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戰例】駐村“第一書記”抗疫扶貧“鐵”肩擔當

“彆著急,早就聯繫好了,等疫情過去,立馬就把豬給你送來。”3月9日,葫蘆島市連山區人民檢察院派駐連山區山神廟子鄉龍王山村駐村“第一書記”魏鐵夫帶領著“銀髮軍團”,對村裡進行疫情防控大排查、大清理。在貧困戶李某家,他特意多囑咐了幾句養殖脫貧的事兒。


【一線戰例】駐村“第一書記”抗疫扶貧“鐵”肩擔當

魏鐵夫(右二)與“銀髮軍團”駐守卡點


2018年5月,時任連山區檢察院政治處副主任的魏鐵夫主動請纓,成為連山區最偏遠、最貧困的龍王山村駐村“第一書記”。近兩年的時間裡,他圍繞產業脫貧、鄉村經濟振興、集體經濟發展等制訂並實施了“八步方略”,使龍王山村舊貌換新顏。“我就是想實實在在地為鄉親們乾點事,讓他們早日脫貧,過上好日子。”魏鐵夫將自己的一腔熱情毫無保留地傾注在了龍王山村。


農曆大年初二,魏鐵夫就帶著自掏腰包緊急購買的消毒液、消毒水回到了龍王山村,與村幹部一起吹響了抗疫“集結號”。


龍王山村與朝陽市接壤,被稱為葫蘆島的“北大門”。為了守好“大門”,魏鐵夫組織村裡平均年齡62歲的8名老黨員成立了“銀髮軍團”,在葫、朝兩市主幹道交界處搭建臨時帳篷“安營紮寨”,全天候排查阻截,24小時嚴防死守,這一守就是一個半月。在魏鐵夫的帶領下,“北大門”固若金湯。


黑豬養殖是魏鐵夫為村裡有能力、有基礎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量身打造”的產業脫貧項目,李某,就是這一項目的受益者之一。2018年和2019年,李某先後養了16頭黑豬,賣了7萬多元。嚐到了脫貧致富甜頭的她,今年還打算養10頭豬。但面對疫情她心裡打起了鼓,生怕養殖計劃受影響。魏鐵夫的“定心丸”讓她緊鎖了一個多月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


“疫情防控工作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但是脫貧攻堅、春耕備耕這些事兒也不能耽誤。”魏鐵夫抗疫、扶貧一肩挑,四處奔忙,尋找黑豬崽源,籌集春耕物資,琢磨村裡的“扶貧試驗田”種植計劃……


村裡的事兒,魏鐵夫都想著,心裡都有數,但獨獨忘了,從大年初二以來他就沒回過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