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美者不啻眼前花 还有诗与远方

——拍花有感

主播:苡子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五台山夜景

仲春三月,春意渐浓。某日,身背相机来到城区路旁一处花草树木种植较多的地方。本想拍点暖春里的美丽鲜花,不想因时令尚早,往年春天盛开的那些花儿并未开放,仅有一些花苞簇拥在条条枝蔓上。见此情景本欲折身返回,但又一想,既然出来了总得拍点什么吧,再找找看,难道除了那些盛开的鲜花就没有其它的“美”吗?结果经过一番细心的寻找,不仅发现了若干“美”,还收获了一些感悟——

美不仅风彩迷人,而且她的形态也多种多样。有的心胸坦荡,落落大方;有的虚怀若谷,不事张扬;有的“搔首弄姿”,热情迎客;有的躲躲闪闪,藏身后方;有的单门独居;有的成群聚集;有的端庄文静,有的静中有动。美不单单依附于鲜花,也会附着于枝叶;不仅表现为花鸟魚虫,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都会有其独特的美感。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要真正做到善于“发现”美,则需要爱美者能够对其敏锐的感知,深切的认知及用心品味与欣赏。正所谓:

美本处处在,呈为多形态。

视美要放眼,切莫有偏爱。

花儿固然美,绿叶亦可爱。

一叶若障眼,难见百花开。

世间之所美,谁个不喜爱。

敞开吾胸襟,百美齐奔来!

难道不是吗: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山东理工大学梅花

粉白一支花,好似空中挂。

洁净美如玉,令人目不斜。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摄于路边

绿叶托红冠,着实惹人眼。

无花又何妨,谁人不觉艳。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摄于路边

红黄枝叶间,一网布满天。

恢疏而不漏,飞将似驴黔。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摄于本人生活小区

枯树生新芽,好似羞答答。

如若枝体美,何愁无芳华。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摄于淄博齐盛湖公园

蜘蛛与暖阳,本天各一方。

微移站立点,两者成一行。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摄于山东海阳

水中一片苔,胜似绿花开。

若非污水旋,何来美之态。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摄于生活小区

两叶空中悬,似蝶欲翩翩。

一蚁栖之上,难逃镜之眼。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摄于山东海阳

客水池一方,花草生中央。

绿草伴黄花,生机溢满塘。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摄于安徽宏村

皖南三月天,黄花开满山。

陶醉花海中,胜负何须言。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摄于黄山

夕阳欲下山,滞留天际线。

何故迟迟归,情深在黄山。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摄于淄博齐盛湖宾馆

悠悠仙境中,飘出天籁声。

一支爱民曲,唱出鱼水情。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张店的早晨


万道耶稣光,降临于东方。

汇金福来早,周身披盛装。

(汇金:图中最高的建筑)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吴哥窟日出

日出吴哥窟,红霞飞满天。

上天赐良机,令吾出佳片。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山东省运会开幕式

齐国运动馆,陶瓷盛火燃。

壮美团体操,红蓝好惊艳。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张店日出

鲁中六月天,东方现奇观。

火烧瓦块云,朝霞飞满天。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摄于亚木沟

黔东亚木沟,一条小溪流。

细瀑冠枝叶,惹恼吾镜头。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摄于澳大利亚

突现澳洲鼠,惊乎吾之幸。

急忙举猎枪,仓促入镜中。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摄于淄博陶博会


猛如一油轮,迎面开过来。

浪花层层迭,倩影腹下埋。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张店日出

红日出东方,霞光映万丈。

楼宇现长影,美景似梦想。


美并非仅为眼前的鲜花,更有诗与远方。爱美者应放眼远方,边开双脚,纵情兴致,广交“美友”。为美赋予更多浪漫的色彩、怡人的韵律,让我们的身心在美的陪伴和滋润中度过每一段可贵的时光!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杨全华 在部队服役30年,主要从事政治工作,后转业到地方机关。爱好摄影、文学,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摄影作品、文章曾见诸多家媒体。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主播简介


