X5贏了。『38號車評中心』一直在堅持向大家普及基本的機械原理(對錯放一邊),但他能影響到的基本上也僅限於自己的粉絲圈。另外,BYD是比較大嘴的。例如王傳福就講過,將來比亞迪的汽車,連ESP都不需要了,四個車輪都有自己的電機,直接控制車輪轉速——我們的車再也不會翻。就這一點,再加上比亞迪一大嘴,粉絲們就跟著唱和,越來越多的懂車人士開始反感,造成了今天這種“有技術卻為懂車帝不齒,沒體驗卻有粉絲團擁護”的局面。


高奕晨的老高


呵呵,比亞迪本人2016年購買到至今,目前還沒出現什麼大問題,出了經常自己不小心開到嗑嗑碰碰,油漆掉漆外,其它性能,還有油耗,還都可以接受。而且比亞迪現在越做越好,越做越強大,特別是這次全國新冠病毒,比亞迪順速轉線開了條口罩流水線,日產百萬,用來支援武漢,值得購買。



夏夏爸


比亞迪在大家的眼中一直停留在汽車領域,前期的發展燃油車型方面更多的模仿日系車,當然了也這是中國車企正常發展之路,在傳統車方面比亞迪車的質量還是相當不錯的,只是這種模仿以及國產的車印象 ,為比亞迪貼上“中低端車”的標籤,實際上比亞迪的傳統汽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這塊領域依然做的風聲水起,我們熟悉的F3更是創造銷量神話,

真正業務是放在新能源汽車和電池組的開發研製上以及在IT產業上。新能源上比亞迪不僅在國內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即使在國際上也有一席之地。比亞迪的王朝系列汽車,是第一個將中國漢字用在汽車LOGO上,絕對是一種驚豔。

IT產業大家並不瞭解比亞迪地真正實力,IT產業來包括手機組裝、設計LED產品,光電產品等。手機零組件業務受益5G換機潮,與華為的合作已從手機延伸到電腦/基站/服務器,與蘋果也從周邊配件深入至核心產品。

這次疫情比亞迪工廠可以速度組建100條口罩生產線以及消毒產品線,為防疫一線提供醫療物質。比亞迪之所以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跨界產品的產線佈局並快速實現量產,可見其擁有強大的研發實力、製造實力、創新力。

比亞迪中國500強企業成員之一,在IT,汽車及新能源三大產業群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未來比亞迪會越來越具有競爭力。


徐徐愛道來


越來越好!

比亞迪這些年的成就還是很大的,尤其在新能源的混動和純電領域,還是走在了前列的!

比亞迪前幾年的車子口碑也是一般般,在汽油車領域並沒有打出來什麼優勢!隨著環保的意識加上,比亞迪在電池領域本就是行業領頭羊,現在充分發揮了電的優勢!

從朝代系列上市,藉著新能源的補貼和上牌的優勢,崛起非常快,秦,唐,宋等等,都成了暢銷車,尤其是唐,充分展示了比亞迪的實力,無論是油電混動,還是純電,都把自家優勢發揮出來了,542!

隨著新能源的近一步推進,估計價格戰爭也會重新燃起,估計競爭會近一步加上,是南征北戰,也是列強爭霸!

比亞迪,加油吧!





Andy的視界


比亞迪汽車質量到底怎麼樣?看看這些老車主怎麼說,你就知道了!比亞迪汽車質量到底怎麼樣?聽聽這些老車主的話,你就明白了!

近幾年來,汽車市場的發展非常迅猛,許多國產品牌的汽車都在不斷髮展,在技術和質量方面都有著非常大的提升,像比亞迪汽車、長城汽車、奇瑞汽車、吉利汽車等等眾多的國產汽車品牌,近些年來在市場的表現都非常不錯。而比亞迪最近的表現也是非常的顯眼,像比亞迪唐2代、新比亞迪宋、比亞迪秦PRO等等車型在汽車市場上大放異彩。

顏值方面就不用講了,雖然說是見仁見智,但是比亞迪一些新車的顏值還是非常在線的,很多消費者也是因為像比亞迪唐DM這些高顏值的車型,所以才選擇了比亞迪的汽車。但是,畢竟消費者選擇汽車,也不會單單隻看顏值,像汽車質量、油耗,當然還有價格。就質量上來講,比亞迪的汽車質量到底怎麼樣呢

在此之前,個人也曾經訪問了許多比亞迪的老車主,他們買的比亞迪汽車質量到底怎麼樣?之前就一位比亞迪F3的車主說到,很多人認為國產車質量不行,雖然很便宜,性價比也非常高,但是在質量方面並不合格。但是這位比亞迪F3的車主卻並不認可,他在比亞迪F3上市的時候就提了一款比亞迪F3,跑了有40多萬公里了吧,這些年一共換了一套三濾,換過一次輪胎,其它的東西幾乎沒有損壞過,更沒有說大修過。比亞迪的質量還是非常不錯的,價格還便宜。

一位比亞迪S6的車主也表示到,自己提了比亞迪首款SUV車型,雖然顏值方面並不怎麼樣,但是在安全質量方面確實非常不錯。自己的車子被日系車追尾過、被德系車追尾過、被美系車也追尾過,但是每次追尾,這款比亞迪S6都能給自己一個驚喜,後面的車臉撞花了,自己的比亞迪S6最多凹陷一小塊,比亞迪公路坦克的名頭確實非常靠譜。

一位比亞迪F6的老車主,似乎對這款車並不是很滿意,其表示到,畢竟車子的價格在這放著呢,想要它質量跟幾十萬檔次的車子一樣,那也是不可能的,畢竟廠家做出來的汽車成本在這呢,用料肯定也不一樣。雖然這款車便宜,但是質量方面也還過得去,買來質量還行,但是開幾年之後,質量就開始下滑了

在聽完這些比亞迪老車主的故事後,感覺比亞迪汽車質量還不錯,可以說是國產車中比較有良心的造車企業了





跟我一起看天下


比亞迪一直就是一家很特別的公司,如果談情懷、談未來、談發展前景,那可以叫人熱血沸騰,充滿了憧憬;如果看財務數據,那是慘不忍睹,ROE一直不大好看,淨利潤長期飄忽不定,從2016年以來更是逐年下滑,資產負債率一直高高在上,現金流從來沒有穩定過,要說讓人欣慰一點的就是營業收入從2008年的277.27億增長到2018年的1300.55億,總體處於一個增長趨勢,讓人始終抱有一點成長的念想。

坦白說,比亞迪有很多地方都是值得詬病的,例如業務線複雜,產品繁多;商業模式不健康,不利於市場化發展;高負債率格局下,常年增收不增利等等。這都不是一家優秀公司所應該具有的特點,但是比亞迪這些年取得的成就也同樣不容忽視。





元氏二手半掛車


我第一輛車是比亞迪S6,實話實說,性價比高,配置齊全,顏值在當時還好,鈑金結實,曾經有一輛現代追尾我,它慘了。缺點是操控趕不上合資,動力差,油耗稍高,12個油左右,可以接受,4年後小毛病多。不夠那是8年前的比亞迪了,現在應該有比較大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