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全球新冠肺炎,如果最後印度死亡率最低,是不是要反思現在的衛生免疫基本思路?

愛--雨天


隨著疫情的加重,各疫情國不斷推出新的防控措施,但新冠疫情快速擴散的勢頭非但沒有減緩,反而是自3月14日開始猛然提速了。來看最新數據:截止北京時間3月16日23:30分,全球共156個國家/地區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174315例,其中海外累計確診93301例。照這個勢頭下去的話,到明天的這個時候,全球確診病例數就將超過20萬大關。



歐洲已成為新冠疫情的“震中”,現在最讓人擔憂的是:是否會有更多的國家像瑞典、英國那樣“繳械投降”?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3月13日說的這句話已經成為了擺在世人眼前的事實,而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無論印度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是高是低,充其量也只是個案,根本就說明不了任何問題,更談不上什麼對衛生免疫進行反思。事實上,朝鮮做得比印度更好,零感染、零死亡。


換句話說,即便是要反思,那也輪不著印度,更應該參照朝鮮的做法——朝鮮除了關閉國境線之外,內部的衛生防疫工作做得相當出色,與印度可謂是“雲泥之別”。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規律,流感、新冠也不例外,要從科學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而不是想當然(題主這連“想當然”,充其量也就是“腦洞大開”,而且開得還不是一般的大)!事實上,對於印度的統計數據,我始終都不大相信——三哥吹牛逼的本事誰也比不了。

到目前為止,我個人覺得有4個國家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非常“搶眼”:排在第一位的是“未戰先降”的英國,“群體免疫”理論驚掉了一地的眼球。第二名是“檢測能力不足”的美國,“世界霸主”還遠不如自己的小兄弟韓國。第三名就是“謎之自信”的印度,當真是“風景這邊獨好”?第四名是“閉關鎖國”的朝鮮,新冠肺炎至今仍保持“零記錄”。至於瑞典的“四不”、意大利的“戰時醫療資源分配體制”、日本的新增病例“維持平穩”,那都不算事……


儒道之主


根據印度來反思衛生免疫思路?英國的群體免疫只是嘴上說說,而印度的群體免疫則是一直落到實處,人均預期壽命六十八歲的就是最好證據。

印度雖然號稱推行全民免費醫療,但是國際機構調查顯示,日本每一萬人擁有一百三十四張病床,德國每一萬人擁有八十三張病床,我國每一萬人擁有四十二張病床,美國每一萬人擁有二十九張病床,而印度每一萬人只有七張病床。印度的衛生狀況不是免費醫療,而是實打實的印度全民免疫,全靠印度百姓的身體素質和免疫力。

:印度每十萬人只有七張病床

最近一段時間,英國因其提出的群體免疫方案出於浪口風尖。可是,英國的具體政策有意避開了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只准備對年輕人推出這這樣的醫療方案,還是有一定顧慮的。但是印度這邊就沒有這個問題,印度預期人均壽命六十八歲,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屬於個別現象,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僅僅只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六。

有的時候甚至會有這樣的懷疑,英國群體免疫的計算原型,就是醫療綜合實力非常差的印度。客觀來說,自稱為強國的印度確實是一個不控制病毒傳播的國家,尤其是不能提供有效醫療服務的印度中下層地區。考慮到印度貧富分化的情況,首都新德里等富有地區擁有大量病床,而鄉鎮地區可能一張病床都沒有。

平均十萬人只有七張病床,首都地區十萬人有十四張病床,貧窮鄉鎮十萬人一張病床都沒有。

:新德里的醫療實力

對於廣大的印度貧窮民眾來說,控制疫情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印度政府無法追蹤每一位患者,無法區分每一位密切接觸者並隔離,無法徹底將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消滅在印度的土地之上。印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檢測和控制疫情,但這隻限於富有地區,僅僅限於政府管控力度和醫療能力強的“發達地區”。

從一定程度上講,印度疫情其實就是富人疫情,它的數字有可能嚴重失真,無法管控到基層地區。甚至對於印度政府來說,基層地區發生的事情它也是眼前一片黑,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自愈率那麼高,貧困地區又沒有多少老年人(印度窮人的壽命比較短)。疫情爆發完了,上級對此也不清楚,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的。

