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熱乾麵是代表美食,你們家鄉的代表美食是什麼呢?

美食一姐


大家好,我是味蕾奇遇記,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在長沙,作為美食娛樂之都的長沙,代表性美食實在太多了。臭豆腐、剁椒魚頭、毛氏紅燒肉、口味蝦、糖油粑粑、辣椒炒肉、刮涼粉、蔥油粑粑、米粉等等。我個人覺得最能代表湖南的美食應該是剁椒魚頭,火紅的剁椒就像湖南人的性格一樣,熱情似火。不管是大型酒店還是蒼蠅小館,或是自家廚房,都是上桌率很高的一道菜。下面我來分享一下在家中怎麼製作這道湖南美食。

準備材料

胖頭魚魚頭(約1KG)、剁椒100g、蔥2根、蒜2個、姜1塊、野山椒10個、蠔油2小勺、料酒2大勺、生抽1大勺、豆豉1大勺、鹽和糖各1小勺

製作過程

1、處理好魚頭,從中間切開,在兩邊都撒上鹽、料酒,抹均勻醃製一下。在放幾片姜。

2、把薑切片,野山椒切碎,切點蔥花。起油鍋爆香一下材料,依次放入薑片、剁椒、野山椒、幹豆豉、蒜蓉,在加一點點糖,炒岀香味裝盤。

3、燒一大鍋水,在水將沸未沸時把剛才醃製的魚頭汆下水,會有很多絮狀物岀來,這樣能夠起到去腥的作用。對魚腥味敏感的朋友可以試下這個方法。到魚頭表面變色後撈岀裝盤,眼睛部分朝上,把之前炒好的料均勻鋪上去。我個人口味喜歡放一些粉絲或麵條作為打底。

4、把生抽、蠔油還有料酒在碗中攪拌均勻,淋到魚頭上,在淋上香油,上蒸箱蒸10分鐘。蒸好後不要馬上拿岀,可以在悶2分鐘。最後在魚頭上撒上蔥花,把熱油澆到魚頭上,爆岀蔥花香味。這道家庭版剁椒魚頭就完成了。

整體口感非常嫩,剁椒的鮮辣,加上吸滿鮮味的打底粉絲,美得很!


味蕾奇遇記


Ⅰ我出生在一個小縣城,離著黃河很近,周邊還有汾河直流穿城而過。因為我們屬於北方,所以大多以美食為主,而讓我最難忘的家鄉美食,就是大盤雞。

小時候經常跟著老媽去縣城趕集,那個時候肚子餓了,老媽會帶我去街邊的飯館去吃一碗大盤雞。因為那個時候年紀小,感覺這個面怎麼這麼多菜,使勁吃都吃不完。後來慢慢長大才發現,原來這就是我們這裡最家喻戶曉的平民美食——大盤雞。

可能大家一聽大盤雞都覺得大盤雞不應該是新疆的嘛?其實我們這裡的大盤雞跟新疆那個還是有區別的,可以說是新疆大盤雞的改良版。我們這裡的大盤雞口味主要以麻為主,裡面放了好幾種中藥熬的雞肉,吃起來感覺嘴唇很麻,很香。

大盤雞的主要用料為雞塊和土豆塊、青紅椒,配餄餎面一起烹飪,做出來的大盤雞,雞肉爽滑,土豆軟糯,賊香。

我們這裡大盤雞都是獨立的館子,店裡就以大盤雞為主,每次進店裡都會點老三樣。老闆來個雞塊面、加一份面、再來個涼拼,老闆端上來面以後,還會給你切一瓣洋蔥,吃著解膩。現在有很多都開起了大盤雞連鎖店, 但是味道各有千秋。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非常好吃的美食,或許我們平時並不覺得有多留戀她,但是每次當我們背起行囊,遠赴他鄉的時候,都會想念家鄉的味道。這就是美食的力量,故鄉的美食也是最讓我們想念的。






小馬過江GM


你好,我是阿強家常菜,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接下來我將介紹我家鄉的代表美食

我老家是四川綿陽市,綿陽作為四川第二大城市,全國衛生文明城市。朋友們可以去綿陽旅遊,當然作為四川的一個城市美食必須的也多!

