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

十里春風喜相逢


這個成語出自《莊子·漁父》:“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後來演化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成語。現在常用來指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麼疑難問題都能解決。

儒家經典《中庸》裡面也有兩句話:不誠無物,至誠不息。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為人處世的過程中,不管是對一件事情也好,對別人也罷,一顆誠心是我們在社會立足的基礎和根基,對人對事的真誠是永無止境的。

佛學經典《佛遺教經》裡面有句話,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強調的也是對於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虔誠的心態,不欺騙別人,更不能欺騙自己。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可能會做到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很少有人能夠做到誠外無物、至誠不息。最終的結果都是在追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誠作為儒釋道三家都重視培養的優秀品質。可見,誠在我們日常生活,為人處世過程當中的重大意義。至誠無息當屬我們每個人的畢生追求,當然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也就會成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結果。


站在樓上向下看


意思是: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麼疑難問題都能解決。

出  處

《莊子·漁父》:“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漢·王充《論衡·感虛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說明:待人做事要抱有誠心誠意,並堅持不懈,始終如一,最後終會得到認同的道理。

相關例句:

1、如果你確信你能做到這件事,那你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直到你得己所想。

2、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就放棄努力,我們想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piupiu君的禮物


《新序·雜事第四》

勇士一呼,三軍皆闢,士之誠也。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見寢石以為伏虎,關弓射之,滅矢飲羽,下視,知石也。卻復射之,矢摧無跡。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唱而不和,動而不隨,中必有不全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先王之所以拱揖指揮,而四海賓者,誠德之至,已形於外。故詩曰:「王猶允塞,徐方既來。」此之謂也。

杜甫存詩:人生相感動,金石兩青熒。


霸滄海


說明了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麼疑難問題都能解決。也就是說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說明做事只要誠心有毅力,就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

拓展如下

語出《莊子·漁父》:“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漢·王充《論衡·感虛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李四ns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麼疑難問題都能解決。曾子殺豬,商鞅立木取信有這兩個典故


林燕華師兄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做事情遇到了困難,只要你堅持不懈努力,不斷調整方向,改進方法,那麼困難終歸是可以克服的。劉備三顧茅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