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醬酒熱”之下,二線三線醬酒企業的生存現狀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給大家介紹了一下現在“醬酒熱”大潮之下,五大一線醬酒企業的發展現狀。醬酒老大茅臺自不必說,那是中國白酒企業的領頭羊,更是目前世界上市值最高的白酒企業,茅臺之下又分別給大家介紹了習酒、郎酒、國臺、金沙四個酒企。


盤點“醬酒熱”之下,二線三線醬酒企業的生存現狀

醬酒這個圈子說大不大,但說小也不小,足足有1400億左右的市場容量,大約佔中國白酒總容量的20%以上,而且最近這幾年依然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快速增長。當然這其中,茅臺貢獻了很大一部分銷量。茅臺之下,習酒對百億那是勢在必得,郎酒的青花郎這兩年也是劍指百億,習、郎之下,現在體量在20億左右的國臺跟金沙都提出了要幹百億的目標,至於成敗與否,當然還得靠時間去驗證。

可以說,一線的醬酒企業在最近幾年是發展的十分迅速的,那麼這種熱潮之下,二線的醬酒品牌發展若何?筆者在近期整理了一下2019年幾個二線醬酒品牌的發展現狀。

一、釣魚臺:

釣魚臺一直是個很神秘的酒企,這家酒廠在2017年以前,在市場上基本上是看不見的,走的都是團購渠道,釣魚臺本身官方色彩比較濃厚,我相信在絕大多數消費者心中,釣魚臺國賓館都是十分神聖而且神秘的,因此“釣魚臺國賓酒業”的存在,為釣魚臺酒更添一抹神秘。加上釣魚臺本身屬於市面上不常見的產品,越是稀缺,越顯高貴神秘。可以說,釣魚臺品牌創始之初,走的就不是大眾消費價位。

盤點“醬酒熱”之下,二線三線醬酒企業的生存現狀

釣魚臺貴賓酒

釣魚臺酒2017年開始進行市場化操作,但釣魚臺的市場化操作跟傳統白酒企業不一樣,靠大單品全國招商,而是走的專銷定製路線。釣魚臺酒生產力不高,年產3000噸左右,可供銷售的定製品牌大概60個左右,這樣的話,每個定製品牌的量也不會有多大,據悉,釣魚臺現在的定製開發大門已經關閉,類似華致酒行、1919這樣的酒類連鎖巨頭,在2019年也都紛紛投資定製,華致酒行投了2個億進行高端酒開發,1919也投資了近億元,尷尬的事,錢投進去了,產品還沒出來,任你是多大的投資商,都得安心等待,華致與1919的產品可能得在2020年或者2021年才能問世。

2018年數據顯示,釣魚臺整體營收突破10億,2019年,按照保守估計,整體品牌營收大概在12億左右。可以說是穩坐茅、習、郎、國臺、金沙之後的第六把交椅了。

二、潭酒:

古藺縣雖然山高路遠,但坐懷赤水河,還是頗產好酒的,除了郎酒以外,古藺另一家酒企在這幾年也是發力十分迅猛的,這就是潭酒。其實筆者很多年前就聽說很多現在的一線品牌都是在仙潭酒廠採購基酒,這也充分說明潭酒的酒質確實過硬。

最近這幾年,趕上了“醬酒熱”的風口,潭酒也是及時殺入進來,瓶裝酒連續三年每年增長70%以上,2018年潭酒營收近9個億,2019年目前沒有明確的數字,但預計突破10億也沒有多大問題。


盤點“醬酒熱”之下,二線三線醬酒企業的生存現狀

紅潭醬酒


潭酒開發產品比較多,但目前廠家也開始重點培育自營產品,其中定製年份酒主攻800元以上價格帶,紫潭搶佔500元左右次高端價格帶,紅潭搶佔300-400元主流大眾酒價格帶。市場佈局方面,這幾年潭酒的省外市場也是發力非常迅猛,2018年省外市場佔比37%左右,2019年預計在40%以上,已經初步實現山東、河南、廣東的點狀佈局。話說,這三個省真有點憋屈,本省缺乏龍頭企業,倒是成了所有志在全國的酒企必爭之地。

