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佈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科技戰略

特朗普宣佈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據環球網3月15日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13日在白宮宣佈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以釋放更多資金與資源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據悉,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可為美國聯邦和地方政府提供額外500億美元應對疫情資金。特朗普同時還公佈一系列行政措施,包括以公私合作方式擴大在便利場所檢測新冠病毒、減輕學生貸款負擔和賦予醫療專業人士在治療患者時額外“靈活性”等。美聯社報道,美國多家醫院和國會議員對特朗普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表示贊同,在“國家緊急狀態”下,醫療和公共部門可以暫時免受一些特定聯邦規則限制,應對緊急情況時能夠更為便利。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發布《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球經濟影響:簡述》報告

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CRS)3月13日消息,CRS發佈《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球經濟影響:簡述》報告。該報告分析了此次疫情預期的經濟影響,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可能會下降至1.5%;梳理了美國、加拿大、意大利、韓國、日本等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在疫情背景下對經濟的調控政策;彙總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區域性開發銀行的最新動向;評估了疫情對發達經濟體和主要受影響經濟體的衝擊,指出疫情對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加拿大、德國、意大利、日本、墨西哥和韓國以及商品出口商影響最大,且鑑於中國在計算機、電子產品、藥品和運輸設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國的產量下降在全球產生溢出效應,對相關產業全球供應鏈影響較大。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發布《冠狀病毒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意義》文章

據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官網3月11日消息,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發布《冠狀病毒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意義》文章,分析了中美關係如何影響對冠狀病毒的應對、疫情對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影響、疫情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疫情對中美雙方構成的經濟挑戰、中國對冠狀病毒的反映將如何改變其國際地位等問題。文章指出,如因疫情遇到困難,中國可援引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中的不可抗力條款推遲採購,目前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已取消數份液化天然氣合同;疫情造成的旅行禁令、勞動力返工受阻、機械和原材料中斷等因素已對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尼泊爾和斯里蘭卡等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基礎設施項目造成重大影響;疫情加劇了美國對與中國“脫鉤”的呼籲,或使部分跨國公司轉移供應鏈,並減少美國對中國處方藥、醫療用品和其他重要資源的依賴。

美國政府官員透露,美國於3月16日起開始新冠肺炎疫苗臨床試驗

據新華網3月16日消息,美聯社援引一位匿名政府官員的說法稱,美國將開始一項新冠病毒肺炎疫苗臨床試驗。報道稱,試驗尚未公開宣佈,第一位參與臨床試驗的人士將於16日接種實驗疫苗。該試驗將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由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的凱澤·珀默嫩特(Kaiser Permanente)公司健康研究所負責進行。美國公共衛生官員表示,要完全驗證任何可能的疫苗,需要12-18個月的時間。測試將從45名年輕、健康的志願者開始,他們將使用由NIH和Moderna公司共同研發的不同劑量的mRNA疫苗。參與者不會從疫苗中感染,因為疫苗本身不含病毒,試驗目的旨在檢查疫苗是否存在嚴重副作用,為更大規模的試驗奠定基礎。

信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現相距公里級高維量子糾纏分發

據cnBeta網3月16日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首次實現公里級光子三維軌道角動量糾纏分發。高維量子系統擁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強的抗竊聽能力以及更強的量子計算能力。光子的軌道角動量是近年來被廣泛關注的高維繫統,在維度擴展性方面極具優勢。然而軌道角動量糾纏易受大氣湍流或光纖中模式串擾及模式色散的影響,此前僅能實現幾米距離的傳輸,且侷限於二維糾纏的分發。郭院士團隊自主研發適用於光子空分複用的少模光纖,設計了軌道角動量模式色散預補償裝置,首次在1公里光纖中實現了三維軌道角動量糾纏光子對的分發。該研究為未來利用空間模式複用技術實現長距離的高維量子信息任務提供了可能性。

以色列擬通過反恐網絡追蹤技術對抗新冠疫情傳播

據新浪科技3月16日消息,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表示,該國計劃使用反恐網絡追蹤技術定位與病毒攜帶者接觸過的人,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風險。考慮到此舉可能侵犯個人隱私,該行動計劃目前正提交以色列司法部審批。而以色列國內安全部門“辛貝特”確認,已應總理和衛生部的要求開始研究如何將反恐追蹤技術用於對抗新冠疫情。

生物

中國科學家改造出高性能絲素蛋白材料,構建出迄今擦寫速度最快的蛋白質基憶阻器

據cnbeta 3月16日消息,中國廈門大學科學家成功改造了源於桑蠶絲的絲素蛋白材料,並構建出高性能、高穩定性、低能耗、可實用的蛋白質基憶阻器電子器件及人工神經突觸。研究人員將銀納米簇組裝到絲素蛋白介觀網絡(介觀是介於微觀與納觀之間的體系)中,極大地提升了絲素蛋白材料的電子學特性,可實現蛋白質基信息存儲領域最快擦寫速度,甚至可與頂級無機類材料憶阻器相媲美。研究人員表示,該成果對未來實現可植入生物電子傳感與計算、活體內實時AI計算以及遠程AI醫療等具有開創性意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先進功能材料》期刊。

