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綠色立縣”成果報道之一:郭道村告別煤煙和爐灰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記者 晉升)“今年總算通上暖氣了,過去6家人住一院子裡,我們倆口子都上班,顧不上燒暖氣,就一家一個小煤爐取暖做飯,院裡的煤堆也堆不哈(下),滿院是灰塵和煙味。天天提心吊膽的,老怕租住戶不小心中煤煙出個啥事情,每天早上總得一家一家叫起床,咱才能放心去上班。現在有暖氣了,真的是享福了”。郭道村村民鄧俊峰這樣說。春節前夕,雪後最冷的那幾天,記者得知郭道村用上集中供熱後,去進行了採訪。

沁源“綠色立縣”成果報道之一:郭道村告別煤煙和爐灰

郭道供熱

郭道鎮是山西沁源縣的第二大鎮,地處沁源縣的中心位置。鎮子的東北方向有道川,川裡原有三個鄉,合稱“老東川”。“老東川”非常偏僻,人們為了生計和孩子上學,不少人都湧到了郭道鎮郭道村這個鎮子上,或打工或做生意或給上學的孩子做飯。由於外來的“老東川”人遠遠超過了本村人口,當地人就稱郭道村為“川軍集結地”。該村在冊1452戶、5000口人,但近年來常住人口超過1.4萬,其中3000口是本村人,其餘都是“老東川”來的暫住人口。由於外來人口多,居住擁擠,基本上每個小院裡都是多戶租賃合住,最多有住十來戶的。由於小鎮上人口密集,每戶一個小煤爐一隻小煙筒,還有單位冬天取暖靠小鍋爐,排煙量非常大。據統計,小鎮上共有1噸左右的鍋爐59座。這些鍋爐容量小、效率低、耗煤量大、汙染嚴重。每到冬天,全鎮子上的大小煙窗都盡情地排放,使小鎮上空煙霧瀰漫、小巷子裡煙味濃濃、家家院子裡街道上到處灑漏有煤粉和爐灰,垃圾亂倒隨處可見。“髒、亂、差、煙味大”已經是人們對這個“川軍集結地”的印象 。

沁源“綠色立縣”成果報道之一:郭道村告別煤煙和爐灰

郭道村村民鄧俊峰家再也不用煤爐做飯了

鎮黨委書記孫曉曄說,郭道村這個號稱“川軍集結地”的特殊小鎮,外來人口多、人員雜、居住擁擠,煤爐取暖不僅嚴重汙染環境而且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隱患。近兩年來,在“綠色立縣 建設美麗沁源”戰略引領下,我們遵照縣委金所軍書記來調研時“一定要把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困難和安全問題解決好”的指示,針對郭道鎮的特殊情況,我們把治理大氣汙染、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群眾生活質量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尤其是把“郭道鎮大氣汙染治理清潔能源集中供熱項目”確立為鎮政府首抓的主要項目。在面對郭道鎮距縣城供熱公司距離太遠,鄉村老舊房子多、供熱戶分散、集中供熱面積小等原因造成的管道鋪設成本高、資金壓力太大、無法實現與縣城聯供的情況下,我們通過多方努力,採取“合作共贏”的政策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以“郭道鎮大氣汙染治理清潔能源集中供熱項目”,引來北京商家註冊成立了沁源縣沛澤供熱有限公司。

截止2019年底,建成首站1座、換熱站11座、鋪設一次管網12810米、二次管網49240米,已投資4000多萬。到2019年11月開通供熱戶共計1039戶,供熱面積達到254586平米。讓80%的住戶享受上了集中供熱。公司負責人說,明年將實現全覆蓋,並向周邊各村延伸,爭取讓郭道鎮全面實現集中環保供熱。

該項目採取民營資本投資市政工程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同時採取“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就是採用當地的明源焦化廠的發電餘熱作為熱源進行供熱,據說這兩種方式在當地尚屬首例,也是當地首家獨立實現節能環保集中供熱的農村。採用新型環保的“熱電聯產”供熱方式,不僅能提高能源利用率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而且能有效減少環境汙染。環保集中供熱後,郭道村裡的小鍋爐全部移除,群眾都用上了電磁爐做飯。每年可節省標煤7424.31噸,減少Co2排放量19451.7噸,減少So2排放量63.11噸,減少NOx排放量54.94噸,減少爐渣排放量593.95噸,同時能減少排放粉塵顆粒物890.91噸,讓環境明顯改善。讓郭道鎮的天空晴了,空氣新了,小鎮也乾淨了。記者眼下的郭道鎮,再也不見昔日煙霧濛濛的天,再也聞不到鑽心刺鼻的煙味,再也見不到隨處傾倒的爐灰和垃圾。 這個昔日的“川軍集結地” 的變化令人驚豔。

一個叫孫俊英的大妹子,帶著兩個孩子在鎮子上租房上學,接送完孩子還打份工。她說:“過去每天下班回來就是燒爐子倒爐灰,啥也顧不上,灰頭土腦的,現在幸福多了,隨時回家都暖和,不燒火就有精力輔導輔導孩子寫作業,自己也總算能穿身乾淨衣服了,感到有點小幸福”。

“可暖和了,你們看,我們家還是掛著夏天的門簾”郭仙仙在門口一邊揭門簾迎客,一邊滿心歡喜地對記者說。有了暖氣,省錢又省事,政府真是給咱老百姓辦好事了”。

從她們充滿歡笑的臉上,記者讀到了群眾的幸福。也看到了沁源縣“綠色立縣”戰略和鄉村振興給農村帶來的實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