在我們市的各個縣鎮你都可以找到一種當地特色的小吃店(開元米粉)不行了好久沒吃了現在一說就有點留口水了!開元米粉我也不知道有多久的歷史了,開元米粉大體分清湯和紅湯,一種清淡一種麻辣。又有肥腸,牛肉,排骨臊子再配上海帶,青豌豆。真的是香

我們去鎮上趕集的時候在家都不吃早餐的,到了粉店叫老闆三兩肥腸紅油的,小籠包一籠,一口下去麻辣鮮香再配小籠包真是人間美味!

對於我來說開元米粉就是我永遠忘不了的鄉味。






啊強家常菜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老家是湖南的,相信大家到長沙旅遊一定會點幾份臭豆腐,這樣才代表你們來過湖南長沙!臭豆腐因為聞起來臭而得名,但吃起來真的真的好吃,外焦裡嫩再加點辣椒醬這美食簡直無敵了,還有長沙的糖油粑粑也是超級好吃,外脆裡嫩,甜而不膩,再來盤小龍蝦,有香辣的、蒜香的、滷味的,再配上一份香辣紫蘇炒田螺再來幾瓶啤酒,簡直人生要達到巔峰了。在這裡也歡迎大家來上沙旅遊!





譚譚小吃


作為廣州人,代表性的美食肯定是早茶!而我覺得早茶的代表性的美食--艇仔粥

早茶

“飲茶粵海未能忘。”廣州人喜愛飲茶,尤其愛飲早茶。早上見面,其他地方的問候語大多是“吃了嗎”,廣州人則往往是“飲咗茶未啊?”(喝茶了嗎?)。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不僅飲茶,還要吃點心,一盅兩件,優哉遊哉;不僅飲早茶,還要飲下午茶、夜茶;不僅填飽肚皮,還順便傳播新聞、敘說友情、洽談生意。由此可見,飲茶在一定意義上已經超越了單純“茶”的範疇,已經成為社會交際方式的一種。飲茶構成了嶺南文化別於其他文化的一個顯著特質。 

  現在的廣州,喝早茶並沒有時間的限制,再無須為了喝早茶而趕個大早,一桌子人都是瞌睡眼對瞌睡眼。廣州的茶市從早晨一直延續到深夜,廣州人也可以一路從早茶喝到下午茶再到夜茶。雖是一個“茶”字當頭,唱主角的卻不是茶,喝茶的人對喝的是什麼茶也並不講究。

荔灣艇仔粥

荔灣艇仔粥是一道主食,原料為叉燒、魚片、魷魚須、浮皮、海蜇、蛋絲、炸花生、薄脆、蔥花、蕪芫、薑絲、白粥。

菜品由來

艇仔粥的由來:“是一個家道中落的廣州“西關闊少”,他於經濟拮据的窘境中,買了一隻小艇,在荔枝灣做起 了賣粥的營生。以油炸花生米、炸魷魚絲、炸米粉絲、生菜葉絲、海蜇絲、熟豬肚絲等作粥料,客人要吃時,就把粥料放入碗裡,臨時加入新鮮魚片,衝入沸滾的味 粥(這種味粥多用雞鴨或生魚的骨熬成),然後撒上芫荽、蔥絲、紫蘇葉,最後加入一小撮蝦子、幾滴麻油,熱騰騰、香噴噴的端到遊客面前。 這種粥由於在艇仔(珠江三角洲稱長約4米、鋪上艙板、中段或中後段有篷的小舟為“艇仔”)上出售,故被叫做“艇仔粥”。由於用料豐富,味道鮮美,深受大家歡迎。後來,這個家道中落的富二代憑藉著聰明才智和真材實料,又發家致富。

雖然依然好多人喜歡吃艇仔粥,可惜不能像以前一樣坐在艇仔上吃粥,只能在陸上吃啦,有點可惜!

這粥其實做起來也不難,美味也能在家裡吃到羅!

