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有種海鮮製品可存放十幾年,不但不臭,味道還更鮮美

如果說人分三六九等,湛江的蟹也分三六九等,最高級的當然是膏蟹、花蟹,膏蟹中又以黃油蟹最為至尊,掩仔蟹也是膏蟹中的精品。花蟹以大花蟹最為肥美清甜。大閘蟹也算上等的,雖然湛江本地不產,但也有市場,吃大閘蟹主要吃膏黃,肉太少又幹,湛江人看不上。其次是紅蟹、石蟹,最差的是毛蟹,殼硬肉少。不過,還有比毛蟹更低等的,那就是沙灘上到處鑽洞的蟛蜞了。

湛江有種海鮮製品可存放十幾年,不但不臭,味道還更鮮美

沙灘上隨處可見的蟛蜞仔

說起蟛蜞仔,沿海一帶的灘塗或毗接的水稻潮田中爬得到處都是。靠海的漁村都有,在灘塗上追逐捕捉蟛蜞,是漁村孩子們最大的樂趣之一。湛江的蟛蜞,以黃坡和吳陽的芷寮、限口一帶的最為出名,其實這種小東西在哪裡的海邊或江邊都有,我們遂溪這邊的海邊也很多。蟛蜞仔個頭小小沒什麼肉,吃起來滿嘴碎殼,難以下嚥,如果不是有蟛蜞汁這種加工品,作為食材,蟛蜞真的沒有存在的意義。

記得小的時候,我媽常到海邊抓很多蟛蜞回來,洗乾淨後,放很多鹽、酒,用石臼或石磨碾碎(一般用石臼),最後搗成漿狀,濾去殼渣便成了蟛蜞汁。然後,我媽將這些汁裝進一個瓦甕內,用灰泥漿或紅泥漿密封住甕口,貯放在陰涼乾燥處。一段時間後,甕內蟛蜞汁發酵成熟,開封取食,濃香撲鼻,令人食慾大振。

我媽說,蟛蜞汁放得越久越好。以前民間常把一罈罈蟛蜞汁用紅泥封嚴蓋,再用塑料布包裹整隻壇,然後埋於庭院裡,讓人在上面行走。幾年,甚至十幾年後再挖出來,味道更加鮮美,化痰祛積的功效更勝一籌。湛江人愛吃生猛海鮮,但卻能容忍這種年月悠長的海鮮製品,真是一種奇蹟。

湛江有種海鮮製品可存放十幾年,不但不臭,味道還更鮮美

民間製作蟛蜞汁

蟛蜞汁在以前生活貧困的時候,是家裡重要的調味品,又鹹又鮮香,很適合送粥送飯,或是蘸豆葉、番薯苗或豆腐,特別是蘸豆葉,那簡直是絕配。就這樣,一點點蟛蜞汁便能送一大碗飯一大碗粥,節約了菜肉,所以深受窮人家庭歡迎。

蟛蜞醬是蟛蜞汁未過濾之製品,跟蝦醬口感差不多,可以用來做菜,炒通心菜,炒豆角,都很好吃。那鹹鮮的味道,遠遠聞著似乎有一點“臭”,但細細品來,卻有一種大海的醇香。蟛蜞汁蒸豬肉,尤其是蒸那種半肥瘦的鄉下肥豬肉。這豬肉蒸過後,夾著濃郁的鹹香味道,與米飯一起落肚,好味又補身。

在老百姓眼中,蟛蜞汁是比山珍海味都還要好的東西。一位記者說過,他採訪過的億萬身家的吳川大老闆,在外應酬吃豪華大餐,請人吃上萬元的宴席,其實如同嚼蠟。回到家裡,大老闆脫去西裝,換上拖鞋,舀上一碗白粥就著一碟蟛蜞汁、鹹蝦、鹹瓜、酸菜或菜頭兒吃得不亦樂乎。

蟛蜞汁不但能送飯,也有一定的食療功效,可下氣化痰、去積膩,助消化。小孩子如果胃口不好,加一點蟛蜞汁到粥裡,吃了就會開胃。

相傳林召棠在上京考試時,隨身帶上家鄉的特產螃蜞汁食用,有一天傍晚在用膳時被皇叔見到,林召棠向皇叔稟報了螃蜞的形狀、加工方法和對人體的好處,並贈送半瓦缸螃蜞汁給皇叔。皇叔因患有腸胃病和尿頻,食用後症狀有了明顯改善,故此吳陽的螃蜞汁在京華名聲雀起。

湛江有種海鮮製品可存放十幾年,不但不臭,味道還更鮮美

湛江特產蟛蜞汁

我媽也跟我講了一個故事:以前的有錢的人有鹹鴨蛋吃, 窮人只能去海邊抓不要錢的蟛蜞仔做成汁,送飯吃,用筷子沾一點汁,可以送一大口飯。後來,有錢人的鹹鴨蛋吃多了,越吃越體弱多病;吃蟛蜞汁的窮人,反而皮膚越來越紅潤,有血色,身體也越來越強壯。這就是神奇的蟛蜞汁的功效!

其實,蟛蜞醬蟛蜞汁也是福建的傳統美食。福州閩江流域辛勤的水鄉農民秋冬季節農閒時便在乾淨的江岸邊捕捉到蟛蜞,用清水養淨,除去尾部,加上黃酒,酒糟,味精,糖等輔料,用石磨碾成醬,加入適量食鹽,就成為美味可口的佐料。在福州地區,蟛蜞醬是婚宴酒席的必備美食。

由於大部分湛江人的祖先來自福建,我們不禁會問:是祖先將這一平民美食帶入了雷州半島,還是湛江人民自創了這一美食?已經無從得知。關於湛江的民間美食——蟛蜞汁,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