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游跟隨”到“中游擊水” 湘潭“常態藍”底氣何來?(圖)

從“下游跟隨”到“中游擊水”     湘潭“常態藍”底氣何來?(圖)

航拍湘潭。

紅網時刻記者 楚湟 焦炬 通訊員 何宇 湘潭報道

近日,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鋼”)作為全省唯一的一家企業代表,在會上介紹了汙染防治工作經驗。

湘潭是一座老工業城市,而坐落於市區嶽塘區的湘鋼,是新中國成立後湖南最早的一批大型國有重工業企業之一。昔日的湘鋼,也是一家高能耗、高排放的企業。

從“下游跟隨”到“中游擊水”     湘潭“常態藍”底氣何來?(圖)

湘潭的天空,一片湛藍,如“棉花糖”般的白雲點綴其中。

2019年湘鋼各項環保指標改善明顯,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較 2018 年下降了28.7%、25.1%、11%,廠區降塵量較2018年減少了57%……

在2019年,湘鋼完成了多個超低排項目建設,其中5、6號焦爐煙氣脫硫脫硝項目成為了湖南省煉焦行業第一座實現超低排放改造的設施。

湘鋼等企業的大氣排放環保“蛻變”只是湘潭治理大氣汙染的一個縮影。通過探索出政企合力破解環保難題、助推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治理大氣汙染,2019年,湘潭空氣質量改善率的全省排名,由上一年的第11名前進至第5名。

從“下游跟隨”到“中游擊水”,從“湘潭藍”到“常態藍”,湘潭的底氣何來?

黨政發聲,構建“大環保”格局

“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向人民群眾莊嚴承諾的同時,也向各級黨委、政府提出了具體要求。

接下來,湖南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相關文件,明確了3類重點任務、47項具體任務和目標責任清單,重點整治長株潭大氣汙染。

“突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把藍天保衛戰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兩年來,湘潭市委、市政府聚焦問題短板、重點任務,著力“強治理、優管理、促自理”,狠抓“十嚴禁”工作力度更大、要求更嚴、舉措更實。

湘潭市陸續出臺了《湘潭市2019年度“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關於強化管控嚴格落實“十個嚴禁”的通知》《關於打贏藍天保衛戰構建大環保格局的意見》等文件,要求全市各級黨委、政府主動擔起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政治責任。生態環境、住建、城管、公安、發改等近30個市直部門通力合作、密切協同,構建“全民共治”大環保格局,為大氣汙染防治科學施策,繪就了一幅保衛藍天的立體作戰圖。

部門發力,狠抓“大整治”落實

大氣汙染防治“特護期”實施方案、環境治理“夏季攻勢”,一個個任務逐漸鋪開;

大唐湘潭發電超低排改造、吉利汽車大塗裝車間VOCs治理改造、揮發性有機物治理,一個個項目逐步落實;

中央環保督察、湖南省環保督察、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一場場考驗經歷洗禮。

治理大氣汙染就是要將汙染物排放量降到環境容量允許範圍內,打贏特護期藍天保衛戰最管用的“硬招”就是減排。

因此,湘潭市環委辦制定了《2019-2020年湘潭市大氣汙染防治特護期工業企業錯峰生產限產實施方案》,要求建材行業、有色冶煉、化工等15個重點行業企業共393條生產線停產、錯峰生產、限產。同時,全市生態環境、住建、城管等多部門開展大氣汙染防治“夜鷹”專項行動,突擊檢查企業汙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汙染物排放情況以及汙染防治設施維護情況,嚴厲打擊企業夜間漏排、偷排大氣汙染物的環境違法行為。

機動車尾氣排放是大氣汙染的重要汙染源之一,強化機動車尾氣監管和治理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內容之一。

2019年8月,湘潭市生態環境局啟動了機動車固定遙感監測系統,在全市主要入城道路設置3個監測點,24小時監測機動車尾氣排放情況。車輛從路面經過,不遠處的電子屏幕上,便實時彈出經過車輛的汽車尾氣達標情況。同時,與移動式遙感檢測車相結合,讓機動車尾氣超標車輛無處遁形。

餐飲油煙汙染是影響人民群眾環保獲得感的“痛點”,也是湘潭市藍天保衛戰的重要整治內容之一。

為此,湘潭市出臺了《湘潭市2019年度餐飲油煙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城區和各縣市建成區餐飲服務單位全部安裝合格的油煙淨化設備,實施餐飲企業油煙廢氣在線監控常態化。

與此同時,湘潭還開展“颶風行動”“利劍行動”“亮劍行動”等一系列行動,敢於動真碰硬,出實招硬招……截至2019年底,湘潭共辦理涉氣案件41起,立案偵辦刑事案件16起;全市公安機關共查處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行政案件63起,行政處罰63人。

民間發動,密織“大排查”網格

大環保格局的構建,不僅僅是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工作。

湘潭市充分調動廣大市民的積極性,一大批活躍在一線的“藍天衛士”化身為“啄木鳥”,每天活躍在全市大街小巷、田間地頭,發揮著巡查員、監督員、宣傳員的作用,為大氣環境“挑刺”。他們一旦發現情況會立即上報,再由市環委辦迅速交辦給相關部門,確保解決到位。

這樣的模式,形成了全民治理大氣汙染的湘潭特色。例如,湘潭藍天衛士湘鄉中隊中隊長張志軍。他常帶領隊員們以開車、騎行的方式,穿梭在湘鄉城鄉巡查大氣汙染情況。

從“下游跟隨”到“中游擊水”     湘潭“常態藍”底氣何來?(圖)

湘潭藍天衛士湘鄉中隊隊員處置一起村民焚燒秸稈行為。

“2019年盛夏的一天,藍天衛士巡查隊到東郊鄉巡查時,發現當地村民在焚燒秸稈,我們聯合當地巡邏隊員和其他村民一起將火撲滅。”張志軍介紹,他們主要是對焚燒垃圾、秸稈等汙染大氣的行為進行巡視,對情況相對複雜的,會以拍攝照片或視頻的形式,通過湘潭藍天衛士辦公室反饋給湘潭市環委辦及時處置。

像和張志軍一樣的“藍天衛士”,在湘潭還有不少。作為全省首支藍天保衛戰民間隊伍,湘潭“藍天衛士”從最初的10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670多人。2019年,他們共“挑出”問題4609個,現場勸阻以及向市環委辦及時交辦有效解決3917起。

與此同時,湘潭還運用大氣精細化管理項目成果,在全省率先建設了100多個大氣空氣質量小微站,實現精準治汙;出臺了《湘潭市空氣質量網格員管理辦法》,組織了全市城區300多名網格員隊伍,每日開展藍天保衛戰日常巡查。

考核、防範、聯動,湘潭採取了一系列舉措,下足功夫,打好汙染防治“三大戰役”。

2020年,湘潭將繼續加大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力度,實施科學治汙、精準治汙、依法治汙、強力減排,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增強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從“下游跟隨”到“中游擊水”     湘潭“常態藍”底氣何來?(圖)

湘潭生態畫卷正徐徐鋪展。(攝影 周鐵東)

如今,澄澈的藍天以不一樣的美麗姿態頻頻躍入人們的視野,空氣質量有了明顯好轉,“湘潭藍”成為了“常態藍”。一幅幅“藍天常駐、綠草叢生、水清魚歡”的生態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一年接著一年幹,一錘接著一錘敲。

湘潭全市上下正戮力同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走進了生態文明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