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大漠沙如雪》和《石灰吟》分別是怎樣借物抒情的?

芸曦285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這首詩前兩句寫景喻情:在茫茫的沙漠中,沙如雪一樣潔白,表達了作者在人生茫然的階段,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品格(如雪);燕山的月亮彷彿永遠都沒有圓,雖然人生一樣帶著缺陷,但是依然照亮著人間,表達了作者在逆境和失意中並沒有放棄追求自己的理想。後兩句雖表面是寫“馬”渴望著“披掛上陣”,在秋高氣爽的大漠中馳騁,同時也是作者的一種熱切希望:金戈鐵馬,明月當空,就算血測沙場報效國家又如何?!好男兒,就當如駿馬一樣,為了夢想而縱橫天下……

《石灰吟》用“石灰”的出身和結果來比喻作者的高尚情操是顯然易見的。比之《馬詩》更為容易詩懂,所以就不作囉嗦的剖析了……


科易閣主


先看《馬詩》。

前兩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這兩句以雪喻沙,以鉤喻月,富於特色,展現邊疆的清冷悲涼。

後兩句: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這兩句借馬抒情,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業又不被賞識的悲鳴。

整首詩作者借馬抒情,抒發作者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能夠建功立業的願望。

再看《石灰吟》

前兩句: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千錘萬鑿是形容開採的不容易,石灰出世就經受考驗。接著寫燒製過程,雖然“烈火焚燒”卻“若等閒”,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後兩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粉身碎骨,形象寫出石灰燒製時經受的磨鍊;渾不怕,是犧牲精神的體現。

整首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希望上面的內容能幫助到你。我是朔漠風塵,感謝你的關注![握手]




朔漠風塵


《馬詩.大漠沙如雪》是唐代詩人李賀的詩。《馬詩》第五首“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名為詠馬,實為抒發自己懷才不遇和建功立業的抱負。借景抒情,期望重用。《石灰吟》是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謙的詠物詩的代表作。“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為官清正廉潔,為民請命。《石灰吟》是于謙生平為人和性格做派的真實寫照。託物言志,把石灰喻作自己為國盡忠,堅貞高潔,光明磊落,襟懷崇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