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美者不啻眼前花 還有詩與遠方

——拍花有感

主播:苡子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五臺山夜景

仲春三月,春意漸濃。某日,身背相機來到城區路旁一處花草樹木種植較多的地方。本想拍點暖春裡的美麗鮮花,不想因時令尚早,往年春天盛開的那些花兒並未開放,僅有一些花苞簇擁在條條枝蔓上。見此情景本欲折身返回,但又一想,既然出來了總得拍點什麼吧,再找找看,難道除了那些盛開的鮮花就沒有其它的“美”嗎?結果經過一番細心的尋找,不僅發現了若干“美”,還收穫了一些感悟——

美不僅風彩迷人,而且她的形態也多種多樣。有的心胸坦蕩,落落大方;有的虛懷若谷,不事張揚;有的“搔首弄姿”,熱情迎客;有的躲躲閃閃,藏身後方;有的單門獨居;有的成群聚集;有的端莊文靜,有的靜中有動。美不單單依附於鮮花,也會附著於枝葉;不僅表現為花鳥魚蟲,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會有其獨特的美感。正如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所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而要真正做到善於“發現”美,則需要愛美者能夠對其敏銳的感知,深切的認知及用心品味與欣賞。正所謂:

美本處處在,呈為多形態。

視美要放眼,切莫有偏愛。

花兒固然美,綠葉亦可愛。

一葉若障眼,難見百花開。

世間之所美,誰個不喜愛。

敞開吾胸襟,百美齊奔來!

難道不是嗎: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山東理工大學梅花

粉白一支花,好似空中掛。

潔淨美如玉,令人目不斜。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攝於路邊

綠葉託紅冠,著實惹人眼。

無花又何妨,誰人不覺豔。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攝於路邊

紅黃枝葉間,一網布滿天。

恢疏而不漏,飛將似驢黔。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攝於本人生活小區

枯樹生新芽,好似羞答答。

如若枝體美,何愁無芳華。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攝於淄博齊盛湖公園

蜘蛛與暖陽,本天各一方。

微移站立點,兩者成一行。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攝於山東海陽

水中一片苔,勝似綠花開。

若非汙水旋,何來美之態。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攝於生活小區

兩葉空中懸,似蝶欲翩翩。

一蟻棲之上,難逃鏡之眼。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攝於山東海陽

客水池一方,花草生中央。

綠草伴黃花,生機溢滿塘。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攝於安徽宏村

皖南三月天,黃花開滿山。

陶醉花海中,勝負何須言。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攝於黃山

夕陽欲下山,滯留天際線。

何故遲遲歸,情深在黃山。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攝於淄博齊盛湖賓館

悠悠仙境中,飄出天籟聲。

一支愛民曲,唱出魚水情。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張店的早晨


萬道耶穌光,降臨於東方。

匯金福來早,周身披盛裝。

(匯金:圖中最高的建築)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吳哥窟日出

日出吳哥窟,紅霞飛滿天。

上天賜良機,令吾出佳片。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山東省運會開幕式

齊國運動館,陶瓷盛火燃。

壯美團體操,紅藍好驚豔。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張店日出

魯中六月天,東方現奇觀。

火燒瓦塊雲,朝霞飛滿天。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攝於亞木溝

黔東亞木溝,一條小溪流。

細瀑冠枝葉,惹惱吾鏡頭。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攝於澳大利亞

突現澳洲鼠,驚乎吾之幸。

急忙舉獵槍,倉促入鏡中。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攝於淄博陶博會


猛如一油輪,迎面開過來。

浪花層層迭,倩影腹下埋。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張店日出

紅日出東方,霞光映萬丈。

樓宇現長影,美景似夢想。


美並非僅為眼前的鮮花,更有詩與遠方。愛美者應放眼遠方,邊開雙腳,縱情興致,廣交“美友”。為美賦予更多浪漫的色彩、怡人的韻律,讓我們的身心在美的陪伴和滋潤中度過每一段可貴的時光!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楊全華 在部隊服役30年,主要從事政治工作,後轉業到地方機關。愛好攝影、文學,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山東攝影家協會會員,自由撰稿人。攝影作品、文章曾見諸多家媒體。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主播簡介


