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的歷史》:美與醜的標準,如何化解對醜的成見?

導語

如果你要說2019年中國最火的作家是誰,我覺得女作家殘雪會排在前列,因為在2019年諾貝爾的評比中,殘雪在中國作家的群體裡面呼聲是最高的,她的處女座《黃泥街》曾經引起過特別大的轟動,殘雪因為這部作品,別稱為“中國最接近魯迅的作家”。

《醜的歷史》:美與醜的標準,如何化解對醜的成見?

《黃泥街》這部小說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它敘述的語言充滿了令人厭惡恐怖的誤想,比如說蒼蠅、蟑螂、魚蟲糞便等等,小說當中運用了一些修辭手法,在極力描述那些醜陋恐怖的事物,比如描寫黃泥街的時候殘雪說黃泥街像一灘稀泥似的化掉,所以你看《黃泥街》這部作品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人說這部作品離經叛道,因為這種寫作形式就是在宣言醜,也有人在說它鼓吹讚美,並提出反問在追求美的同時就一定要拋棄醜嗎?醜就一點價值都沒有了嗎?殘雪認為最陰暗的東西其實也是就明亮的東西,所以她在《黃泥街》這部小說中以一種審醜的意識和極其反叛的語言構造了一個夢幻的醜陋世界,這個世界無情的把人類心靈深處最陰暗的東西揭露出來,表達出一種對人類沉淪地獄的批判。這種審醜寫醜的手法並不是殘雪的新創造,其實早在中世紀是西方就已經出現了這種文學類的類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醜的歷史》,一起深挖下“醜”的歷史。

一、“醜”是如何被構建出來的

關於美與醜的爭論,其實從柏拉圖時代就開始了。在《大希比阿篇》這本書中,柏拉圖記錄了蘇格拉底和詭辯家希比阿關於美和醜的對話。最後,蘇格拉底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美和醜是相對的。

《醜的歷史》:美與醜的標準,如何化解對醜的成見?

人們習慣性地把美和醜放在一起比較,但是在《醜的歷史》這本書中提出了一個問題:醜只能單純地定義成美的反面嗎?

要想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要把“醜”這個概念單獨拿出來,看看“醜”到底是如何構建起來的。

要理解醜,先要區分兩個概念:醜本身和形式上的醜。有一些事物的醜是公認的,比如說排洩物、腐爛的屍體或者全身長者爛瘡的人,這是醜本身;還有一種醜,是形式上的醜,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整體的各部分之間的聯繫缺乏平衡。

當然,人們除了把看見的醜用語言和文字再現出來之外,還會加入大量的想象去構建醜。比如,在西方人的信仰中,耶穌受難也是醜的。在早期基督教藝術中,只呈現耶穌的理想化形象,比如高大英俊、五官細膩,表情透露出憂傷。對於耶穌受難的經歷,頂多是用十字架來做暗示。到了中世紀晚期,人們不僅把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當作神,還把他當作實際的人來看。於是,藝術家開始著重刻畫耶穌受難的真實場景。這時用到的就是再現實際的醜和不協調的方法。

《醜的歷史》:美與醜的標準,如何化解對醜的成見?

也就是說,除了真實的“醜”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醜”是藝術家想象和創造出來的,所以作者艾柯也在書中說:“醜的種類和內涵非常多,藝術家藉助藝術手法,把現實中的醜再現了出來,儘可能發揮想象力,創造出更多的醜來。”

二、“醜”有什麼作用

《醜的歷史》這本書作者認為,醜至少有三種作用,分別是:諷刺、反判和好奇。

1、諷刺

人們在構建醜的時候,會用到誇張的方法來達到不和諧的效果,藝術家進一步昇華,把這種方法叫做“醜化”或者“妖魔化”。具體的做法就是故意讓原本正常的事物變得不協調,從而達到醜的效果。那麼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把厭惡的情緒通過“醜化”的行為釋放,更能夠達到諷刺的效果。

《醜的歷史》:美與醜的標準,如何化解對醜的成見?

