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變,朱棣奪得皇位,其實少不了蒙古諸部的幫忙

導言:明成祖朱棣在潛邸時就有雄韜偉略,登上帝位後更是頗有建樹,是明朝歷史上難得一見的英明帝王。但他本是明太祖第四子,太子、太孫在前,怎麼也輪不到這個第四子,於是他乘侄兒建文帝朱允蚊登基之初,假借"清君側"的祖訓,發動"靖難之役",奪得皇位,所以他的正統地位一直飽受質疑。關於朱棣能夠奪取皇位,人們普遍認為是明朝統治集團內部的原因, 朱允炆性格溫和,缺乏軍事佈置以及沒有良臣輔佐,而往往忽略了蒙古這一重要外部因素。

蒙古大蟲死而不僵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一支著名的遊牧民族,東胡人後裔,其發跡不知要追溯到幾何。據史料記載,公元十一世紀,蒙古先民結成了以塔塔爾為首的部落聯盟,各部擁有了"塔塔爾"或"駝裡"的新稱號;公元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蒙古這個新生民族共同體由此誕生;而後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蒙古鐵騎橫跨歐亞。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蒙古變更六位掌權者,歷經三代人的努力,才最終統一中國,建立元朝。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唯二由外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由於高壓的民族政策和統治集團內部重重矛盾,元朝命數不過百年就被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所終止。元至正二十八年,元順帝在朱元璋的攻打下倉皇棄都北逃,元朝正式落下大幕。


靖難之變,朱棣奪得皇位,其實少不了蒙古諸部的幫忙

蒙古族雖然當時隨元順帝退居塞北,但實力仍不可小覷。蒙古政權疆域遼闊,遊牧民族生來就驍勇善戰且在遼東地方、陝西與甘肅地方均有可觀的軍事力量部署,三方互為依靠,所以蒙古宗室重回中原的野望從未停息,這一點從他們的國號大元就可窺見一二。

在上述背景下,蒙古貴族曾多次興兵南下,卻不斷失利,尤其是洪武二十一年蒙古軍主力的潰敗,不但使其喪失了再次入主中原的機會,也激起了蒙古各部的對中央汗國的不滿,從而直接導致蒙古政權產生了分裂,北元戦粗部,西部瓦刺部和兀良哈部三分蒙古。

北元蒙古族雖遭遇前所未有的打擊,然而世代經營北方,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實為明朝政權穩定的最大隱患。

朱元璋的封藩制度以及皇子守邊

面對北方虎視眈眈的蒙古軍同時,明太祖朱元璋一面繼續大力北伐,打擊北元蒙古軍主力,一面加強北部邊防,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施行"皇子守邊"。

靖難之變,朱棣奪得皇位,其實少不了蒙古諸部的幫忙

明朝建立後,為鞏固朱氏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宋元因孤立無援而滅亡的教訓,參考周代,漢代設立分封諸王的宗藩制度。立藩王本意是為了拱衛明朝皇權,朱元璋曾言如果朝中沒有正直能幹的大臣,小人奸佞橫行,天子可以秘密下召令藩王勤王,不成為日後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重要憑藉。

從當時全國的軍事形勢分析,邊防重點是北方的蒙古勢力,因此明太祖將其年長的九個王子分封到沿長城內外的險要地區駐守,實行皇子守邊。分封的九位藩王均把握戰略要塞,互相守望,進退皆宜,形成一道嚴密的軍事防線,極大程度地鞏固了北方軍防。明代藩王在地方上的權力非常大,可組建軍隊,是地方軍事力量的最高領導者。

北方三藩秦、晉、燕三王勢力逐漸強大,秦、晉、燕三王初就藩時,北方尚有元勳宿將經營,藍玉案爆發後,功臣名將進行了一次大清洗,北方軍權至此完全落人三藩手中,其中又以晉、燕二位軍事力量最為強盛。《明史》記載朱元璋給予了晉、燕二王全權處理軍務的權力。後來在、秦晉二王相繼死後,北方燕王一藩獨大,而這時的燕王無論在朱氏家族尊序還是明朝實際勢力都稱得上第一人了。

