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的名句欣賞: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商山早行/溫庭筠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明一作照)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此詩準大概為溫庭筠859年(48歲),自長安投奔襄州節度徐商經過商山時所作。溫庭筠雖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視之為故鄉。他久困科場,年近五十又為生計所迫出為一縣尉,說不上有太好心緒,且去國懷鄉之情在所不免。


溫庭筠的名句欣賞: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譯文】

拂曉動身,車馬鈴鐸聲叮噹不斷;我踏上征途想起故鄉泛起一絲悽楚。

公雞啼鳴,曉月餘暉灑滿茅草店;板橋斑駁清霜上留下早行旅客足跡。

槲葉枯敗,落滿了荒山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豔地開放在驛站泥牆邊。

回想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鴨雁正嬉戲在岸邊的湖塘裡。

【註釋】

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陝西商洛市東南山陽縣與丹鳳縣轄區交匯處。

動徵鐸:震動出行的鈴鐺。徵鐸:車行時懸掛在馬頸上的鈴鐺。鐸:大鈴。

槲(hú):陝西山陽縣盛長的一種落葉喬木。葉子冬雖枯不落,春來發芽時才落。

明:使動用法,使……明豔。

枳(zhǐ):也叫“臭橘”。春天開白花,果實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藥。

驛(yì)牆:驛站的牆壁。

杜陵:地名,在長安城南,古為杜伯國,漢宣帝築陵於東原上,因名杜陵,指長安。

鳧(fú)雁:鳧,野鴨;回塘:岸邊曲折的池塘。


溫庭筠的名句欣賞: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