能源

荷蘭將建世界首臺多兆瓦高溫制氫電解槽

據北極星氫能網3月16日消息,荷蘭將在鹿特丹建造及運營世界上首臺用於高效制氫的多兆瓦級高溫電解槽。該項目名為MULTIPLHY,已在芬蘭耐斯特公司(Neste)位於鹿特丹的 “可再生產品精煉廠” 啟動。據悉,該項目是歐盟Horizon 2020 FCH2-JU項目下的一部分,資金總額為690萬歐元。該電解槽額定功率為2.6兆瓦,產氫量為每小時60公斤,電效率高達85%,預計到2024年底至少將運行16000小時,共產綠氫960噸。

海洋

英國皇家海軍研製超大型無人潛航器

據藍海星智庫3月15日消息,英國皇家海軍與MSubs公司簽署合同,授權該公司為皇家海軍研發S201“魔鬼魚”超大型無人潛航器(XLUUV)。英國皇家海軍稱,該型潛航器主要用於情報收集,可在不搭載乘員的情況下自動離開船塢,秘密潛入作戰區域,續航時間最長可達三個月。該型潛航器還能夠感知敵方目標,並向基站傳回相關信息。

首個北斗船載接收設備檢測國際標準正式發佈

據國際船舶網3月16日消息,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正式發佈首個北斗船載接收設備檢測國際標準(IEC 61108-5),對於推動北斗全面進入船載綜合導航系統、自動識別系統、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應急示位標、電子海圖和信息系統等相關IEC標準,以及持續推進北斗在國際海事領域的廣泛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此次發佈的標準是世界各國船級社對北斗設備上船應用許可——型式認可的依據,是北斗進入國際航海領域實現廣泛應用的必要條件,也是全球衛星導航海用產品製造商設計、生產和測試的依據。

航空

日本開發用於高超聲速武器的反艦戰鬥部

據航空簡報3月16日消息,日本正在開發“海上剋星”(Sea Buster)和多重爆炸成形穿甲彈(MEFP)兩種先進的反艦戰鬥部。這兩種戰鬥部將分別用於兩種正在研發的超高速滑翔彈(HVGP)和高超聲速巡航導彈(HCM)上。“海上剋星”戰鬥部由一個主戰鬥部和一個前置戰鬥部組成,針對敵方大型水面艦艇而研發。MEFP戰鬥部用於對付水面艦艇、固定和地面移動目標,能夠釋放幾十個超高速金屬碎片,打擊多個目標。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報告顯示,飛行員濫用藥物引發的墜機事故呈現上升趨勢

據航空簡報3月16日消息,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飛行員濫用處方藥、非處方藥和違禁藥物導致的墜機事故發生呈現明顯上升趨勢。研究結果顯示,97%的墜機事件都發生在常規飛行中,並且飛行員在墜機事故發生之前服用過一種或幾種特效藥。最新研究還發現,遇難飛行員服用大麻的比例有所上升。

以色列Elbit Systems公司將為F-16戰鬥機提供紅外導彈預警系統

據資信薈3月16日消息,美國國防部稱,以色列Elbit Systems公司獲得價值4.716億美元合同,將為美空軍F-16戰鬥機提供基於塔架的新一代紅外被動式機載預警系統(PAWS)。PAWS系列適用於所有空中平臺,利用使用先進的信號處理和算法,可檢測、跟蹤和識別威脅導彈,並通過視聽警告信號警告機組人員,及時啟動火炬分配,精確地向來襲導彈發出定向紅外對策,可大幅提高機載平臺的生存能力。

航天

美太空軍接收首套攻擊武器系統

據美軍事進行時3月15日消息,美太空軍接收首套攻擊武器系統“反通信系統Block 10.2”(CCS B10.2),並宣佈其已具備初步作戰能力。CCS B10.2是一種升級版的陸基衛星通信干擾系統,初期版本於2004年服役。據悉,該系統可阻止敵方軍用衛星系統進行快速通信和信息共享,這將大幅提升美軍作戰優勢。

NASA為月球“門戶”選定首批科學載荷

據航小宇3月16日消息,NASA宣佈將把太陽物理學和空間天氣有效載荷裝到月球“門戶”上,用來採集相關數據。其中,太陽物理學載荷由歐空局提供,空間天氣載荷由NASA提供。NASA強調,此次選定的載荷不僅將支持“阿蒂米斯”計劃下的載人登月任務,還將有助於後續載人火星探測計劃的開展。

新材料

中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智能發光材料

據Phys.org網站3月13日消息,由中科院理化所、深圳大學和汕頭大學等組成的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金卡賓雙鹽智能發光材料。研究人員通過在氮雜環卡賓配體上引入手性取代基團,改變金-金之間相互作用力,調控金(I)卡賓雙鹽的超分子組裝過程,打破了長程有序的金-金相互作用,在晶態條件下得到熱力學穩定的金(I)卡賓雙鹽離子對。在聚合物中,金(I)卡賓雙鹽聚集形成一系列金-金距離不同的亞穩態相,進而展現出激發波長依賴的圓偏振發光特性。當激發波長從300 nm增加到400 nm,其最大發射峰從440 nm逐漸紅移到530 nm。該材料在3D顯示、量子加密、光通訊、光學防偽等方面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

先進製造

新加坡啟動聯合產業計劃第二階段,以加快增材製造技術海上應用

據Ofweek網3月16日消息,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國家增材製造創新集群和船舶協會聯合宣佈,將開啟聯合產業計劃(JIP)的第二階段。JIP計劃旨在推動海洋工業中增材製造技術的應用。該計劃第一階段於2019年10月結束,第二階段將在整個產業鏈中徵增材製造技術供應商,通過將3D打印零部件安裝在船舶上,以驗證增材製造技術在海事、船舶零件方面的應用潛力。

-END-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