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抗疫還是先抗議?新冠疫情中糾結前行的吉爾吉斯斯坦

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自3月13日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目前已上升至8例;烏茲別克斯坦自3月15日發現首例確診病例以來,一天內上升至6例。

為應對中亞本土新冠肺炎“零病例”被打破後的嚴峻形勢,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於3月15日先後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全力抗擊疫情。

先抗疫還是先抗議?新冠疫情中糾結前行的吉爾吉斯斯坦

眼看著鄰國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確診病例的不斷攀升,加上中亞媒體對新冠疫情的報道格式變成“全球確診XX例、死亡XX例”之後,早在1月24日就早早關閉了東部邊境的吉爾吉斯斯坦明顯也緊張了起來。

3月16日,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兩場會:吉爾吉斯斯坦國家安全委員會召開小範圍會議,研究防止疫情擴展和確保疫情期間的糧食安全問題,建議外交部和衛生部就抗疫經驗和醫療物資援助問題尋求東方鄰國的幫助;另一個是工會大廈門前聚集大量民眾,抗議修改《工會法》,抗議者認為《工會法》修正案違背了國際公約、吉國憲法和人權。

先抗疫還是先抗議?新冠疫情中糾結前行的吉爾吉斯斯坦

3月16日工會大廈前舉行抗議活動

物資方面,面臨同樣的糾結。吉爾吉斯斯坦很早就關閉了部分陸上邊界,禁止疫情嚴重國家的物資進口。據吉相關部門此前提供的數據,吉爾吉斯斯坦的物資儲備可以堅持到4月份。如果4月份疫情沒有緩解,則必須考慮從替代渠道進口生活物資的問題。

再有兩週就進入4月份了,而全球疫情仍然呈現蔓延之勢,中亞面臨的疫情壓力才剛剛開始。3月16日起哈薩克斯坦實施緊急狀態,關閉哈吉邊境,不允許吉爾吉斯斯坦人員和車輛進入,對生活物資已經出現短缺的吉爾吉斯斯坦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16日,大量貨車停靠在托克馬克附近邊境口岸兩側,司機們甚至不知為何停止通行,仍在原地苦苦等待。

先抗疫還是先抗議?新冠疫情中糾結前行的吉爾吉斯斯坦

托克馬克附近邊檢站停靠大量貨車

糾結的遠不止這些。3月2日,為防範新冠疫情,吉爾吉斯斯坦政府頒佈禁令,禁止舉行集會活動,然而,3月8日、10日、16日仍然發生了各類抗議集會;政府頒發法令,禁止聚集性活動,然而,足球比賽、音樂會仍照常進行,雖然觀眾少了一些;因為疫情原因,人口普查工作宣佈停止,而同期舉行的地方議會選舉仍將照常舉行;為防範疫情,取消了應對新冠疫情的新聞發佈會,但是關於人權說明的新聞發佈會正常進行。

先抗疫還是先抗議?新冠疫情中糾結前行的吉爾吉斯斯坦

3月15日來自南非的藝人在國家歌劇院演出

除了政府的禁令難以有效落實,就連美國因為某些目的下撥的款項,也會因為分贓不均引發爭議。3月16日,吉爾吉斯斯坦多個非政府組織抗議,對美國國際開發署將百萬捐贈款撥付給名不見經傳的新面孔“共同事業”組織表示不滿,預計後續還將抗議。

面對新冠疫情的洶洶來勢,本該團結一致抗擊疫情的吉爾吉斯斯坦,似乎陷入了無盡的糾結:應該先抗疫還是先抗議?到底是以抗議促抗疫,還是該抗議政府抗疫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