最有名的諷刺作品應該是法國作家拉伯雷的《巨人傳》了。《巨人傳》裡的巨人叫龐大固埃行為粗俗,他會把巴黎聖母院的大鐘當成自己馴馬時用的鈴鐺,還會在巴黎聖母院裡撒尿。作者拉伯雷實際上是在藉助龐大固埃這個角色的醜陋行為,對教會進行諷刺和嘲弄,他想通過低俗的語言來消解教會的“神性”。

醜的另一種諷刺形式,就是漫畫。諷刺漫畫通常都要讓對象變得更醜,把一個特徵強調到畸形的地步,讓人一看到漫畫,就對畫中對象的特點和性格留下深刻的印象。

諷刺有時候還具有政治意味。自古以來,人們一旦把另外一些人當成了敵人,就會打心眼裡討厭他們。於是,在藝術上,人們會把魔鬼和怪物的特徵安到敵人身上,也就是把敵人“妖魔化”。

從19世紀開始,諷刺性畫作的地位不斷提升,最終成為一種高級的、富有意義的藝術力量。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醜”的作用被不斷挖掘出來了。

2、反叛

除了“諷刺”之外,“醜”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表現“反叛”。引用聖奧古斯丁的《論秩序》中的一個觀點:“醜的生命對秩序也有貢獻。”舉個簡單的例子,劊子手既惡毒又殘忍,但他在法律中擔任一個重要的角色,對國家秩序的建設起到很大的作用。

《醜的歷史》:美與醜的標準,如何化解對醜的成見?

在宣揚美的世界裡,“醜”更容易形成反叛的力量。13世紀意大利開始流行一種風格,叫做“甜美的新風格”。這種風格在文學上的具體表現就是把女人看作天使。為了表現“反叛”,很多詩人就藉助了“醜”的力量,掀起一股“寫醜女風”。

在西方的文藝復興初期,文學作品中了已經出現了醜化女性的作品,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喬萬尼·薄伽丘的《科巴丘》這部作品,作者讓美麗寡婦的丈夫的靈魂從地獄跑出來,揭露妻子身上的種種醜陋,藉此告訴讀者,世界上的美麗不是永恆的,醜才是必然的,我們必須正視“醜”的問題。在我國古代文學中,也有非常經典的醜女形象,比如著名的四大丑女:嫫母、鍾無豔、孟光、阮氏女,所以,在借用醜來體現反判這一點上,東西方的藝術是相通的。

從藝術家對醜女的塑造,我們可以領會到藝術家的心思。用醜女的“醜”打破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也用醜女自身外貌的醜陋與她實際的才華形成對比,從而豐富了女性形象的內涵。

3、好奇

文藝復興開始後,人們又把醜陋的範疇繼續延伸,賦予了“好奇”的意味,比如“怪物”原本是藝術的想象和醜化,現在“怪物”也能指新發現的未知事物。世界上還有許多未知的事物等著人們去探尋,而“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人的好奇。

《醜的歷史》:美與醜的標準,如何化解對醜的成見?

比如,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藝術家就對解剖室裡的屍體產生了興趣。解剖屍體原本是為了瞭解人體的構造,促進醫學的發展,但是,藝術家認為這樣“醜”的畫面具有一種魅力,它刺激著人們去關注未知的世界,看到人體剝了皮,只剩骨架,或者成為神經血管網的狀態,這樣人會感到莫名的興奮。從那以後,蠟像館裡就經常會展出一些嚇人的人體器官。

1498年,傑拉德·大衛的畫作《西沙尼斯被剝皮》中,就描繪了一個場景:醫生為一個人做著解剖,周圍還有一群人在圍觀,還有的人甚至目不轉睛地盯著看。雖然畫面呈現的效果很醜陋,但是,這些場景都是人們以前沒有見過的,所以產生了一股強烈的好奇心和窺探的慾望,吸引人們去觀賞這些作品。

長期以來,藝術家在不斷地探索審美的內涵,在這個過程中,“醜”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價值也不斷被挖掘出來。最後,這個世界不再只由“美”統治。

三、“醜”有哪些變體

醜除了具有諷刺、反判和好奇三種作用之外,它還有三種變體:崇高之醜、工業之醜和流行之醜。

1、崇高之醜

美學上首次對“醜”做徹底思考的是德國美學家萊辛,萊辛在他的著作《拉奧孔》中說:“自然的醜,擺在一幅畫裡能引起恐怖之感;而且,可笑和恐怖,在模仿裡能夠達到一種全新的動人和快感境界。”所以,古希臘羅得島的雕塑家們在塑造拉奧孔的兒子被巨蛇纏絞而死的雕像的時候,不僅僅刻畫了兒子的扭曲,還刻畫了父親拉奧孔痛苦的神情,讓人們感受到他“壓抑而痛楚的呢喃”,正是這種痛苦引起了人們的憐憫。儘管拉奧孔的表情是醜的,但這種醜是崇高的,能夠表現父親失去兒子的絕望。由此我們就能得出“醜”的第一個變體,也就是崇高之醜。

《醜的歷史》:美與醜的標準,如何化解對醜的成見?

