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請為35歲留一扇門

35歲竟成職場老人,一過了35歲職場人開始焦慮,……在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之下,不僅公務員招考年齡要求35歲以下,很多企業也將進人的門檻限定在35歲,35歲儼然成為職場“生死線”。


企業,請為35歲留一扇門

為什麼現在企業對“35歲現象”有成見呢?企業認為第一是從成本支付上,35歲以上的職場人從人力成本上要比職場年輕人成本要高很多,同時35歲以上的人下班後會把時間留一部分給家庭,從加班時間的投入上沒有職場年輕人多;

第二是從管理成本上,35歲以上的人如果沒有成為管理人員,在團隊中會固有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習慣,管理難度上要比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要難管,面對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戰,從而很多用人部門的老大為了省心直接跟HR限定招聘35歲以下的人。

事實上,35歲職場人價值就不如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嗎?

所謂職場就是根據個人的職業能力,以自身產出來換取所需資源的一個場域空間。職場應該是根據產出價值來確定員工在企業的發展,而非是根據年齡來判斷。

然後日趨老齡化,延遲退休管理規定,35歲及以上的員工無論是在閱歷、經驗、心態上往往更具優勢能創造的價值,企業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去做員工培訓的投入;35歲人在面對職業選擇時,往往會更珍惜職業機會,因為他們肩上有責任和壓力,面對職場,面對工作,雖然家庭會分散精力,但是對於對職業精神、對工作的努力,他們遠比想象中強大。

35歲的人心智更成熟,這個階段他們目標明確,每走一步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

企業的發展最終還是以人為本,35歲的人力資本正是創造價值的高峰期,往往因年齡而設限制,造成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所以企業請為35歲以上職場人,留一扇門!

那作為職場人如何緩解職場“35歲現象”的焦慮呢?

1、提前進行職業規劃,構建能力壁壘。或提前規劃未來的方向,從專業上、能力上、心態上、資源上以及存款上進行準備和規劃,為轉型做好準備。

2、提前在不同領域進行創新和發展,嘗試斜槓或兼職,發展自己第二職業。

3、梳理自己的優勢,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精耕細作”。

4、總結十多年的工作經驗、行業資源及所思所學,形成一套方法論的輸出,體現專業,打造個人IP.

5、面對自己的短板,進行刻意練習,保持學習的習慣

6、保持自信和心態的平和,年齡從來不是負擔,相反以往走過的路和積澱下的經驗,會讓自己更加成熟和豐滿。

相信35歲,依然可以“橫行職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