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控的日子裡,威海市民“逛街”新花樣 宅家“買買買”

雖然宅在家裡,很多威海市民“買買買”的熱情不減反增,網上購物平臺和微信群等為大家提供了多種購物渠道,讓宅家購物更加便捷。

生活用品全部網上下單


“姐,您現在方便下樓嗎?您在小程序上採購的食材已經送到小區門口了。”3月14日下午5時許,高區怡園街道貴和花園小區居民王善紅接到工作人員的電話後,穿好衣服,戴好口罩,飛奔下樓。


  “辛苦您了,非常感謝。”在小區門口拿到兩大包生活用品的王善紅向工作人員表達了自己的謝意。這次採購,王善紅不僅買了蘑菇、小白菜、西蘭花、山芹、茄子和新疆香梨、砂糖橘等蔬菜和水果,還為孩子買了一大包薯片,花了80多塊錢。


在防控的日子裡,威海市民“逛街”新花樣 宅家“買買買”

一小區門口每天都有線上訂購的生活用品送到。


  王善紅居住的貴和花園小區附近就有超市,從家裡到超市,單程步行用不了多少時間。“平時,我沒事就去超市逛逛,就當散步了。自從疫情發生後,為了減少外出、避免感染,我更喜歡通過微信小程序訂購生活用品。”王善紅說,購物平臺上產品品種齊全,需要的食材基本都能買到,平臺還會根據買家的需要不定期“上新”,挺不錯的。


  前不久,王善紅還在朋友的推薦下關注了威海晚報的電商平臺“小晚易購”。“到小晚易購上逛了逛,水果蔬菜、鮮花海鮮零食等不少,還有餐飲外賣等,隔幾天就上新,在家沒事時我就上網‘逛街’,看看有沒有自己需要的。”王善紅說。


  “網上下單後,就陪孩子讀讀課外書、洗洗衣服,等這些都忙活完,買的東西也送到了,什麼都不耽誤。”王善紅說,疫情結束後,她還想延續網上購物方式,“把逛超市的時間節約下來,可以做很多事。”

半個月加了8個購物群


“我想要這雙鞋,35碼的還有嗎?”3月13日,環翠樓街道鴻武社區居民“燕子”在一家童鞋微信購物群裡看到了一款喜歡的鞋,向店主諮詢得到肯定的答覆後,通過微信轉賬直接下單購買。“這種秒殺款,就得靠‘搶’,拼的是手速,以前看好了幾款衣服,就因為下手慢,沒貨了。”“燕子”說,想買這款鞋給女兒穿,“價格不到50元,很划算。”


雖然是一名“80後”,但“燕子”“沉迷”微信購物還是最近一段時間的事兒。“宅在家裡,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從微信群裡買的。”“燕子”說,“網絡購物很方便。”


據瞭解,正月初五到正月二十,短短半個月的時間,“燕子”就加了8個微信購物群,“果之鮮”“水果園”“買買買小分隊” “服裝秒殺群”“童鞋會員秒殺群”……這些微信群包括蔬菜群、水果群、服裝群等,打開微信,各群群友都很活躍,群裡信息不斷更新。


“燕子”說,在微信購物群裡,群主不僅將產品多角度圖片發在群裡,還會發布產品視頻,供群友全方位考察產品的外觀和質量。“加的微信購物群多了,還可以多方比較,比價格、比新鮮度,擇優而買。”


看直播購物 買買買不停


“我買的耳環到貨了。”3月13日,經區西苑街道祥臺社區居民叢菁興高采烈地將快遞拿回家,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試戴,不住地點頭,“挺好看的,買得挺成功。”


  今年28歲的叢菁,前段時間宅在家裡迷上了看直播購物。叢菁說,宅在家的日子裡,自己多數時間都是捧著手機看直播購物,“這一個月我為直播購物真是做了不少貢獻,衣服、鞋子、耳環、口紅都買過,產品大都比較滿意。”


  “直播購物能看到實際操作的畫面和效果,比傳統的網絡購物更直觀,而且互動性強,能更全面地看到商品。”叢菁說。


  叢菁告訴小晚,她還關注了威海晚報直播平臺,晚報主播推介的乳山精品蝴蝶蘭、水果西紅柿和重慶萬州特產甘寧玫瑰香橙及柏龍時尚戶外服裝,她都關注了。“晚報直播平臺這種助農、助企直播方式很不錯,既幫助了農戶和廠商,又方便了市民購物。”叢菁說。


  叢菁表示,現在看直播購物,就跟父母一輩看電視劇一樣,是休閒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放鬆身心的一種方式。

兒子做老師 媽媽成功“觸網”

“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是最近一個月來,經區西苑街道天弘社區居民叢彩霞使用網絡購物的感覺。


  “這件衣服穿在身上感覺顏色不大適合,你看看,怎樣能退貨?”3月12日,趁兒子在家,今年56歲的叢彩霞主動請教。


  “媽,退貨的步驟比較麻煩,您得好生記著。先和店家商量,因為什麼原因退貨,再從APP上點申請退貨,填寫原因,寄出快遞……”兒子一邊教給叢彩霞退貨程序,一邊在手機上演示操作步驟。“我媽以前幾乎和網絡絕緣,現在可以稱得上是‘網購達人’了。”叢彩霞的兒子說。


在防控的日子裡,威海市民“逛街”新花樣 宅家“買買買”

叢彩霞向兒子學習“網購”。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在兒子的指導下,叢彩霞經常在網上購物。“最初宅在家的那段時間,是兒媳幫我在網上購物。”叢彩霞說,自己在網上購物,主要是買衣服和孫子的玩具,“這麼快就學會了網購,老伴兒很羨慕我呢。”


  除了學會網絡購物,叢彩霞還用手機下載了新聞、廚藝、視頻等不少種類的APP,逐漸學習,爭取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