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教育部考試中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重磅!教育部考試中心發佈《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2020版《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重磅!教育部考試中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的考試本源性問題,從而給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在高考領域的答案。

高考評價體系的組成

高考評價體系由“一核”“四層”“四翼”組成,其中,

“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回答“為什麼考”的問題;

重磅!教育部考試中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四層”為高考的考查內容,即“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回答“考什麼”的問題;

重磅!教育部考試中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四翼”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回答“怎麼考”的問題。

重磅!教育部考試中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學科素養”包括“學習掌握、實踐探索、思維方法”3個一級指標和9個二級指標。

重磅!教育部考試中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重磅!教育部考試中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高考評價體系將推動新高考實施進度

高考評價體系的科學構建,是發揮高考正向指揮棒作用、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的重要舉措。高考評價體系創造性地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考試評價全過程,以實現高考評價目標與素質教育目標的內在統一,切實將高考打造成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和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使之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高考評價體系將國家和高校的選才需求與素質教育育人目標聯通,是實現“招—考—教—學”全流程各個環節無縫銜接、良性互動的關鍵。

重磅!教育部考試中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高考評價體系有利於實現學生健康成長、國家科學選才、社會公平公正的有機統一,對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另外,《高考評價》也將推動部分還未進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踏上改革快車道。

按照《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原本的計劃,2014年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2017年全面推進,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有何創新之處?

答:高考評價體系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在教育功能上,實現了高考由單純的考試評價向立德樹人重要載體和素質教育關鍵環節的轉變。高考評價體系從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出發,立足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力求運用教育評價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考評價中創造性地完成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機制性設計,以及與素質教育理念、目標和要求的體系性銜接。

二是在評價理念上,實現了高考由傳統的“知識立意”“能力立意”評價向“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綜合評價的轉變。高考評價體系在多年來高考內容改革實踐的基礎上,吸收中外教育發展和評價研究的新成果,結合國家課程標準修訂的新要求,創造性地提出綜合評價的新理念。

三是在評價模式上,實現了高考從主要基於“考查內容”的一維評價模式向“考查內容、考查要求、考查載體”三位一體評價模式的轉變。高考評價體系基於素質教育理論和考試評價規律,創造性地將素質教育目標與考查內容對接,將素質教育評價維度與考查要求對接,創設出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出考生素質的問題情境作為考查載體,從而形成“考查內容、考查要求、考查載體”三位一體的素質評價模式。

(源自:中新網客戶端)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是考試大綱嗎?

答: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不是考試大綱,也不是界定考試範圍的規範性文件。高考評價體系是綜合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而形成的考試評價理論框架。

(源自:中新網客戶端)

注:教育尊重版權。本文綜合整理自教育部政務新媒體“微言教育”(微信號:jybxwb)、中新網客戶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