材料

叉燒50克,魚片50克,魷魚須50克,浮皮50克,海蜇50克,蛋絲50克,炸花生和薄脆各20克,蔥花、蕪芫、薑絲適量,白粥一鍋

做法

1、取一小鍋白粥加熱,然後在每份材料中適量取一些。2、待粥滾後,調味:加入適量的鹽、糖和雞精,先放入薑絲、叉燒、浮皮、魷魚須和魚片,滾5分鐘。3、再加入海蜇和蛋絲,稍滾片刻,熄火。4、在碗底放入蔥花和蕪芫,倒入粥拌勻即。



吃貨麗麗麗


我愛柳州,柳州的螺螄粉,聞名遐邇,中國獨一無二。螺螄粉具有酸、辣、鮮、爽、燙的獨特風味,位居柳州風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筍、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鮮嫩青菜等配料及濃郁適度的酸辣味和煮爛螺螄的湯水調合而成,吃後常使人大汗淋漓,但又因有奇特鮮美的螺螄湯,使你欲罷不能,吃一想二。



吃貨中的大咖


溫州菜以海鮮為主,菜品口味新鮮,淡而不薄,烹調技術講究輕油,輕芡,注重刀工。三絲敲魚、錦繡魚絲和爆墨魚花並稱“甌菜三絕”。溫州特色小吃種類繁多,有鬆糕、米麵、炒粉幹、馬蹄松、燈盞糕、魚圓等四五十個品種。其中最受歡迎的是魚圓、矮人鬆糕、膠凍、敲魚等。

魚丸。以魚肉或海鰻肉為主料,切成細條,用酒,味精、鹽漬片刻,加白澱粉,用手揉透,然後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食時連原湯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蔥花。溫州大街小巷設有許多魚丸店攤。1998年12月,溫州酒家的魚丸以其風味佳,有特色,同縣前湯圓店麻心湯圓一起被認定為“中華小吃”。

溫州魚餅是溫州傳統民間特產,它均以東海的冕魚、馬鮫魚等新鮮海水魚為主原料,配以獨特的調味品,採用傳統配方及先進工藝精製而成,不添加任何色素及防腐劑,肉質鮮嫩、鮮而不腥、低脂肪,營養極為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氨基酸鈣,維生素A、E、C及鉀、鎂、磷、鉬、碘、硒及大量的蛋白質。是家庭、酒店、旅遊及饋贈親友的天然魚肉食品。 據說溫州魚餅早在漢朝時期就有了製作的記載,而到了民國十年(1921)就已很出名。




廚小夏


我要給大家推薦一下我的家鄉,四川東部的小縣城還有小鄉鎮的特色美食!地方小,有的特色美食不常見哦~

伴隨我長大的小鎮美食,中和豆花!座標:四川省嶽池縣中和鎮。豆花不是豆腐腦,豆腐腦是用內脂加豆漿做成的,質地均勻。豆花是膽巴加豆漿做成的,製作方法非常考究,做成的豆花是絮狀的,同一鍋豆花,有的部分嫩,有的部分老。吃法一般人hold不住,要用筷子夾起豆花,輕輕放進調料碟,沾滿調料,再夾進飯碗裡,跟白米飯一起吃!吃的就是那股新鮮豆花的豆香味和調料的鮮香麻辣,再裹上熱騰騰的白米飯......

喜歡嗦粉的網友,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嚐嚐我家鄉的嶽池米粉。嶽池米粉屬於細粉,不同於桂林米粉的粗,也不同於各種澱粉做成的粉絲。它是用大米做成的,像粉絲一樣細的米粉,口感軟滑細膩。嶽池米粉有兩派,一派是米粉要煮到斷成一截截的,放進湯裡充分入味,入口即化。一派要煮的稍硬一點,米粉根根完整。湯頭的味道類似於重慶小面。早餐來碗米粉,再配一小籠粉蒸肉,這個搭配讓我分分鐘有買票回老家的衝動!

嶽池顧縣豆乾!主要突出一個字:香!