印度地區至今依舊活躍著各種病毒,新型冠狀肺炎病毒也會成為其中之一。

:印度農村地區實景

每個國家的情況都是非常複雜的,即便印度死亡率最低,我們也不可能效仿印度,而且也沒有什麼好效仿的地方。

能及時享受到醫療服務,能有效的延長壽命,為什麼要和印度人一樣被迫提升身體免疫力呢?只要生命可以足夠長久,免疫力比印度人差一點也沒有什麼。


注:

多方反對之下,英國已經更改了防疫政策,準備推行更加嚴格的防疫措施。

綜合考慮,印度醫療狀況其實還真就是英國口中的群體免疫。


垂垂老馬


我們必須明白的是,印度為什麼死亡率是最低的!這主要源於印度人良好的生活習慣!

印度作為亞洲第一超級大國,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都是首屈一指的!

再加上智慧與顏值並存的領導人莫迪!面對這次新冠肺炎病毒,印度人有著十足的信心與準備!

印度人之所以能夠戰勝新冠肺炎病毒,主要源於三點!

第一、神奇的恆河水,對病毒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眾所周知,印度人有每年去恆河沐浴的習慣,以洗去一年的汙穢,保證接下來的一年免受病毒細菌的侵襲!

這種傳統以及先進的生活習慣,被聰明的印度人,很好的傳承了下來!只要他們定期去恆河沐浴,泡泡澡。小小的病毒就不可能感染他們!

所以,即便全世界疫情如此嚴重,但到了印度人身上,病毒卻很難發揮作用!

第二、印度的溼婆神和神奇的牛尿!

印度的宗教信仰十分的發達,每當有災難降臨時。印度人都會去朝拜神靈!雖說是一種迷信,但是卻對於印度人有很強的心裡暗示作用!因此,好多印度人即使感染病毒,在強大的心理作用下,也會自愈!國際衛生組織也證明,良好的心理作用對抗擊疫情有一定的幫助!

在強大的宗教團體下,印度人將牛作為圖騰,以至於印度人覺得牛身體上全是寶!牛糞的燃燒可以驅魔,牛尿的飲用可以祛除百病!

正是印度人這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積極樂觀的心態!讓印度人很好的避免了被病毒侵襲!

第三、不同的文化,導致的檢測標準不一樣!

眾所周知,中國的確診患者是通過檢測試劑進行確診的!

但對於印度,美國而言,沒有充足的檢測試劑怎麼辦!印度人發明了較為簡單且直接的檢測方法,那就是“屍檢”!死於肺炎病毒那一定是感染了新冠肺炎,自然而然可以確診了!

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就是當疫情開始的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什麼要訪問印度?訪問印度之後,回到美國,特朗普面對病毒為什麼那麼有信心?

很明顯,特朗普訪問印度,是去取經的!因為神奇的恆河水,包治百病的牛尿,先進的檢測技術,確實給了特朗普足夠的信心!

印度人民的智慧和實力,幫助他們戰勝疫情!和衛生免疫體系沒有半點兒關係!所以請不要對印度進行道德綁架!


新概念傳媒宋晨聲


在美國沒有發現新冠肺炎病毒確診病例時,他們還說病毒不用理會,可以自己痊癒呢。

印度現在公佈的數據顯示,有117人確診,死亡2人,死亡率為1.7%,這個結果遠遠比世界新冠肺炎死亡率3%,要低上不少。

這時候,有部分人開始站出來說,你看人家印度,人口這麼多,醫療條件這麼差,怎麼會有如此成果呢。

我們從印度的歷史來看,這次疫情並沒有結束,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印度在世界歷次傳染病發生時,都沒有缺席過,並且每次造成的損失也比較多。

這一次獨善其身,顯得讓人不解。

從印度的這次表現來看,中規中矩沒有什麼亮眼的地方。

印度政府在疫情爆發時,接回了本國的國民,限制了進出境人員。

但印度沒有進行大範圍的隔離觀察,也沒有宣佈醫療免費為這次疫情服務。

當時正時特朗普訪問印度期間,印度全國都在準備迎接特朗普。

為此還把富人區和貧民窟用圍牆隔起來,目的是給特朗普一個好印象。

因此,新冠肺炎病毒很默契地選擇了暫時休息,等特朗普結束訪問後,才有新增人數出現。

想想有點搞笑,為了接待一次特朗普,印度也是煞費苦心。

那麼,印度民眾對新冠肺炎有認知嗎?

