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會不會成為西方國家的剋星?

最近,新冠病毒在全球玩起了翹翹板。
作為最早的疫源地,中國的疫情即將偃旗息鼓,而幾乎與此同時,其他國家的疫情卻愈演愈烈。


似乎應了本山大叔那句話:國外比較亂套,風景這邊獨好。
於是,劫後餘生的國人們,開始冷眼向洋看世界——
日本韓國不會抄作業。
意大利即將淪為第二個武漢。
給你們爭取了一個多月時間,你們卻失守了。
……
當然,這裡面自然也少不了咱們的老對手美國。
除了訛傳美國人搶購潮,吐槽美國防疫措施失敗之外,還有不少人幸災樂禍地等著看美國的笑話,甚至出於報復心理,希望美國疫情大爆發,經濟大蕭條。
在知乎“為什麼要關注美國疫情”的提問下,有人這樣回答:

新冠病毒會不會成為西方國家的剋星?

新冠病毒會不會成為西方國家的剋星?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心態和十足的報復心理溢於言表。
卻忘了,這次疫情當中,美國企業對華捐贈一直高居榜首,而WHO認為唯一有效的藥物瑞德西韋也是來自美國藥企的無償提供並公開分子結構任由仿製。
唯獨玻璃心地記住了這個言論自由的國度裡,個別人、個別媒體的冒犯之詞。
也不去想,各國疫情爆發後,我們又如何在十面埋伏中獨善其身,保證境外病毒不會倒灌進來?
就好比一個缺心眼的人,自家房子起火後,好不容易剛撲滅。看到火星蔓延到鄰居家,馬上在一旁拍手大笑,卻不顧慮四下火起時,自家沒被燒光的房子能夠苟存幾時。
這些反智言論姑且略過。
還有一種觀點則認為,從西方國家這次普遍的防疫不力來看,他們引以為傲的茗主制度也不過爾爾,其低效率、無序性暴露無遺。民眾亂哄哄不聽指揮,政府部門相互扯皮,除了和媒體鬥嘴,好像也拿不出什麼真正有力的措施。
反觀咱們國,一個聲音通天徹地,一聲號令全民響應,所以僅僅兩個月,就已經把疫情按在地上摩擦了,舉國體制的強大執行力淋漓展現。


言下之意,這次的新冠疫情,很有可能成為西方國家的制度剋星,成為他們加速衰落的轉捩點。
不錯,我們在這次疫情的下半場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這無疑體現了我們制度的優越性,以及中國人的服從性。但是,這份西方國家不想抄,也抄不了的“作業”,是否就是應對疫情的唯一標準答案呢?
如果這麼想,那就太自以為是了。
首先,武漢封城、湖北封省,有一個前提——武漢是極其明確的、集中爆發的第一疫源地,所以必須阻斷其往外擴散。而對於西方國家來說,最初都是零散的輸入式病例,並沒有這樣一個原生性的疫源地,所以根本不存在照抄我們的“作業”,草率封城就能一劍封喉的可能。
其次,我們經過一個多月的全社會停擺,雖然把病毒悶死了,但經濟損失不可估量。而作為第一疫源地的武漢,更因此付出了從生命到生活的巨大代價。
這種休克式防疫,對於西方國家來說,不僅經濟損失過大,而且未必奏效,同時,草木皆兵引發民眾恐慌性地往醫院跑,還會重蹈武漢早期醫院系統崩潰、交叉感染倍增等問題,人為地放大了疫情的危害和損失。
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從日本到新加坡,才會採取看似佛系的理性應對,見招拆招。當然,韓國新天地會那種集聚式傳染,肯定是應該避免的。所以,部分國家的應對之策,必有可檢討之處。