「影·文·音」楊全華||美者不啻眼前花,還有詩與遠方

苡子,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朗誦協會會員,省、市朗誦團成員。學業職業都浸潤著文學,希望誦讀的聲音能帶著文字飛翔。


【精選留言】

水城人(楊全華):

文學是將生活“美化”,以文字藝術表達的一門學問,而攝影則是以形像表達生活的一種藝術門類,因而不論是作為一位文學愛好者還是攝影愛好者,特別攝影人擁有一顆愛美、視美、賞美之心並有一雙能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尤其重要。否則,往往會“面對大美而不視,如入寶山空手回”。本人或許本性愛美,一生追求完美幾乎已成為“毛病”,特別是近年來喜歡上攝影以後,這個毛病更有復加,以至於睜開眼睛就想找美甚至在醜中也要找出美來,生怕漏掉任何一絲不可忽視的美。或許正因如此,當那天未拍到鮮花時才引出了本文關於美的聯想…… 主編推出的這篇文章我也是半夜裡看到的,當時也與劉同福政委一樣特別感動,這種心情平時也不止一次地與主編提到過。是啊,主編老弟也好,主播苡子、王平等各位老師也好,他們都是平臺的義務工作者,他們這樣夜以繼日,辛勤的編輯、誦讀作品,絕不是僅僅出於對文學的熱愛,更可敬的是他們對作者的尊重,對讀者的體涼。也是對我們這些“作家”們敬慕他們的精心編輯,喜愛他們特具穿透力、且具磁性感有韻味的聲聲誦讀的再回復。再次道一聲,可敬可愛的主編、主播們,你們辛苦了!


置頂梨花雨(朋友):

世界上、生活中,原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一雙眼睛,一顆心靈。當美麗琳琅了眼睛和心靈,晦暗與醜陋會消逝於無形。一個人用心、用情發現了美麗與美好,愉悅得絕不只是自己,更是人類。在楊全華老師的眼裡、心裡,美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心胸坦蕩,落落大方;有的虛懷若谷,不事張揚;有的“搔首弄姿”,熱情迎客;有的躲躲閃閃,藏身後方;有的單門獨居;有的成群聚集;有的端莊文靜,有的靜中有動。美不單單依附於鮮花,也會附著於枝葉;不僅表現為花鳥魚蟲,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會有其獨特的美感。這是一顆怎樣的襟胸?這是一個怎樣的境界?這是一份怎樣的魄力?如果沒有入世的勇氣,哪裡會有如此擔當?如果沒有出世的灑脫,哪裡會有如此瑰麗?楊老師,我陶醉在您的圖文之中了!


苡子:

看著這一幅幅精美的照片,真覺得誦讀的再好,也難以傳遞其中的美妙。拿到這篇作品時,是隻有文字沒有圖片的,看著這一首首詩,極力想象著它該是怎樣的圖景,琢磨著該怎樣用聲音表現它才不至於使美景遜色,無奈想象力有限,誦讀技巧更有限。為楊老師的美圖點贊更為楊老師發現美的眼睛和表現美的技巧折服。


水城人(楊全華):

十分感謝苡子老師的讚揚鼓勵。您在未見到圖片的情況下,還誦讀得這麼好,我已經很感動了。您的聲音富有磁性,彈性,張力,且抑揚頓挫極富韻律及節奏,令人聽後賞心悅目,可謂“美聲”!


晨麥:

文筆真的是太優美了,拍的照片也漂亮,大讚,


水城人(楊全華):

回梨花雨 十分感謝王倩老師一大早就寫了如此深情的留言。您是撰寫重大題材的作家,您的作品那才真是影響到眾人甚至世人。沒有非同常人的入世出世功夫是絕對難以駕馭的。我的這幾幅照片,莫說讓您陶醉,如能給你的創作帶來一點悅目之感,那確是求之幸得。祝您不斷創出佳作,影響眾人!


水城人(楊全華):

回大聖生於言午:謝謝老戰友留言,我想知道您是哪位?是許同勝嗎?


大聖生於言午:

文章圖片非常優美!為老戰友老領導點贊!

美者不啻眼前花,文美亦含哲理,誦讀者情深意切,讓聽者心情愉悅!


周遊列國:

出手不凡,圖文俱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