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的歷史,你知道嗎?

大明湖名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注·濟水注》中便有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龍潭一帶,而現今大明湖一帶水域則名“歷水陂”。

大明湖的歷史,你知道嗎?


大明湖的歷史,你知道嗎?

另有史料記載,那時的大明湖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大明湖、五龍潭和北園是相連的一個大湖,湖闊數十里,平吞濟濼。六朝時,因湖內多生蓮荷,曾名“蓮子湖”,隋唐時它既名“蓮子湖”(見段成式《酉陽雜俎》)又名“歷水陂”。宋代時又有“西湖”之稱。

大明湖的歷史,你知道嗎?


大明湖的歷史,你知道嗎?

大明湖勝景自唐代起就名揚四海,宋時曾鞏曾有詩道:“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可知當時此處已是消暑遊憩之地。

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曾鞏任齊州(即今濟南)知州時,為防禦水患,修建了北水門,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經年水位恆定,並在沿湖修建亭、臺、堤、橋,使之漸成遊覽景觀。古時湖面甚闊,今五龍潭一帶也包括在內。後歷經變遷,至金代起,大明湖專指城內湖區。

大明湖的歷史,你知道嗎?


大明湖的歷史,你知道嗎?

至金代,詩人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明代重修城牆,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經過歷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至清代已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麗景色。

1958 年市政府將大明湖一帶正式闢建為大明湖公園,並疏浚湖底,修砌湖岸,維修古建,廣植花木。經過疏浚清淤、修繕擴建,砌築了湖岸,美化了園容,恢復重建了名勝古蹟,增添了茶社飯店、遊船和遊樂設施,使之舊貌變新顏,姿容勝往昔,成為濟南著名風景遊覽區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