答案是完全沒有。

即使有發現新冠肺炎類似症狀的患者,也是按照普通感冒來醫治。

最後是沒有檢測的人,即使患病去世,也是正常的死亡,並非新冠肺炎的原因。

這就好理解了,印度不檢測,就不會有,這個和美國有點類似。

印度學到了美國做事的精髓,但這樣的做法值得提倡嗎。

如今新冠肺炎成為大流行病,想要躋身大國行列的印度,想要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

—End—



冷月鉤沉


此前印度只有3例新冠肺炎病例將其全部治癒,100%的治癒率確實是全球最高的,而且是無法超越的。但是現在印度的確診數字已經突破了100例,未來治癒率如果還能維持在100%才是真水平。印度的新冠疫情還沒有大規模爆發,談不上什麼獨特的衛生防疫經驗和思路來。至於網上流傳的,因為印度的生活環境很差,印度民眾身上保留了一些原始抗體的說法,相信未來疫情持續爆發之後,就可以檢驗這些抗體是否真的有用了。


印度的公共衛生做的並不是很好,絕大多數印度地環境髒亂差,各種細菌性和病毒性的傳染病肆虐。印度經常會因為霍亂、鼠疫等烈性傳染病,死去很多人。恐怕除了印度人,沒人相信幹完一杯恆河水身體就能具有什麼特殊的免疫功能。面對這場新冠疫情也是一樣,在疫情爆發的第1個月,印度因為強化人員管控,成功地避免了病毒在印度國內的擴散,印度長時間只有三名確診病例,當然很容易將他們治癒出院。但是當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疫情爆發之後,印度可能是出於對歐洲人的信賴,並沒有繼續採取嚴密的管控措施,使得病毒在印度國內出現了擴散和社區性傳染的狀況。應該說,接下來才是檢驗印度防疫工作真實實力的時候。


近期從盧旺達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現的輸入性病例都是印度公民,這至少說明病毒已經在印度國內落地生根,而且出現了大量印度政府並不掌握的潛在感染者。印度政府既沒有大規模隔離的社會動員能力,也沒有推動大規模病毒檢測的社會組織能力,除了印度炎熱的天氣之外,根本沒有對抗病毒的硬手段。由於新冠病毒對氣溫的敏感性尚未得到科學論證,除非這種病毒真的非常害怕高溫,否則在印度出現大規模的擴散已成為定局。


們總是說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度,那主要是人們對印度包括印度的風俗習慣不是很瞭解,但是神奇並不代表印度具有什麼神秘的力量,在病毒面前,無論是恆河水還是牛尿都是不管用的。


衝擊時評


印度至今確診病例剛剛過百(113人,截止日為3月16日),死亡2人,確診病例不多,死亡率較低。但印度的情況不能作為我們反思和檢討衛生防疫工作思路的有力例證。第一、印度的疫情與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相近,沒有什麼特別值得誇獎的,而印度的醫療資源和經濟實力遠超上述兩國。第二、目前還不能說明印度的疫情已經得到全面控制,疫情是否會突然變化,實際情況還有待觀察。第三、印度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氣候與疫情嚴重的緯度30-40國家不同,自然的氣候條件不利於病毒的生存,它的疫情比較緩和與氣候條件有較大的關係。第四、以印度的醫療體制、公共衛生和社會保障的實際情況來看,印度的公共衛生及防疫抗疫工作並不理想,沒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東西。印度如發生重大的疫情,其國家治理體制未必能有效解決全國性的抗疫動員和組織問題。我國在抗擊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的確出現了一些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地方管治在公共衛生事件的權力和責任問題以及防疫系統工作機制上的問題,值得我們進行深刻的反思和大動作的改進。環顧世界各國在抗疫中的表現,中國ZF的決策力和行動力是值得肯定的,我們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暴露出來的問題尤其是公立醫院大幅被削減,經營過度市場化的問題、私立醫院在公共衛生防疫抗疫中如何發揮作用的問題是今後要深入研究和認真解決的問題。


sailor72


14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地區發生了一場席捲全歐洲的瘟疫——黑死病。前後持續了6年時間,這場瘟疫結束之後,超過2500萬歐洲人喪命。