後來搬家到南充,這裡也算我的家鄉了。南充最有名的川北涼粉,全國各地的很多川菜館都能點到:

但是你們一定沒吃過南充特色的熱涼粉,是的涼粉還可以吃熱的,意不意外?

當涼粉遇上鍋盔,就是我在這個回答裡面,熱愛度第一名的,涼粉鍋盔!鍋盔催到你懷疑人生!它就是我吃過的最脆的烤餅類食品,再配上川北涼粉,簡直一絕。吃到最後一口,鍋盔已經吸進了涼粉的調料味,它還是脆的!為了它去一趟南充,值得!

南充的米粉跟嶽池的米粉,基本上沒差,畢竟離得近,順便再推薦下:

紅湯給愛吃辣的朋友。

清湯也毫不遜色。


唐唐生酮美食


我的家鄉是黃驊市,黃驊梭子蟹是河北省滄州市黃驊市的特產。渤海三疣梭子蟹是黃驊沿海最主要的海產品,3~5月和9~10月為生產旺季,渤海灣遼東半島4~5月產量較多。

  黃驊隸屬於河北省滄州市,東依渤海。黃驊歷史悠久,秦代首置柳縣。1943年,境內新海縣與青城縣合併為新青縣。1945年,山東軍區為紀念1943年犧牲的原冀魯邊軍區副司令員、抗日英1驊烈士,而更名為黃驊縣,1989年撤縣設市。黃驊擁有65.8公里的海岸線,物產豐富,自古以“漁鹽之利雄天下”而著稱,水產品年產量佔河北省水產品總產量的45%,尤以渤海對蝦、梭子蟹、銀昌魚最為名貴。

  三疣梭子蟹是中國最大的一種蟹類。善於游泳,也會掘泥沙,常潛伏海底或河口附近,性兇猛好鬥,繁殖力強,生長快。3月末蟹群遊向淺水區產卵,懷卵蟹最大個體達750克,4月中、下旬為產卵盛期,從第一幼蟹期到成熟期,一般需3年。近岸產卵場雌蟹佔80%以上,外海則雄蟹較多,主要漁期在4月份;據老漁民反映,越冬期間的氣溫或越冬場的水溫高低對梭子蟹的漁獲量有較大影響。穀雨前後蟹體最豐滿,雖然秋季也可捕到,但不肥滿(但越冬前雄蟹特別豐滿肥大,有“谷茬公蟹”之說),雄蟹俗稱“尖臍”,未成熟雄蟹稱“查臍子”,雌蟹俗稱“圓臍”,以雌蟹為好,懷卵大蟹又叫“石榴黃”,雌雄蟹市場價格相差懸殊。蟹肉色潔白,肉多,肉質細嫩,膏似凝脂,味道鮮美。尤其是兩鉗狀螯足之肉,呈絲狀而帶甜味,蟹黃色豔味香,食之別有風味,因而久負盛名,居海鮮之首。

  






綠康幹蝦仁美食


我的家鄉渦陽幹扣面和熱乾麵差不多,都是熱拌麵。以煮熟的黃豆芽作鋪墊,配以蒜汁、蔥花、味精、胡椒、食醋、香油、醬油等為底料,煮熟的麵條如雀巢一樣覆蓋其上,再以油榨辣椒作上料,充分攪拌以後即可。幹扣面已成為渦陽街面上的一道迷人的風景

主要食材

黃豆芽,辣椒油,鹼麵條,狗肉,酸湯雞蛋

分類

徽菜

口味

爆辣.中辣.微辣..