靖難之變,朱棣奪得皇位,其實少不了蒙古諸部的幫忙

皇子守邊實施後,燕王朱棣成為明朝北方重要的藩王之一,其藩鎮實力不斷髮展壯大,為其後來奪取皇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朱棣對蒙古的震懾

在朱棣多次和蒙古的作戰中,不僅將蒙古擊敗,而且對蒙古族的生活習慣等也瞭解地十分清楚

朱棣十一歲獲封燕王,二十一歲離京入藩,是明太祖朱元璋眾多子嗣中最優秀的一個。洪武二十三年,燕王朱棣首次參加了北征蒙古的軍事行動,深入北方,在大雪天氣派出探子提前得知敵方部署,出奇制勝,用懷柔與武力兼施的方法降服了乃兒不花一部,收繳其全部的牛馬牲畜,捷報傳到京師,朱元璋亦十分讚賞,賜朱棣一百萬錠。這次出征朱棣初次展現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在北方的地位大大提高。


靖難之變,朱棣奪得皇位,其實少不了蒙古諸部的幫忙

朱棣和蒙古軍隊的不斷交鋒,在屢立戰功、威懾蒙古的同時,也在試圖同蒙古各部發展良好關係,這在後面的靖難之役中起了關鍵的作用。朱棣駐守北防期間,在眾多功臣猛將的指導下和不斷的實戰磨鍊下,迅速成長為傑出的軍事指揮家,軍事威望和政治資本急劇積累。

綜上可知,燕王朱棣多次率兵北征蒙古,不僅鍛鍊和展示了其卓越的軍事謀略和指揮才幹,使其在北方將領的心中呼聲越來越高,而且在朝內外的戦粗軍事威望和地位得到了質的飛躍。這種軍事地位的提升所帶來的政治權利,為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奠定了基礎。

蒙古諸部與朱棣靖難之役的勝利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太子朱標去世,所以朱允炆作為皇太孫繼位,史稱建文帝。朱允炆即帝位後便大力削藩,先後削去五位藩王。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反抗, 發動了靖難之役。

在燕王朱棣奪取皇位最為關鍵的靖難之役中,蒙古各部的走向也是非常重要的。當時燕王的軍隊西、南、東三方受敵,如果蒙古這時南下進擊燕王,那麼朱棣只怕面臨性命之憂。但事實上,蒙古三部在這一件事上表現地很一致,可以說是分工明確。

靖難之變,朱棣奪得皇位,其實少不了蒙古諸部的幫忙

主體部落戦粗和瓦剌幫助內戰中的燕王一方騷擾朝廷的東北部,使燕王軍隊免於腹背受敵;兀良哈部更是直接參戰,成為燕軍主力,為戰役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戦粗和瓦剌的支持對燕 朱棣集中精力應對南方建文帝的主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朝廷在遼東和東北的軍隊沒有對燕王的大後方起到什麼實質性的威脅。

那麼為何蒙古會幫助朱棣呢?這是因為蒙古在其主力軍敗亡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內戰頻繁,幾乎與外界斷絕聯繫,無力進行大規模戰爭,急需修養生息;而野心勃勃的朱棣或許早就料想到會是這個結果,最遲在建文帝削藩時就利用地理優勢,與蒙古一族達成一種互惠互利的協議。而且類似的合作不是第一次,否則朱棣疑心重的人不會安心把大後方交給蒙古。

綜上不難得知,蒙古諸部在朱棣靖難之役的勝利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小結

綜上所述,在明朝初年朱棣奪取皇位的過程中,蒙古諸部雖並未完全直接參與其中, 但從朱棣受封燕王到燕王一藩勢力的增長,從朱棣軍事威望的升提升到靖難之役的勝利, 處處都有蒙古諸部的影子。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蒙古成就了燕王朱棣的皇帝夢。因此,明初蒙古對朱棣奪取皇位的成功具有重大的影響。


吳啥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

張廷玉《明史》

談遷 《國榷》

《明太宗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