▲黑死病下的歐洲

在瘟疫爆發時,人們就意識到是老鼠在傳播病毒,但是由於醫療條件落後,一直未能控制住疫情,這也導致黑死病在歐洲的肆虐時間長達6年。

6年之後,1/3的歐洲人以生命的代價,開啟了歐洲的第1次衛生革命。也是在這之後,人們才意識到當瘟疫爆發時,正確的隔離措施是有多麼重要。

1918年,西班牙流感開始爆發,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席捲全球。最後以將近10億人感染,4000多萬人死亡為代價收尾。當時正值一戰末尾,西班牙流感的爆發,也讓一戰迅速結束。

不過,流感也不是沒有帶來任何好處。在西班牙流感結束之後,促進了現代醫學的發展,也推動形成了國際衛生合作機制。再後來,也湧現了一大批流行病學的科學家。

▲西班牙大流感

不過,直到西班牙流感結束了15年後,科學家才分離出來了流感病毒。流感結束20多年後,科學家才製造出了第一支抗流感疫苗。

如果說黑死病的爆發,讓人類覺醒了公共衛生的意識。那麼西班牙大流感的爆發,就是推動了公共衛生的發展。也是在西班牙大流感之後,才發現了青黴素,挽救了幾億人的生命。

然而,無論是西班牙大流感,還是在歐洲地區爆發的黑死病,都是用幾千萬人死亡的代價來讓人類覺醒。換句話說,人類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是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

如今,有人卻告訴我:面對疫情,印度的死亡率很低,應該要轉換衛生免疫的基本思路。如何理解印度衛生免疫的基本思路?簡單來講:乾了這碗恆河水,來世還做印度人。

顯而易見,很多人認為印度的死亡率低,和印度衛生條件有關。因為印度衛生條件差,所以給了印度人一個強壯的身體,可以抵抗病毒的入侵。

這種邏輯看似正確,實際上毫無道理可言。因為一個人患病與否,和個人抵抗力關係不大。而一個人能否痊癒,則和抵抗力有著密切關係。

換句話說,抵抗力強不一定不生病,抵抗力弱不一定生病。但是在患病的情況下,抵抗力強的人,要比抵抗力弱的人容易痊癒。而反觀印度的數據,僅確診了114例患者。

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單從數據上來看,印度的情況比較好。如今,印度也只有兩例死亡患者,按照這種數據計算,印度死亡率約為1.7%,明顯的比重災區高。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重災區的死亡率高是因為在醫療擠兌發生後,由於病人得不到醫療支撐,從輕症拖成重症,才導致的死亡率較大提高。

但是反觀印度的情況,在確診100多例的情況下,遠遠達不到印度的醫療承載能力。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印度確診病例也高達1萬多,再保持這個病死率的話,我就相信恆河水有奇效。

所以,印度死亡率低,不是因為印度人身強體壯,而是因為確診病例少,沒有超過醫療承載能力。 這種條件在死亡率,沒有任何值得參考的意義。


史之策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是我們老一輩經常說的俗語,這並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過度的清潔反而使我們機體面對疾病時沒有抵抗力,但是也不能過度髒亂,印度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鬥爭中的確傷亡不大,我們也沒有聽到印度發生不明原因疾病的死亡,所以媒體報導的我們要相信是真的,但是印度的平均年齡是68.3歲,排全球第125位,所以,這次新冠疫情沒有在印度爆發,不僅僅是因為衛生的原因,還與印度的較高溫度以及本國的防疫措施等離不開。



