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美日英防控舉措不著急,三國政府各有原因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美日英防控舉措不著急,三國政府各有原因

面對國內愈演愈烈的新冠肺炎疫情,其實也沒有什麼解決的好辦法,但是為了避免民眾對於政府無能時的苛責,他們就只能擺出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似乎一切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不過遺憾的是,這三個國家“看似穩若老狗,實則慌得一匹”,這一點從三國近一階段的防疫決策中,就能看得十分清楚。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美日英防控舉措不著急,三國政府各有原因

比如日本在此次新冠肺炎浪潮中,屬於最早曝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國家,因為主觀醫療的日本厚生省從2月15號開始,就已經承認新冠肺炎已經在國內流行。從他的鄰居韓國國內疫情的發展速度來看,日本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絕對不可能像他們公佈的信息這樣,總是一副溫吞水的樣子。

但是日本就是這麼穩得住,在其國內疫情開始爆發之後,日本政府先是要求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在家自我隔離,只有達到一定症狀之後,才被允許前往醫院進行檢測,否則醫院將會拒絕對其進行檢測和治療。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美日英防控舉措不著急,三國政府各有原因

日本政府為什麼要這麼做,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日本擔憂新冠肺炎疫情,會影響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順利召開,出於保障奧運會按時召開的目的,而暫時選擇隱瞞事實;二是公佈的疫情數據大幅度增加,可能會造成民眾的恐慌心理,日本政府為避免民眾恐慌以及影響日本經濟也只能選擇隱瞞。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美日英防控舉措不著急,三國政府各有原因

而相對於日本,美國人隱瞞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顯得比較直接,就是美國政府不想花錢去救人。由於從去年9月份開始,美國國內爆發了一場規模高達3200萬人的流感疫情,導致近2萬名美國人病死,所以當美國意識到本國也出現新冠肺炎疫情之後,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天文數字般的醫療費用。

從美國的法律的層面來講,當美國國內發生傳染病疫情之後,政府就必須要根據國內的有關法律條文,對國內民眾展開相應的救助,而且由於是傳染病,所以根據法律這些救助都將有政府全部買單。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美日英防控舉措不著急,三國政府各有原因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僅檢測試劑這一項的開銷,就要超過1000億美元,而後續對確診患者進行治療的費用,估計可能要達到數萬億美元,而現在債臺高築的美國政府根本就拿不出這麼多錢。

所以美國只能在一開始,不斷的淡化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性,企圖讓民眾將新冠肺炎當做是流感去治療,這樣美國政府就不需要為民眾治療新冠肺炎的開銷兜底,因為流感不屬於疫病,所以政府不用對這類疾病買單,把新冠肺炎當成流感,美國政府就能因此下上萬億美元的開支,在這麼大的利益誘惑下,美國政府選擇搏一把也是有道理的。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美日英防控舉措不著急,三國政府各有原因

​隨著新冠肺炎在歐洲不斷的蔓延,英國政府現在也同樣面臨著疫情防控的難題,而相較於美國和日本,英國選擇不著急的原因則相對要奇葩一點,他們不僅面臨著醫療資源的緊缺,而且還面臨著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英國的民眾不配合。

由於在過去的數百年時間裡,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一直都人現代人文思想的主要發源地,在這一地區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思想和主義,導致包括英國的民眾,從來都是不配合政府作為的民眾。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美日英防控舉措不著急,三國政府各有原因

所以即使是在面臨死亡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英國國內總會有一批人站出來更政府唱反調,似乎只有這樣做了,才能體現出這些人的人生意義和政治價值,但是他們卻根本都不管英國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

因此英國首相約翰遜在展開防疫行動之前,只能先不著急等疫情嚴重到一定程度之後,再唱一個反調,爆個“群體免疫理論”,把新冠肺炎疫情在蔓延的後果公佈於眾,結果一下就把英國從上到下“震”了個透。

這樣民眾就會因為心中的恐慌,選擇一邊批評政府的不作為,一邊要求政府立即展開防疫工作,這樣英國政府就能很輕鬆的從議會要到充裕的防疫資金,同時在防疫行動上也不會再有太多的人去掣肘。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美日英防控舉措不著急,三國政府各有原因

雖然美、日、英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的早期,都在防疫行動上動作遲緩,並不是因為他們有什麼殺手鐧、或者有什麼特效藥,而是他們都想要達到各自的目的,這也是根據各自不同的國情需要,做出的這個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