幹扣面,是渦陽的一種獨具風味的麵食。在渦陽,幹扣面已不單單是一種食品,它更多的是代表了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一個地方的地域符號。

渦陽幹扣面

幹扣面的歷史眾說紛紜,但它的鮮美可口、獨具風味卻是眾口一詞的。在這個淮北平原上稍嫌偏僻的縣城,不論是在人流滾滾的大街,還是偏僻幽靜的小巷,走上不遠幾步,就可以看到一家幹扣麵館。麵館的門面除了幾個大字招牌外,並沒有什麼廣告。但人沒到店裡,那幹扣面特有的面香就撲鼻而來;進到店面,但見碗中的蔥絲姜蒜,盆裡的辣椒調油,籃裡的狗肉,都飄著勾人食慾的異香。因了習俗與口味的不同,諸多人不吃狗肉,說真的,狗肉乾扣面兩者攪和在一起,狗肉還真是沾上了幹扣面的光鮮。

當一盆清香滑膩的豆芽湯、兩隻鮮嫩淌黃的荷包蛋端上桌來,一碗用紅色辣椒油攪拌的幹扣面呈放在面前,頓令食客口舌生津,狼吞虎嚥起來。時有外地人不理解,為什麼一碗普普通通的幹扣面,怎麼令人吃的那麼讒,喝的那麼貧,更不理解對幹扣面,當地人為什麼總是那麼的情有獨鍾……是的,飲食文化總是打上強烈的地域特色,就象廣東人喜歡吃糖,四川人喜歡吃辣,山西人喜歡吃醋一樣,渦陽人就是喜歡吃幹扣面。幹扣面,已成為渦陽人飲食生活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

歷史傳說

渦河北有一個村子叫“甘園”,甘園有個村民叫甘賀之。老甘雖已五十出頭,但心存凌雲之志,一心想為家為國幹些事兒。政策允許,他準備在渦陽縣城開一家招待所;老甘文化水平不高,但卻有敢想敢幹的精神。房子、內部設施準備好以後,他就想立刻投人運營,於是當天就準備把招待所的牌子掛上。老甘也不請人,自已憑著小時候的“功底”,把招待所仨字寫在了黑板上,然後把黑板掛在了大門的左側,一邊盤算著當晚的事。誰知老甘寫錯了字,把招待所的“招”字寫成了“扣”字,自己不知。別人看見了讀出聲來說:“老甘,你要辦扣待所嗎?”老甘一邊說錯了錯了,心裡卻很難為情,裝作會寫的樣子,待那人走後,心想,這招待旅客的事大概要出力吧,於是又在口字下面加了一個力字,變成了拐待所。老甘辦拐待所的事很快在渦陽縣城裡傳開了。最後傳到了老甘這兒,老甘十分懊惱,再加上服務業生意難做,老甘一氣之下,招待所不辦了。可老甘又不甘心,不能就這樣灰溜溜地回村去,那樣豈不讓鄉親們取笑?經過再三合計,老甘決定承傳祖上留下的製作麵條的工藝開一家麵館。

渦陽幹扣面招牌

可縣城的麵館已有幾十家,打出的牌子有什麼葷湯麵、肉絲麵、幹素面、清湯麵、麻辣面、牛肉麵、羊肉面、刀削麵、手擀麵、豆雜麵等等,老甘嫌這些面的名字都太俗,太平常,老甘決定給自己的面起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而且這名字裡面,要體現我老甘在哪兒跌倒的還要在哪兒爬起來的思想。聯想到麵條的煮調工藝,老甘給自己的面起了一個名字,叫“甘扣面”。甘扣面問世後,由於麵條工藝獨特,調料配方獨到,名字別緻,很快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麵條生意十分紅火,老甘很快賺了。可哪知好景不長,割資本主義尾巴風一刮,老甘麵館也被“割”掉了。老甘只好回家重操舊業。

文革一過就是十年。改革開放以後,老甘已經年過七十,麵條生意不可能再去做,可老甘的甘扣麵人們都還記得,有人從老甘那兒打聽到了甘扣面的工藝和調料秘方,改甘為幹。在城裡又幹起了幹扣面的生意。誰知這幹扣面,象勾魂之面,吃過一次再難忘記,於扣面生意又一次在老子故里的縣城裡火了起來。經過老闆們的多年不斷摸索嘗試創新,幹扣面越來越受到顧客的歡迎,渦陽人吃幹扣面的癮也越來越大。許多人不但中午吃麵,早、晚都要吃麵,猶如蘭州人愛吃蘭州拉麵,武漢愛吃熱乾麵一樣,一天不吃便覺少了點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