就像美國最初檢測標準過於嚴格,導致檢測人數過少等等,也都是值得商榷的。
但是,除了伊朗這個人類社會的純粹異類之外,經歷過一戰、二戰以及無數次自然災害洗禮的歐美日韓等西方國家,是沒那麼容易就在在新冠病面前敗下陣來的。
更不會像胡錫進所認為的那樣:“在歐美國家,大體‘什麼都能說’,但同時的情況又是‘說什麼都沒用’。那裡出一個提案,只要議會上的票夠,強行通過就是了。”
這種對西方國家有意或無意的誤讀,完全是一種無知的表現。
橫跨歐美大陸,無數西方思想者共同打造的“百年老字號”,又怎會如此弱不禁風?
就事論事,以這次疫情來說,西方制度就至少有以下幾項優勢——

第一,信息公開透明,避免了盲目決策。


這就意味著從政府到民間,都能掌握實情,及時應變。政府不會盲目決策,公眾不會盲目恐慌。同時,信息公開就是最好的預防和預警,它使得全社會少走彎路,而不至於摸來摸去,犯下彌天大錯還渾然不覺。甚至長達十年二十年的跑偏,一條道走到黑。


所以,從美國到日本、韓國,以及意大利,現在都依照各自的情況,在防疫措施方面做出了相應調整。相信接下來,這些國家的疫情都能逐步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追責機制健全,行政機構不敢不作為。
西方分權模式雖然會導致彼此間難免相互掣肘,偶爾低效,但不唯上的基本框架,和較為健全的追責機制,註定了他們必須在其位謀其政,尤其在重大災害、疫情面前,各級官員更加不敢馬虎、懈怠,因為一旦不作為或措置不當引發民怨,那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每當災害來臨,日本這種官員動輒引咎自殺的國家就不說了,歐美國家從總統到地方行政機構,官員們又何嘗不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組織救災。
這不,川普12、13號接連針對疫情發表講話,在13號的全國電視講話中,更宣佈,為了應對疫情,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新冠病毒會不會成為西方國家的剋星?


就在這次講話中,川普一口氣推出了多項硬核措施,如:撥款500億美元、提高衛生部權限減少繁文縟節、開啟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緊急救災、暫免學生貸款利息,以及下週增加核酸檢測到140萬份,三月份以內達500萬份等等。隨後,股市應聲上漲近2千點,幾乎要漲停。
第三,亂中有序,既不會不動,也不會盲動。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再好的制度也有短板。西方制度最受詬病的就是成天打嘴仗,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總統不高興了就不跟眾議院議長握手,議長不高興了就當眾手撕總統講稿,媒體不高興了就天天罵政府罵總統,還不用擔心被封殺。還有,一些事情爭來吵去懸而難決。所以,低效和混亂,成了某些人眼裡西方制度的代名詞。也就是胡錫進所謂的“大體‘什麼都能說’,但同時的情況又是‘說什麼都沒用’”。
真的都沒用嗎?其實,爭論的過程就是決策的過程,這當中既有各個階層的利益博弈(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也有事物利弊的全面剖析,換句裝逼的話說,這叫“謀定而後動”,通俗點說,叫“磨刀不誤砍柴功”。有時候,慢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呢?總好過領導隨隨便便一拍腦袋就做決定,等到發現錯到姥姥家了再推翻重來。


周瑜一步三計,比不過諸葛亮三步一計。個人決策是這樣,政府決策也是這樣。追求效率不能以犧牲決策的科學性為代價。
總之,西方國家雖然有時看似亂哄哄、低效率,但在災害或疫情面前,不存在捐助物資到不了被捐助對象手裡,不存在該收治的不收治而要病人去拼人脈比關係,不存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要到陽臺去敲鑼,不存在客觀報道要用火星文甲骨文電報文來傳播。
憑藉強大的自我糾錯和自我修復能力,十九世紀就曾被預言腐朽垂死的西方制度,硬是苟延殘喘到了二十一世紀,它又豈是一個戴新帽子的病毒就能打趴下的?退一萬萬萬萬步說,西方國家如若真讓新冠給弄得一蹶不振,集體衰落了,那這樣一個普世價值失血的世界,也未必就值得我們為之喝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