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文旅|修繕金砂公學 打造黨性基地

疫情防控不鬆懈,復工復產正當時。永定區紅旅公司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抓好文物修繕工作,實現了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兩手抓、兩不誤。


永定文旅|修繕金砂公學 打造黨性基地

永定文旅|修繕金砂公學 打造黨性基地


永定文旅|修繕金砂公學 打造黨性基地

連日來,在金砂公學文物修繕工程(原中共永定縣委舊址)施工現場,工人師傅們正忙著對損壞的瓦屋面、牆體、木構件進行維修。據瞭解,該工程於今年2月27日入場以來,現已完成腳手架搭建工作。工程預計6個月,主要對損壞的瓦屋面、牆體、木構件、樓地面及保護範圍內進行維修及環境整治,總投資33萬元。


金砂公學始建於清宣統二年(1910),坐東向西,佔地880平方米,高兩層,敞開式走廊,南側設一樓梯,懸山頂。樓前為雨坪,圍牆及半圓形拱門。1927年10月25日,在羅秋天主持下,中共永定區第一次代表會議在金砂公學舉行,有代表20餘人。會上成立了中共永定縣委,羅秋天為書記,羅秋天、張鼎丞、盧肇西為常委。


金砂公學內設有中央紅色交通線紀念館,有3個展室,陳列有歷史圖畫相片、交通線連接電子展示板、影音播放等。主要講述的是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上海和中央蘇區之間曾經建立了一條秘密通道,這條通道從黨中央所在地上海出發,途徑香港、汕頭、大埔、永定等地,最後到達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瑞金。這條通道擔負著安全護送領導幹部,傳送情報信息、文件,運送緊缺的戰略物資等任務。為打破國民黨對中央蘇區的“圍剿”和嚴密經濟封鎖、為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大而獨特的作用。


近年來,永定區充分發掘紅色文化旅遊資源,彰顯“土地革命搖籃”和“中央紅色交通線”兩大紅色文化經典性元素和標誌性符號,大力開發紅色研學課程,充分利用原永定縣委舊址金砂公學,設立了“中央紅色交通線紀念館”,對廣大黨員和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寓思想道德教育於參觀遊覽之中,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通過研學旅行等方式傳播出去,增強廣大黨員和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意識,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永定文旅|修繕金砂公學 打造黨性基地

永定文旅|修繕金砂公學 打造黨性基地



永定宣傳自媒體工作室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