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基建(二)5G: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引言:作為“新基建”的領銜者,5G被定調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是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

一、什麼是5G?

5G的G是英文Generation的縮寫,翻譯為“代”。5G就是指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也是最新一代的蜂窩移動通信技術。較之4G,5G具有更快速度、更大連接、更低時延、更高可靠的優勢。在5G網絡下,兩三秒鐘就可下載一部高清電影,數據傳輸僅有毫秒級的延遲,即使在目前速度最快的高鐵上也能保證網絡的穩定,百萬級的物品互聯開啟萬物互聯時代。


走進新基建(二)5G: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圖1 5G開啟萬物互聯時代

5G網絡的普及,能夠實現無人駕駛、遠程醫療、超高清視頻、AR/VR等更多行業應用,壯大數字產業化規模,同時也能為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城市管理等公共事業提供高速傳輸通道,帶動社會服務和社會治理方式變革。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成為繼韓國、美國、瑞士和英國之後的全球第五個開通5G商用服務的國家。


走進新基建(二)5G: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圖2 5G產業鏈

二、5G三大應用場景

場景一:增強移動寬帶(eMBB)

增強移動寬帶(eMBB,Enhance Mobile Broadband)強調高速率,要求隨時隨地體驗速率高於100Mbps,峰值速率高於10Gbps,主要應用在以人為中心的場景中,如高清視頻直播、VR/AR等。

場景二:超高可靠低延遲通信(uRLLC)

超高可靠低延遲通信(uRLLC,Ultra Reliable &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強調超低時延、超高可靠性,要求網絡時延低於1ms,主要應用在車聯網、智慧工廠等領域。

場景三:大規模機器類通信(mMTC)

大規模機器類通信(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強調高容量、高連接密度、低功耗,要求每平方公里可以連接100萬個設備,電池續航達10年,主要應用在大規模物聯網、智能家居等領域。


走進新基建(二)5G: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圖3 5G三大應用場景

三、5G面臨的“三大關”

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指出,網絡、終端和行業應用,是中國5G需要闖過的"三大關"。

首先,5G網絡建設仍然任重而道遠,面臨著四大挑戰。第一,5G覆蓋區域有限。第二,中國在全球率先啟動獨立組網大規模建設將面臨探路的風險。第三,共建共享帶來全新挑戰。第四,5G室內覆蓋成本更高。

其次,終端仍是5G大規模商用的"瓶頸"。目前,5G手機可供選擇的品種不多,雖有幾款接近4G的價位,但多數產品的價格仍難言普惠。

最後,行業應用尚未突破。與面向公眾的應用相比,行業應用個性化明顯,不僅關係到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開發,還涉及各個行業的管理和准入,跨界合作與商業模式目前還不清晰。目前,雖然助力疫情防控促使5G在醫療行業應用上"入門",但其他行業應用的推廣還需要真正找到剛需。


撰稿人:魯萍、馮開瑞

審稿:陳正坤、范增傑、張潔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