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街頭歌手去哪了?眼看快“斷糧”,轉型線上卻難獲人氣

疫情之下街頭歌手去哪了?眼看快“斷糧”,轉型線上卻難獲人氣

受疫情衝擊,泉城不少靠街頭演出、酒吧駐唱的“走穴”音樂人們迫面臨“斷糧”風險,他們中有些人為此轉型線上開直播。但沒有了街頭、酒吧等原本舒適圈,一時間難以適應線上的表演規則,更難以靠流量、打賞賺錢,是他們遇到的普遍現實難題。

直播唱歌十多天,最多隻有300粉絲

16日20時,接待完最後一位顧客,位於佛山苑商業街上的藝風理髮店準備打烊。店老闆名叫張穩修,經營理髮店之餘,他還是一名街頭歌手,而且是一名在濟南街頭唱了20年的老歌手。如今,受限於疫情影響,他開始轉型線上,開了一個抖音號。

疫情之下街头歌手去哪了?眼看快“断粮”,转型线上却难获人气

為了提高人氣,他特意找來老搭檔張其家,重組風組合。“今晚還來不來直播唱歌?”得到電話那頭張其家的肯定答覆,匆匆應付完晚飯,張穩修直播即將開始。

“好男人不會讓心愛的人受一點點傷……”21點,張其家來到理髮店,十多分鐘的簡單梳洗、試音清嗓、調試設備過程後,兩人以一首《好男人》開始當日直播。

疫情之下街头歌手去哪了?眼看快“断粮”,转型线上却难获人气

與張穩修半理髮、半唱歌相比,張其家始終從事在音樂領域謀生——白天在音樂培訓機構當老師,晚上在酒吧會所唱歌。因疫情,倆工作都停工,“自己一個人在家唱歌無聊,就來找修哥一起”。

以前張穩修總在泉城路一帶唱歌,張其家唱歌的酒吧會所也在周邊。每逢晚上下班,張其家便都會來到張穩修攤位吼兩嗓子,倆人也因此而相識。

直播了十多天,張穩修始終沒“上道”。最好時候有300多人觀看,而一般情況下僅有幾十人,甚至幾人,“與那些大主播幾萬,幾十萬的流量沒得比”。

沒有流量,就沒有打賞,線上唱歌賺錢,遠比張穩修想象的難得多。“歌手直播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期”,張穩修說,起步階段人氣低、直播間人數不及預期,甚至於直播時應該唱什麼類型的歌曲,都需要在眼下直播中練習。

商演去不成,索性免費理髮

除了街頭賣唱,張穩修還會接商演。過年期間他便接了三場,從年初一到初三。不過,疫情打亂了他的節奏。大年三十晚上,理髮店剛忙活完,張穩修就接到“演出取消”的電話。

參加商演多年,演出臨時取消,這並非首次。按照以往,即便臨時取消,歌手還可以拿到30%的演出費。不過這次,他分文未領到。“人家說,疫情是不可抗力,合同有規定。”演出這麼些年,張穩修也是第一次碰到。

演出被取消,再回菏澤老家過年也不來及。閒來無事,張穩修便索性開店營業。於是,佛山苑片區的業主們便看到了奇葩一幕——大年初一竟然還有理髮店營業。

“沒有不開張的油鹽店”。初一到初三,藝風理髮店竟然每天還能接待不少客人,這讓張穩修頗欣慰。

到了年初三,佛山苑、東舍坊片區因疫情開始實行封閉式管控,位於社區核心地段的藝風理髮店難免受波及,沒了生意。

那段時間,看著社區防疫人員們每天忙裡忙外的辛苦,加之理髮店“沒人來,也不敢來”的生意現狀,張穩修覺得自己該為他們做點什麼。到了年初十,藝風理髮店門口貼出一張告示——“防疫人員免費理髮”。