「影·文·音」杨全华||美者不啻眼前花,还有诗与远方

苡子,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省、市朗诵团成员。学业职业都浸润着文学,希望诵读的声音能带着文字飞翔。


【精选留言】

水城人(杨全华):

文学是将生活“美化”,以文字艺术表达的一门学问,而摄影则是以形像表达生活的一种艺术门类,因而不论是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还是摄影爱好者,特别摄影人拥有一颗爱美、视美、赏美之心并有一双能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尤其重要。否则,往往会“面对大美而不视,如入宝山空手回”。本人或许本性爱美,一生追求完美几乎已成为“毛病”,特别是近年来喜欢上摄影以后,这个毛病更有复加,以至于睁开眼睛就想找美甚至在丑中也要找出美来,生怕漏掉任何一丝不可忽视的美。或许正因如此,当那天未拍到鲜花时才引出了本文关于美的联想…… 主编推出的这篇文章我也是半夜里看到的,当时也与刘同福政委一样特别感动,这种心情平时也不止一次地与主编提到过。是啊,主编老弟也好,主播苡子、王平等各位老师也好,他们都是平台的义务工作者,他们这样夜以继日,辛勤的编辑、诵读作品,绝不是仅仅出于对文学的热爱,更可敬的是他们对作者的尊重,对读者的体凉。也是对我们这些“作家”们敬慕他们的精心编辑,喜爱他们特具穿透力、且具磁性感有韵味的声声诵读的再回复。再次道一声,可敬可爱的主编、主播们,你们辛苦了!


置顶梨花雨(朋友):

世界上、生活中,原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一双眼睛,一颗心灵。当美丽琳琅了眼睛和心灵,晦暗与丑陋会消逝于无形。一个人用心、用情发现了美丽与美好,愉悦得绝不只是自己,更是人类。在杨全华老师的眼里、心里,美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心胸坦荡,落落大方;有的虚怀若谷,不事张扬;有的“搔首弄姿”,热情迎客;有的躲躲闪闪,藏身后方;有的单门独居;有的成群聚集;有的端庄文静,有的静中有动。美不单单依附于鲜花,也会附着于枝叶;不仅表现为花鸟魚虫,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都会有其独特的美感。这是一颗怎样的襟胸?这是一个怎样的境界?这是一份怎样的魄力?如果没有入世的勇气,哪里会有如此担当?如果没有出世的洒脱,哪里会有如此瑰丽?杨老师,我陶醉在您的图文之中了!


苡子:

看着这一幅幅精美的照片,真觉得诵读的再好,也难以传递其中的美妙。拿到这篇作品时,是只有文字没有图片的,看着这一首首诗,极力想象着它该是怎样的图景,琢磨着该怎样用声音表现它才不至于使美景逊色,无奈想象力有限,诵读技巧更有限。为杨老师的美图点赞更为杨老师发现美的眼睛和表现美的技巧折服。


水城人(杨全华):

十分感谢苡子老师的赞扬鼓励。您在未见到图片的情况下,还诵读得这么好,我已经很感动了。您的声音富有磁性,弹性,张力,且抑扬顿挫极富韵律及节奏,令人听后赏心悦目,可谓“美声”!


晨麦:

文笔真的是太优美了,拍的照片也漂亮,大赞,


水城人(杨全华):

回梨花雨 十分感谢王倩老师一大早就写了如此深情的留言。您是撰写重大题材的作家,您的作品那才真是影响到众人甚至世人。沒有非同常人的入世出世功夫是绝对难以驾驭的。我的这几幅照片,莫说让您陶醉,如能给你的创作带来一点悦目之感,那确是求之幸得。祝您不断创出佳作,影响众人!


水城人(杨全华):

回大圣生于言午:谢谢老战友留言,我想知道您是哪位?是许同胜吗?


大圣生于言午:

文章图片非常优美!为老战友老领导点赞!

美者不啻眼前花,文美亦含哲理,诵读者情深意切,让听者心情愉悦!


周游列国:

出手不凡,图文俱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