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疃鎮掀起“垃圾革命”熱潮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走在賀疃鎮的村道上,道路寬敞乾淨整潔,昔日胡亂堆放的垃圾堆和柴草堆不見了,視線所及幾乎沒有什麼垃圾,村莊內,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幾個垃圾桶整齊的擺放在路邊,格外醒目。

“現在我們都把垃圾倒在垃圾桶裡,每天還有環衛工人打掃衛生,村裡的的環境比以前好多了,看著村裡乾淨,我們心情都好很多。”被問到近年村裡的環境有什麼改變時,一位村民開心的表示。

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現在不少城裡人之所以嚮往農村,就是因為在這裡可以感受到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田園風光,然而,由於村民缺乏環境衛生意識、村裡缺少基本的垃圾處理設施,農村生活垃圾汙染嚴重,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的攔路虎,曾幾何時,“垃圾靠風颳”,成了農村生態汙染的寫照。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垃圾處理是繞不過去的坎兒。伴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全面打響,賀疃鎮迅速補齊垃圾治理的短板,“垃圾革命”開展的如火如荼,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並形成了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垃圾革命”必須明確“高”“低”之辯

“高”即高度重視,賀疃鎮迅速成立人居環境治理領導小組,制定垃圾治理工作方案,落實領導責任,推行網格化管理舉措,根據農戶分佈狀況,將全鎮按片分成108個網格,由87名保潔員專職負責網格內的環境衛生,每個網格內有一名村兩委會成員作為管理員進行監督,再以村為單位設置網格長,由包村領導、村書記擔任,做到鎮、村、片三級監督。同時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開展運營,2018年,賀疃鎮政府授予昇陽升公司特許經營權,負責賀疃鎮14個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處理。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通過服務市場化供給,引入專業化治理手段,發揮治汙的規模效應,有利於降低治理成本,進一步提高治汙效率和效果。

“低”即低下身子。“垃圾革命”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不是喊喊口號就能完成的,必須俯下身子把工作做細、做實。賀疃鎮加大宣傳力度,融合多種宣傳方式,在廣播、宣傳標語和流動宣傳車等傳統媒體基礎上,結合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營造良好的環境保護氛圍,使環境保護的理念深入人心;通過在各村制定“村規民約”、樹立“黨員責任崗”、開展“健康家庭”“最美庭院”評比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在環境治理中的參與意願,營造濃厚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宣傳氛圍,提高群眾清潔衛生意識,調動村民的積極性。

“垃圾革命”必須發動“大”“小”之力

“大”即大格局。要充分認識到垃圾革命既是一場攻堅戰,又是一場“持久戰”,只有打贏“持久戰”,實現長期乾淨才是真正的勝利。賀疃鎮制定了相關制度,明確長效管護機制建立的重要性,促進農村人居環境管護服務市場化供給,逐步建立一專多能、與農村需求相適應的管護隊伍;工作開展過程中堅持群眾路線,鼓勵各村制定村規民約,強化村民的環保意識,引導村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即小細節。在具備“大格局”的同時也要完善一個個“小細節”。賀疃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以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髒、亂、差”問題為切入點,突出問題導向,因地制宜解決問題。在排除鎮村主幹道等“面上”的垃圾問題後,更加註重解決村莊內的痼疾頑症,發動群眾力量,全面排查、深挖死角,讓垃圾無處可藏;同時抓好秸稈禁燒、田間管理等問題,做到標本兼治、源頭控制,將“垃圾革命”打造成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

為了使各村莊、街道環境變得更加美好,賀疃鎮定期開展大清理、大清運活動,組織黨員幹部、村民志願者,針對農戶房前屋後、鎮村道路的亂扔亂倒、亂堆亂放等問題進行清理整治,做到“全覆蓋、無盲點、不留死角”。通過活動的開展,引導村民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做文明村民,以此營造農村環境衛生治理氛圍,實現農村綜合環境治理常態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