“一開始他們不相信,也不敢進來。”不過一傳十、十傳百,慢慢地,藝風理髮店為一線防疫人員理髮的消息在社區傳播開來。截至目前,張穩修已經接待了50多位。

眼看快“斷糧”,轉型線上實屬無奈

“其實也是被逼無奈”。因疫情,整個城市服務行業被冰凍,理髮店此時營業實際上“賠本賺吆喝”。沒客源,沒法接商演,更沒法去街頭賣唱,張穩修眼看就“斷了糧”。

更關鍵的是,雖然幹了10多年美容美髮行業,靠手藝積累了不少客源,但他志向始終不在此。“理髮僅是謀生,唱歌才是人生”,這句話老掛在張穩修嘴邊。

“店門口放著大喇叭音箱,店裡放著吉他、鼓,前面一打聽就能找到”、“老闆長頭髮,一看就是玩音樂的”……在佛山苑片區,藝風理髮店頗出名,逢人一打聽,便知道它的位置。除了店裡理髮不錯,另一方面則是理髮店屋裡屋外堆放的各種樂器、音箱設備。

疫情之下街头歌手去哪了?眼看快“断粮”,转型线上却难获人气

1999年,張穩修從菏澤來到濟南,跟著師傅學了一年理髮,嚮往音樂、追求自由的他,組成“風組合”樂隊,在泉城廣場一帶街頭唱歌,而這一唱便是20年。

每個歌手,都想紅、想出名,張穩修也不例外。這20年,他上過電視、參加過選秀節目,還出過MV,但始終沒達願。“風組合”成員也幾經更迭,但張穩修始終在堅持。

因為疫情,張穩修街頭演唱事業不得已也告一段落。街頭唱不了歌、商演也沒法參加,加之理髮店生意冷清,支撐音樂理想的“麵包”快沒有了,張穩修便想到了線上直播唱歌。

開直播唱歌,張穩修並不是第一次。五六年前,風組合在泉城廣場人氣最旺的時候,張穩修便嘗試直播。“當時也能有個幾千人看”,但一場傷病加之當時直播方興、“錢途”不明,直播也就沒有了下文。

唱多了卻掙少了,面對轉型難適應

如今重拾直播,已經物是人非。噪音整治、非法經營等城市管理行動,讓濟南街頭演出越來越少。張穩修不火了,粉絲們也就少了,一切都要重頭開始。

唱了十多年,街頭、酒吧、舞臺,對於張穩修、張其家來說,這是他們早已經適應的工作環境,線上直播打破了原本的舒適圈,倒逼著他們去適應線上的表演狀態和規則。

到了23點,直播間人數還未過百,倆人頗為尷尬。每晚,倆人的直播都會開到凌晨1點,“一晚能唱40首歌。”開播以來,張其家嗓子已啞過幾次,“以前酒吧一晚上最多唱六首歌,現在卻成倍加”。更讓張其家備受打擊的,一天幾十甚至幾塊錢的打賞,遠比酒吧唱歌賺的少,“相當於白忙活”。

疫情之下街头歌手去哪了?眼看快“断粮”,转型线上却难获人气

“最大的問題還是互動。因為沒有現場觀眾營造氣氛,乾唱歌會很尷尬。”如何與屏幕另一頭的觀眾互動,吸引更多的粉絲是張穩修面臨的難題。

如今,因為疫情,不少街頭藝人,乃至張韶涵、鄧紫棋等知名專業音樂人紛紛轉至線上。而為了讓直播好看,音樂人們也嘗試不少手段,如張韶涵在演唱過後分享護膚秘訣;鄧紫棋挑戰一邊健身一邊飆高音……

“互動、娛樂的成分是大於音樂的。”與眾多網絡知名音樂主播對比,張穩修覺得,觀眾需要的是歌手既有梗又有故事,而唱歌反而只是助興環節。

“我們還會堅持做直播,為了音樂夢想,也為了生活。”張穩修有心堅持,但如何有力實施仍是未知數。畢竟,線上直播是街頭歌手們來說,是救命稻草,還是行業變革的長久之計,還需假以時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