三、珍酒:

上面說到的華致酒行其實跟珍酒是一個東家,都是屬於華澤集團旗下品牌,這裡就不給大家介紹華澤集團了。珍酒2019年銷售額大概在8-9億左右,在區域型酒企中算是十分強勢的了,同比2018年增長67%。這其中,主力產品珍15已連續多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19年增速高達105%,佔珍酒總體營收的39%左右,珍15的價位在600塊錢左右,屬於次高端產品,作為一個區域酒企,能在次高端領域中靠大單品實現3-4億的營收,珍酒也是真的很牛了!當然,為了培育珍15這個大單品,珍酒在2019年全年召開了近6萬場的品鑑會,意見領袖贈酒也達到了2000人,可謂是真金白銀砸出的成績了。


盤點“醬酒熱”之下,二線三線醬酒企業的生存現狀

珍酒珍十五狗年紀念酒

四、武陵

前段時間在廣東跟一個經銷商朋友聊天,說到醬酒,這位仁兄說到“早幾年喝過一次武陵的上醬,那酒是真的好”,當然咱沒喝過咱也不能下定論,但能讓一個酒精考驗的人喝過好幾年依然念念不忘,想必武陵酒是真的不錯吧。

盤點“醬酒熱”之下,二線三線醬酒企業的生存現狀

武陵上醬

武陵這幾年有點命途多舛,聯想收購之後,銷量一路下滑,跟另外三位文王、板城、孔府家是難兄難弟,資本圈跨界玩酒到底還是有點上頭啊。2018年,聯想將豐聯旗下的四家酒廠打包賣給了老白乾,這兩年武陵也算是慢慢的緩過來了,2019年,武陵實現銷售額5億左右,同比增長40%,從近期的新聞來看,武陵也是有全國化佈局的野心的,除了長沙以外,在北京跟深圳都設立了辦事處,當然,省外擴張的路徑是對的,至於能走多遠,還有待時間來考證。

五、酣客公社

其實醬酒大企業並沒有多少,可以說前九名都是可以確定的,但到了第十名這就有點難以確定了,畢竟像夜郎古、金醬等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也都有三四個億,另外北方還有幾個醬酒品牌像北大倉,號稱中國三大醬香型白酒,還有山東的雲門,都是有三四億左右的規模。一一贅述的話,看的大家都眼花繚亂的,就說一下酣客公社吧,畢竟相比傳統酒企而言,酣客十分特殊,這個酒一直在粉絲圈裡面玩,算是比較特立獨行的一個品牌,白酒的社群營銷其實還是有很大市場的,像酣客節、酣客國際遊學團等都是已經形成IP化的超級符號。這年頭,大家都在各種各樣的小圈子裡面混,但是想打入一個新的圈子太難了,酣客的存在主要就是為了給大家提供一個新的平臺,尤其是那些中青年企業家們,都有著需要拓寬自己平臺的迫切的願望,這也正好給酣客一個發展的良機。酒的最大的附加價值是什麼?就是社交,而社交最大的價值就是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所以酣客能發展的很好,因為中國不止需要有茅臺,也需要有酣客這樣的酒企存在。

好了,“醬酒熱”之下,各大醬酒企業的發展現狀至此分析完畢。其實相比較一線醬酒企業來說,二線醬酒企業的生存同區域型酒企一樣都比較艱難,招商難、團建難、培育產品更難,疫情的出現,對於白酒行業來說都是一場洗牌,對於小微醬酒企業來說那是難上加難,但是即使最瘦弱的鷹,也都有搏擊長空的雄心,正是因為這些企業的存在,才能讓醬酒熱更熱,才能讓中國酒市增添一抹濃重的醬色。

下期,筆者將分析分析資本跨界玩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我關注,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