除了《拉奧孔》外,其實還有很多作品體現了崇高之醜,最典型的就是法國作家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中塑造的敲鐘人,加西莫多。雖然加西莫多長得奇醜無比、面目猙獰,但是他有一顆善良和感恩的心。

在書裡,作家雨果把“美醜對照”的寫作手法運用到了極致,書中處處充滿了美與醜的強烈對比:加西莫多外表的醜和內心的美形成強烈的對比;副主教克洛德外表的偽善和內心的醜惡形成強烈的對比;加西莫多外表的醜和副主教內心的醜形成鮮明的對比……黑格爾在《美學》一書中也指出:“醜是和美衝撞的必要環節。”雨果用醜的外表來突出崇高,完美地展現了崇高之醜。

2、工業之醜

“醜”的第二個變體是工業之醜。現在的巴黎標誌性建築埃菲爾鐵塔,在當年籌建的時候,曾經被認為是醜陋的,而遭到過很多名人的反對,這些人中包括大名鼎鼎的作家小仲馬、莫泊桑,還有音樂家古諾以及很多當時非常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建築師。

《醜的歷史》:美與醜的標準,如何化解對醜的成見?

但是兩年後,埃菲爾鐵塔還是建成了,並且成為1889年巴黎世博會的入口及標誌性建築,得到了極大的關注。埃菲爾鐵塔的建成標誌著工業藝術時代的到來,隨著工業世界的壓迫,藝術家對醜極力刻畫,精神開始轉向一種頹廢主義,目的是表達對工業革命的厭惡。

3、流行之醜

心理學家榮格在評論喬伊斯的小說《尤利西斯》時指出:“今天的醜是即將到來的鉅變的徵兆。”意思就是說,“審醜”的觀念正在演變,以前被人們認為是倒胃口的作品,在今天或未來很有可能成為偉大的作品。

如今,在西方時尚界極為流行的“未來主義”流派就強調“以醜為驕傲”。1909年2月,意大利詩人、作家和文藝評論家馬裡內蒂在《費加羅報》上發表了《未來主義的創立和宣言》一文,文中呼籲:“讓我們勇敢地變醜吧!”,這標誌著未來主義的誕生。未來主義提倡的醜是一種刻意的挑釁,比如,法國藝術家馬塞爾·杜尚,就有意向傳統美學發起挑釁,他給達·芬奇的經典名畫《蒙娜麗莎》加上鬍鬚,他還把抽水馬桶當成藝術品來展覽。

《醜的歷史》:美與醜的標準,如何化解對醜的成見?

除了藝術家對醜偏愛之外,人們也逐漸開始接受和欣賞醜。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坎普(Camp)文化”,“Camp”一詞來源於法語中的俚語,意思就是“以誇張的方式展現”。坎普風是一種以“使觀者感到荒謬滑稽作為作品迷人與否的評判標準”的藝術風格。這種風格的特點是“豪華鋪張的、誇張的、裝模作樣的、戲劇化的、不真實的”。意思就是這個事物即使不是完美的,但是它的缺陷也可以很吸引人。

如今的人們對審醜觀念的包容度越來越大。很多人開始接受這個世界上不僅有美的存在,醜也有價值。當然,不管是創造具有“審醜”意識的藝術作品,還是以“醜”為武器發起挑釁,都不能一味地濫用“醜”來博取眼球,而要花時間和心思創造不同的藝術效果。

總結

《醜的歷史》這本書帶我們回顧了醜的歷史。在美學中,審醜是一個總被人忽視的領域。“醜”從自然界的反映,到藝術家的遊戲與挑釁,再到被大眾所接受,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一直到今天,藝術家們還在不斷地挖掘醜的價值,大眾也樂於從“醜”中獲得審美快感。

《醜的歷史》:美與醜的標準,如何化解對醜的成見?

最美與醜都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在某一時代背景下的美醜觀念,在下一個時代可能就會發生逆轉,就如同曾經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埃菲爾鐵塔,在現代的審美下襬脫了過去醜的標籤。更何況“美”的標準通常都是以自己的完美為基準,在這方面,人崇拜自己,根本說來,人以事物為鑑,凡反映他的形象的東西都是美的,與自己基準不和的便是“醜”。但在藝術層面來看,扭曲的線條,不合規的配色這些曾經被稱為典型的“醜”的元素,在畢加索、梵高的畫中又體現出不一樣的藝術美感。因而,醜可以是美,美也可能成為醜。

正如莎士比亞在《麥克白》中說的:“美就是醜,醜就是美。”這句話其實就是想告訴我們,美和醜從來不是二元對立的,它提醒我們打破對醜的厭惡,接納這種全新的藝術觀念,這也許就是《醜的歷史》這本書的最大價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