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減輕職場上的壓力?會休息的人比不會休息的人壓力感更小

老王是個閒不住的人。在辦公室裡,就算工作沒那麼忙,他也會主動給自己找些活幹,幾乎片刻不停。下班之後,他會找些時間看專業書籍,提升自己。就連上下班路上,一邊開車,他也會一邊收聽TED演講,或者聽聽有聲書,不浪費掉一點時間。

他把對自己時間的使用規劃,精確到了分鐘。他每天忙忙碌碌,充實又勤懇。同事們都說,像老王這樣自律的人不多了。

老王自律,是希望把握自己的時間,他認為只有對自己有足夠的控制力,才能減輕他的壓力和焦慮。他認為應該要讓自己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思考,才能避免自己胡思亂想,不胡思亂想,人就不焦慮了,也沒那麼大壓力了。

可是老王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他可能沒有充足的時間來休息。


怎麼減輕職場上的壓力?會休息的人比不會休息的人壓力感更小


這個休息不是指睡覺,而是真正讓大腦短暫地停止思考,讓大腦能夠好好休息一下。

很多國外的名人推崇冥想,比爾蓋茨、喬布斯、施瓦辛格、科比……都是冥想的推崇者。比爾蓋茨在2018年的推薦書單裡推薦了一本關於冥想的書《冥想和正念入門指南》。喬布斯更是在年輕的時候去印度靈脩。施瓦辛格和科比,都保持了冥想的習慣。

冥想是一個讓大腦休息的好方法。

暢銷書作家埃克哈特·托勒說:“人們對思考上癮。”我們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思考。

從早上起床,我們會思考今天早餐吃什麼,路上會不會堵車,上班會不會遲到。

到了公司,我們的大腦更是在不停運動。我們不僅要思考工作怎麼做,同事說了一句話,我們可能要想這句話是不是有言外之意。領導下了一個指令,我們還要去想我們理解的對不對,是不是該這麼做。客戶打來電話說了一件事,我們可能還會相信有沒有什麼暗示,是否有什麼弦外之音。

我們擔心錯過每一個暗示,我們擔心錯過的這個暗示影響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晉升,我們的加薪。

我們的想象力越來越豐富,我們會從一件事情浮想聯翩到無數件事情,我們擔心這些事情會影響自己。

大腦就是有這個本事,讓我們很難停下來。

就算我們強迫自己不去思考工作。像老王一樣,看一本專業書,聽一場演講,可是大腦仍然在運轉,它總會在不經意之間,讓我們產生回來對工作的想象,讓我們再次陷入思維的怪圈。


怎麼減輕職場上的壓力?會休息的人比不會休息的人壓力感更小


這些想象,這些思考,可以說是我們壓力和焦慮感的來源。

說的再簡單通俗一點,很多職場上的壓力,是自己給自己的,是大腦不停工作的產物,是思考上癮的副產品。

這個時候,冥想就能起到作用了。而且,這是一種特別簡單的辦法,簡單到可以與其他任何一種工作方法,或者提高效率的方法交替使用。

比如說番茄工作法。這個方法用於提高工作效率。很多人都知道,而且甚至有些人在第一次看到番茄工作法時,會覺得它太簡單了,會懷疑這麼簡單的方法好用嗎?試過之後,才發現,真香。

番茄工作法,就是為自己設置一個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置為25分鐘,這25分鐘之內要集中精力,不能做任何與這個任務無關的事情,25分鐘時間到了,就可以休息5分鐘。週而復始,每四個循環之後,可以多休息一會。

番茄工作法簡單,冥想更簡單。冥想可以長時間,也可以短時間,不受時間的限制,也不受地點的限制,只要我們能閉起眼睛,專注呼吸,讓大腦放空就可以。


怎麼減輕職場上的壓力?會休息的人比不會休息的人壓力感更小


我們完全可以把冥想跟番茄工作法結合在一起。

我們只需要把番茄工作法中每次休息的5分鐘時間拿來冥想就可以了。如果你的注意力可以更專注,那可以把番茄時間設置為45分鐘,集中工作45分鐘,然後閉上眼睛冥想15分鐘。在這15分鐘裡,不要想任何關於工作的事情,要儘量把所有的思緒趕出大腦,給自己一個放空的時間。

如果沒有辦法做到什麼都不想,那就從只關注一件小事開始,比如說關注自己的一呼一吸,讓身體找到適合自己呼吸的節奏,感受氣息在自己身體裡的流動。只想這一件事,不要想別的,更不要聯想。冥想的次數多了,你就會更容易控制自己的大腦。

思考是個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不像身體的動作,一舉手一投足,做還是沒做,我們很容易知道。思考這個動作發生在我們的大腦裡,像呼吸一樣,是我們的自發行為,根本不需要我們去控制,思考就自然而然產生了。


怎麼減輕職場上的壓力?會休息的人比不會休息的人壓力感更小


人和人之間在職場上的發展差異,來源於每個人的後天努力,來源於他們對時間的利用,來源於他們先天的智力水平,更來源於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和大腦的運作。

有些人做到了後天努力,他們不願浪費一點時間,努力進取,充分利用每一分鐘的時間,可是他們很少有人願意給自己的大腦一個喘息和休息的機會,讓大腦勞逸結合,達到更好的運作狀態。

也許冥想可以。試試看。感覺到有壓力的時候,或者感覺焦慮的時候,給自己十幾二十分鐘,你需要的,只是閉上雙眼,關注呼吸,讓大腦什麼都不想,感受這一刻的平靜。

學會休息比拼命努力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