蝸牛兒愛吃肉


印度,一個開掛的民族,“乾了這碗恆河水,來世還做印度人”這句話相信很多網友都知道,印度恆河的水質是非常差的,在這種條件下,印度人還能在不過濾的情況下直接食用恆河水,這足以證明印度人的體質不是一般的好。


所以在疫情來臨的時候,印度人因為環境影響,自身練就了一身不錯的抵抗力,所以能自我痊癒不算什麼什麼稀奇事,這同時也是印度為什麼在醫療條件差的情況下還能控制疫情的傳播,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用太擔心,病毒再強能強過免疫力?開玩笑。

反觀歐美其他國家,他們也想效仿印度人的行為,但是由於體質不同,結果也不同,疫情在歐美爆發了,而英國卻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依舊堅持以身體去對抗疫情,歐美國家的身體免疫力如同溫室裡的小花朵,而印度人的免疫力如同沙漠裡的仙人掌,這兩者根本沒比較的地方。


其實也不用反思,只不過環境不同,對待的疫情的態度就不同,別人的成功不是能輕易複製的,印度經過幾千年的改變,才有瞭如今的免疫力,這是我們強求不來得,我們免疫力弱一點的就要做好防護措施,防治疫情趁虛而入。
或許在疫情結束後,印度依舊會保持死亡率最低,但是並不代表著印度的防疫措施就很好,目前也不應該去糾結這些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做好疫情的防控。


達人陳可可


世界很精彩,老金看世界;

即使印度目前死亡率最低,印度也遠遠算不上治療新冠肺炎的標杆,更談不上我們要反思現在的衛生免疫基本思路;

你們知道印度為何確診人數這麼少,死亡率那麼低嗎?

知道了你就絕對不會再說要學習印度經驗了。

印度目前累計確診117例,死亡2人,確實死亡率不足2%,比起意大利的7%,要低得多;

但是,別忘了,印度的疫情尚未到爆發期,其死亡率還不足以說是最終的死亡率;


3月4日,一個意大利旅遊團在齋普爾被發現1名意大利人有新冠肺炎症狀,後被確診,留下治療,其餘旅遊團成員繼續前往阿格拉參觀泰姬陵,結果在那裡有15名遊客,旅遊大巴司機被確診,由此拉開了印度新冠疫情的第二波;

印度人發現1名意大利遊客確診,沒有及時攔下整個旅遊團,而是放走其他人去繼續旅遊,這個做法就顯得太隨意!

窺一斑而見全豹,從這個非常不專業的操作可以看出來,印度真的沒什麼經驗值得我們去學習;

非常蹊蹺的是:印度作為人口大國,印度人也遍佈亞洲及世界各地,人員來往也很密切(經商,旅遊),為何累計確診數量那麼少?


難道真是印度人的體質好不容易感染?還是印度神牛的牛糞,牛尿,恆河水在起作用?

非也!

老金從一項記錄裡找到了答案:

印度政府週六稱(3月7日),印度全境用於測試新冠肺炎病例樣本的實驗室擴大到52個。 印度衛生部官員表示,目前印度的試劑盒或其他相關設備準備充足,從存量上看至少可以進行25000次測試,而到目前為止,只進行了大約4280次測試。

知道了嗎?

印度從1月份新冠疫情爆發,到現在差不多兩個多月,只做了4280次測試!原來印度確診數字低就是檢測次數太少導致的。這和美國前段時間的做法一樣啊,沒有檢測工具,就不需要檢測了;

不檢測,就沒有確診,沒有確診就沒有死亡,大家明白了嗎?印度的低確診,低死亡就是這麼來的!再也別吹什麼印度沒有疫情,死亡率低了。


莫迪讓印度不檢測或者少檢測有他的合理性:因為印度人心態好,相信輪迴轉世,生死看淡,所以即使有新冠肺炎流行,爆發,他們也無所謂;再說,印度如此低的檢測量,即使有大面積感染的疫情,也是筆糊塗賬啊。

這種做法放我們這裡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再也別說啥從印度經驗來反思我們的衛生檢疫思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